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法治疗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疏肝法治疗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评价疏肝法自拟方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对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第二聚体(D-D)值的影响,为临床改善同步放化疗不适反应及预防恶性肿瘤的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医临床辨证理论,收集黑龙江中医大一院妇科门诊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36例,给予患者疏肝法自拟方进行口服治疗60天(2个疗程),对比同一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不适症状、证候积分、凝血值FIB及D-D变化。结果:1、疏肝法能够明显降低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P0.05),总有效率为90.32%,共28例,无效率为9.68%,共3例;2、疏肝法能够改善肝郁型子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3、疏肝法能够降低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凝血值FIB、D-D值(P0.05),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结论:1、疏肝法能够明显改善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临床症状。2、疏肝法能够降低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凝血值FIB、D-D值。
【关键词】:疏肝法 子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中药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缩略语表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文献综述10-19
- 1. 祖国医学对子宫颈癌的认识10-15
- 1.1 子宫颈癌病因及病机的认识10-11
- 1.2 子宫颈癌治疗认识讨论11-14
- 1.3 论肝与子宫颈的关系14-15
- 1.4 肝郁因素形成子宫颈癌的机理15
- 2. 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疾病同步放化疗(CCR)治疗的认识15-17
- 2.1 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致病原理的认识15-16
- 2.2 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致病毒性的认识16-17
- 2.3 凝血功能检测对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意义17
- 3. “疏肝法”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17-19
- 3.1 疏肝法的由来及各医家对此认识17
- 3.2 疏肝法在临床其他恶性肿瘤的应用17-19
- 资料与方法19-21
- 1. 临床资料19-20
- 1.1 资料来源19
- 1.2 诊断标准19
- 1.3 纳入标准19
- 1.4 排除标准19
- 1.5 病例剔除标准19-20
- 2. 研究方法20
- 2.1 治疗方法20
- 2.2 观察项目20
- 3. 疗效判定标准20
- 3.1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20
- 3.2 临床症状前后改善情况20
- 3.3 凝血值的影响20
- 4. 统计学方法20-21
- 结果21-23
- 1. 一般资料21
- 2. 治疗后临床症状分级情况21
- 3. 口服中药前后单项症状积分对比情况21-22
- 3.1 中医肝郁证主要症候积分的比较21
- 3.2 中医肝郁证次要症状积分的比较21-22
- 4. 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22
- 5. 口服中药前后凝血值FIB的变化22
- 6. 口服中药前后凝血值D-D的变化22-23
- 讨论23-31
- 1. 导师对子宫颈癌的认识及立法依据23-24
- 1.1 导师对子宫颈癌的认识23
- 1.2 疏肝法立法依据23-24
- 2. 疏肝法自拟方临床疗效分析24
- 2.1 症状改善情况24
- 2.2 FIB、D-D改变情况24
- 3. 对疏肝法自拟方的理解24-30
- 3.1 组方、用药分析、现代药理研究24-29
- 3.2 方药分析29
- 3.3 “方”与“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意义29-30
- 4. 展望与不足30-31
- 结论31-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7-39
- 个人简历39-40
- 附录40-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宽德;;加味三仁汤治疗肝郁型2型糖尿病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03期
2 郝中珍;;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头痛[J];山西中医;2007年04期
3 韦雄;;自拟通经汤治疗肾虚肝郁型青春期闭经63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莫珊;邓丽莎;黎燕珊;李伟元;张群;;疏肝解郁中药治疗肝郁型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年02期
5 韦玉英;明目逍遥汤治疗血虚肝郁型儿童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1986年04期
6 姚石安;;78例阳虚肝郁型卵巢功能失调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1990年06期
7 陶佩君;100例肝郁型不孕症治验分析[J];蚌埠医药;1994年01期
8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侯秀娟;;益肾疏肝法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1期
9 周安方;补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阳萎158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02期
10 裘昊,求晓恩,袁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56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裘昊;求晓恩;袁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型失眠56例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涛;潘峰;徐建军;陈方明;;脾虚肝郁型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内脏敏感性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颖妍;肝郁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人格特征及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虎;健脾舒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张清;疏肝法治疗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梁方琪;补肾疏肝法治疗肾虚肝郁型耳鸣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方银玲;胃痛消痞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疗效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黄雪梅;肝郁型不孕症行腹腔镜探查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中医药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徐崇艺;补肾疏肝调周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疏肝法治疗肝郁型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7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