FGFR3,TP53和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风险的关联分析
本文关键词:FGFR3,TP53和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风险的关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研究FGFR3(C249G)、TP53(C72G)和XRCC1(G399A)基因SNP位点与宫颈癌遗传风险的关系,为临床宫颈癌患者的预防和遗传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材料和方法:通过Ospery软件构建蛋白分子网络筛选候选风险基因,结合AmiGC1、Biogrid及NCBI数据库确定检测位点。采集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02例(宫颈癌组),及同期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113例(普通群体对照组);老年健康女性50例(老年健康女性对照组);采用MAMA-PCR和测序方法对FGFR3(C249G), TP53(C72G),XRCC1(G399A)SNP位点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普通群体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XRCC1Gln399Gln (AA)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宫颈癌遗传风险2.055-倍[95%CI=1.039-4.016;P=0.038];携带至少1个Gln(Gln/Gln+Arg/Gln)基因型的个体也显著增加宫颈癌患病风险[OR=1.829;95%CI=1.063-3.148;P=0.029]。宫颈癌组与老年健康女性对照组相比,Gln399Gln (AA)基因型与宫颈癌遗传风险密切相关[OR=7.419;95%CI=2.079-26.477;P=0,002];携带至少1个Gln(Gln/Gln+Arg/Gln)的个体宫颈癌患病风险也会增加[OR=2.663;95% CI=1.316-5.390;P=0,006]。老年健康女性对照组与宫颈癌组相比,XRCCl基因A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OR=2.780;95%CI=1.478-5.227;P=0.001]。宫颈癌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TP53(C72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宫颈癌-普通对照=0.428;P宫颈癌-老年对照=0.180)。FGFR3(C249G)多态性位点在宫颈癌组与两组对照组中均未发现突变。宫颈癌组与普通群体对照组相比,9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宫颈癌组与老年健康女性对照组,GCGA基因型增加宫颈癌遗传风险9.143-倍[95%CI=1.899-44.011;P=0.006];GGAA基因型显著性增加宫颈癌风险12.571-倍[OR=1.280-123.480;P=0.030]。结论:XRCC1 Gln/Gln(AA)纯合子基因型和杂合子Gln/Arg(GA)基因型均会增加宫颈癌遗传风险;TP53(Arg/Arg)基因型不增加宫颈癌遗传风险;FGFR3(Ser249Cys)位点与国内宫颈癌遗传风险相关性较小。TP53与XRCC1在宫颈癌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并且TP53(G72G)进一步增加XRCC1(A399A)个体的宫颈癌遗传风险。
【关键词】:宫颈癌 FGFR3基因 TP53基因 XRCC1基因 SNP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4
- 第一部分 选择候选基因的SNP位点和研究对象14-19
- 1. 研究方法14-15
- 2. 研究对象15-16
- 3. 结果16
- 4. 讨论16-19
- 第二部分 MAMA-PCR和测序法检测SNP基因型19-36
- 1 材料与方法19-24
- 2. 结果24-34
- 3. 讨论34-36
- 第三部分 参与课题组其他实验工作36-43
- 1. FNBP1参与Hela细胞形态重组36-41
- 2. Western Blot检测凝血因子FⅧ蛋白表达41-43
- 全文总结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表1. XRCC1(A399G,rs25487)与宫颈癌易感性研究相关文献汇总46-47
- 附表2. TP53(G72C,rs1042522)与宫颈癌易感性研究相关文献汇总47-49
- 附表3. FGFR3(exon 7,C249G)与宫颈癌易感性研究相关文献汇总49-50
- 文献综述: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50-59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发表或待发表文章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欣;余从年;杨述华;陈雨辰;李奇;杨操;李进;许伟华;;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FGFR3在小鼠胚胎肢芽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J];解剖学报;2008年06期
2 张晔;与FGFR3基因有关的遗传性侏儒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01期
3 朱渝军;黄显凯;;FGFR3与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4 夏欣一;李卫巍;吴秋月;李娜;周洋;崔英霞;李晓军;翟金盛;;软骨发育不全患者FGFR3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年08期
5 梁宇;刘久华;;尿路上皮癌中FGFR3基因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1期
6 王尧;崔亚洲;周小燕;韩金祥;;软骨发育不全患者FGFR3突变基因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4年01期
7 张明;赵文双;高智文;;FGFR3突变与软骨发育不全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05期
8 安丽梅;李卫巍;李科;马洁桦;夏欣一;崔英霞;黄宇烽;;FGFR3基因突变导致软骨发育不全的产前分子诊断[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年07期
9 谢科宇;胡新宇;李继元;杨天德;;脊髓星形胶质细胞FGF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表达改变及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10 张晔,喻唯民,沈明,房青,范慕贞;FGFR3基因突变分析鉴别软骨发育不全及类似遗传性侏儒[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怡;曹阳;孙立石;周剑峰;刘文励;;FGFR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苏楠;周锐;陈思宇;李灿;陈林;;成骨细胞中FGFR3增强小鼠成年期骨重建异常[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朱渝军;黄显凯;;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GFR3基因的变化[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苏楠;谢杨丽;李灿;陈林;;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FGFR3基因突变研究[A];2012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摘要集[C];2012年
5 刘靖芳;汤旭磊;成建国;王丽婷;杨晓梅;王岩;;软骨发育不全一家系临床和FGFR3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苏楠;李灿;赵玲;陈思宇;陈林;;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FGFR3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倪继红;陆国强;王伟;陈凤生;王德芬;;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FGFR3基因1138位核苷酸点突变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翁土军;易玲娴;苏楠;李灿;罗峰涛;陈林;;FGFR3敲除能增强rhPTH(1-34)促进皮质骨合成代谢的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徐佳;康庆林;张增;何进卫;陆联松;傅文贞;章振林;;软骨发育不全一个家系FGFR3基因突变检测及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苏楠;杨京;陈林;;FGFR3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导致骨折愈合延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芮冰;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无创产前检测胎儿RhD血型和FGFR3热点突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周云飞;FGFR3,,TP53和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风险的关联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牛贵业;脂溢性角化病与黑棘皮病FGFR3基因体细胞突变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4 易玲娴;FGFR3在PTH1-34促骨合成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孙国庆;雌激素提前干预对膀胱癌的影响及其与FGFR3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6 李晓刚;破骨细胞中敲除FGFR3对骨重建以及骨骼损伤修复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FGFR3,TP53和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风险的关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3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