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IK3CA突变及突变相关的基因构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23-04-11 05:57
目的:统计PIK3CA突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EEC)中的发生情况,研究PIK3CA突变与预后的关系,探索PIK3CA突变相关的分子机制,尝试以PIK3CA突变及突变相关的基因构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预测模型,用生信方法和实验方法验证模型的效能,开发模型应用于临床的工具,并且探索模型的分子机制。内容:从TCGA获取EEC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分为PIK3CA突变组和野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筛选突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再用卡普兰-迈耶(KM)生存分析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出预后相关的DEGs。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建立COX回归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绘制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再在验证集验证。将风险评分模型与其它分子分型工具进行比较。对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开发临床应用工具并验证。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索模型相关的分子机制,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完成模型验证的部分实验。方法:所有的处理均通过R语言实现。数据的下载...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方法
2.1 通过R语言筛选构建预后模型的基因
2.2 通过R语言构建、验证预后模型
2.3 通过WGCNA和 GSVA探索模型的分子机制
2.4 通过分子实验验证模型
3 统计分析
结果
1.PIK3CA突变影响EEC患者的预后
2.PIK3CA突变影响EEC患者的基因表达
3.筛选出6个影响预后的DEGs
4.构建和验证预后预测模型
5.预后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6.预后预测模型与TCGA分子分型方法的比较
7.预后预测模型的WGCNA分析
8.预后预测模型的免疫浸润分析
9.预后预测模型的部分实验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IK3CA突变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89440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方法
2.1 通过R语言筛选构建预后模型的基因
2.2 通过R语言构建、验证预后模型
2.3 通过WGCNA和 GSVA探索模型的分子机制
2.4 通过分子实验验证模型
3 统计分析
结果
1.PIK3CA突变影响EEC患者的预后
2.PIK3CA突变影响EEC患者的基因表达
3.筛选出6个影响预后的DEGs
4.构建和验证预后预测模型
5.预后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6.预后预测模型与TCGA分子分型方法的比较
7.预后预测模型的WGCNA分析
8.预后预测模型的免疫浸润分析
9.预后预测模型的部分实验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IK3CA突变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89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789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