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妇科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诊断了解BV发病情况,并将BV和非BV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科门诊BV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诊断为BV 78例(15.6%);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51例(10.20%);诊断为外阴假丝酵母菌病33例(6.60%)。单因素分析得出,BV组患者自行阴道冲洗、非经期使用护垫、性生活频繁、有阴道炎病史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BV组,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非经期使用护垫、自行冲洗阴道、有阴道炎病史为门诊BV患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为BV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BV诊断率较高,自行冲洗阴道、非经期使用护垫、性生活频繁、有阴道炎病史为BV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采用避孕套避孕可降低BV的发生率。
【作者单位】: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妇科门诊 细菌性阴道病 危险因素
【分类号】:R711.31
【正文快照】: 细菌性阴道病(BV)为妇科最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高浓度的特征性厌氧和需氧菌群替代正常乳酸杆菌所引起,是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和其他生殖系统疾病主要原因[1]。有临床研究指出,BV与经期出血、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不孕及胎膜早破、早产等妇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李青萍,武建文,王肖平;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诊断[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尹秀芳,陈树民,王今锦;早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年03期
3 张美利;细菌性阴道病60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01期
4 王红兰,王家春;6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1年02期
5 张倩平;细菌性阴道病浅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5期
6 李毅;102例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4期
7 吴远桥,蒋旭峰,李毅沛,王爱兰;214例细菌性阴道病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08期
8 糜祖煌;介绍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3期
9 朱晓妹;细菌性阴道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J];海南医学;2003年03期
10 崔晓明;细菌性阴道病32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莉;魏丽惠;胡玉泉;王雪菲;;对门诊非意愿妊娠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2 李保强;翟如波;;细菌性阴道病三种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李煜;刘玲;杨娟;;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范爱萍;薛凤霞;;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任亚琴;张丽;岳秀兰;;重庆地区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研究[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燕;黄云霞;李冰;;碘伏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廖秦平;;细菌性阴道病诊治规范(讨论稿)[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冰冰;张岱;刘朝晖;廖秦平;;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Ⅱ期临床试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克迪;吕治;苏建荣;;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志菌组合的初步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张金燕;;联合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分析[A];2012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开敏;细菌性阴道病青年女性患者多[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咏霞;细菌性阴道病应联合用药[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主治医师 刘朝晖;你知道细菌性阴道病吗[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魏开敏;老年妇女亦患细菌性阴道病[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朱金林;女人私处为何飘出鱼腥味[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魏开敏;治细菌性阴道病联用乳酸杆菌制剂效更佳[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周蓓蓓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何谓细菌性阴道病?[N];保健时报;2006年
8 ;细菌性阴道病和老年性阴道炎[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张石革 龙振华;臭味乍泄要当心[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敬霞;三种阴道炎防治细分辨[N];保健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爱萍;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诊断、混合感染及其与支原体关系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刁玉涛;菌群构成与细菌性阴道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凌宗欣;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婷;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李修德;以医院为基础的孕期细菌性阴道病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哲琪;妇清雪莲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程成;皖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志敏;不同检测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价值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6年
6 陈衣凡;八正散加减治疗湿热型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60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姚兰;长春市区6个工作单位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韩育红;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彭景;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1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51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