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1 17:13

  本文关键词: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一种由微生态失衡导致的无阴道黏膜炎症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在育龄妇女中很常见,传统采用甲硝唑治疗难以恢复阴道微生态,易复发,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恢复阴道微生态,治愈细菌性阴道病,不易复发。然而,国内关于乳酸杆菌如何恢复阴道微生态以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78例细菌性阴道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甲硝唑治疗后加用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以及随访三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①两组患者的阴道pH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pH均在4.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pH≤4.5的比例分别为26.97%、5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三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pH≤4.5的比例分别为5.62%、5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阴道菌群密集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菌群密集度均集中在Ⅲ级和Ⅳ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集中于Ⅰ级(22.47%)和Ⅱ级(58.42%),观察组菌群密集度集中于Ⅰ级(51.69%)和Ⅱ级(3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三个月后,对照组菌群密集度集中于Ⅰ级(20.22%)和Ⅱ级(61.80%),观察组菌群密集度集中于Ⅰ级(51.69%)和Ⅱ级(3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的阴道菌群多样性比较:治疗前,对照组菌群多样性均集中在Ⅲ级和Ⅳ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菌群多样性集中于Ⅱ级(46.07%)和Ⅲ级(31.46%),观察组菌群多样性集中于Ⅰ级(8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三个月后,对照组菌群多样性集中于Ⅱ级(39.33%)和Ⅲ级(29.21%),观察组菌群多样性集中于Ⅰ级(56.18%)和Ⅱ级(3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患者的阴道优势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优势菌均为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乳酸杆菌占优势的比例为69.67%,观察组为9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三个月后,对照组乳酸杆菌占优势的比例为38.20%,观察组为9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白细胞数量比较: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炎性反应-白细胞数量主要分布在Ⅰ级(30.34%)和Ⅱ级(33.71%);观察组主要分布在Ⅰ级(34.83%)和Ⅱ级(2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炎性反应-白细胞数量主要分布在Ⅰ级(37.08%)和Ⅱ级(30.34%),观察组主要分布在Ⅰ级(31.46%)和Ⅱ级(3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炎性反应-白细胞数量主要分布为Ⅰ级(34.83%)和Ⅱ级(28.09%),观察组主要分布为Ⅰ级(32.58%)和Ⅱ级(3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p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以及优势菌,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与单纯甲硝唑治疗相比,加用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易复发。
【关键词】:乳酸杆菌 微生态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1 材料与方法12-17
  • 2 结果17-22
  • 3 讨论22-29
  • 4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4
  • 综述: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34-51
  • 参考文献46-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1-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缪卫华;陈红霞;;2048例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年03期

2 张建忠;;细菌性阴道病三项检测试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年04期

3 郑晶晶;宋静慧;;阴道乳酸菌的微生态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冯艳红;;微生态疗法治疗128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0年04期

5 杨文方;李旭;王翔;王宝珠;杨柳;;阴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年03期

6 李冬玲;鞠剑波;施巧霞;李光敏;施金丽;;女性阴道微生态与年龄、妊娠及阴道病关系探讨[J];皮肤病与性病;2012年04期

7 张珍;谢贝贝;;乳酸菌阴道胶囊用于恢复阴道正常菌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9期

8 时忠梅;王学博;;哺乳期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9 于倩;唐立;;乳杆菌治疗女性阴道炎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10期


  本文关键词: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13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