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本文关键词: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者的诊治。结果: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6例(48.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病变残留或复发间隔时间平均18个月,58例(77.3%)发生在术后24个月之内。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中仅47例(62.7%)细胞学提示异常,73例(97.3%)HPV DNA阳性。35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接受子宫切除术,40例接受保留子宫的宫颈锥切术或部分宫颈切除术,其中20.0%(8/40)在术后2年内再次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并接受第3次手术治疗。结论:大部分CIN病变残留或复发在锥切术后2年内发生,患者年龄主要在40~50岁;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细胞学;再次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手段,但仍有再次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572559)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GGH218029)
【分类号】:R737.33
【正文快照】: 宫颈锥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但仍有15%左右的患者术后存在病变残留或复发[1]。大量文献报道了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2],如手术切缘阳性、术后高危型HPV感染,对于锥切术后的随访管理也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琳棣;耿宇宁;;LEEP锥切术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价值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2014年06期
2 李敬;张爽;;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4期
3 岩坂刚;郭步英;;激光锥切术[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8年05期
4 陈湘梅;刘筑玉;;宫颈病变LEEP锥切术后宫颈功能形态改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07期
5 赖筱t ;马学娟;郑灵芝;;冷刀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对妊娠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4期
6 杨秀丽;黄朵香;黄海州;;宫颈LEEP锥切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7 陈纪芳;;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172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Ueda M. ,Ueki K. ,Kanemura M. ,成健;保守性宫颈激光锥切术治疗早期侵袭性宫颈癌[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9 郭瑞霞;万爱红;赵学平;史惠蓉;赵先兰;韩丽萍;;宫颈电环锥切术180例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6期
10 周萍;王沂峰;;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Meta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凯;赵红琴;陈凤娣;刘自杰;;33例宫颈病变锥切术后再处理的临床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彩娟;王友芳;程雪梅;;158例宫颈癌临床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萍;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张雳虹;门诊子宫颈Leep刀锥切术108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吾日古丽·买买提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锥切术后补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董鹤;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5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