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浆Syndecan1水平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围术期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浆Syndecan1水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宫颈癌根治术 利多卡因 IL-6 HMGB1 TNF-α
【摘要】:研究目的:手术创伤可引起过度应激,导致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具有抗炎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浆和腹腔引流液中HMGB1、IL-6、TNF-α和Syndecanl的浓度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选择确诊为患宫颈癌且拟全身麻醉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各15例。诱导前15min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mg/kg(缓慢推注约l0min内推完),随后持续泵入利多卡因1.5mg/kg-h至病人离室,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前、术后0h、3h、6h、12h、24h抽取病人静脉血10毫升,术后3h、6h、12h、24h收集盆腔引流液10ml,离心收集上清。ELISA法测定血浆和引流液HMGB1、 IL-6、TNF-α和Syndecanl的浓度。记录患者术后3h、6h、12h、24h心率、体温、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研究结果:1.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和尿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温和心率:术后3h,6h利多组体温(36.6±0.275℃,36.86±0.36℃)低于对照组(36.98±0.38℃,37.49±0.56℃),术后6h,利多组心率(76.53±9.76次/分)亦低于对照组(92.53±9.8次/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点两组心率、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白细胞计数:术后24h,利多组血浆白细胞计数(8.77±2.9×109个/L)低于对照组(12.37±2.18×109个/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HMGB1:术后24h,利多组HMGB1血浆浓度(0.67±0.14ng/mL)、腹腔引流液浓度(0.644±0.04ng/mL)均低于对照组血浆浓度(0.83±0.05ng/mL),腹腔引流液浓度(0.81±0.05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点两组血浆、引流液中HMGB1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IL-6:组内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3h,6h,12h对照组、利多组血浆IL-6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比较,术后3h血浆IL-6(102.76±7.42pg/mL)低于术后6h(134.44±32.91pg/mL),术后6h血浆IL-6浓度高于术后12h(90.48±29.7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多组IL-6血浆浓度术后3h(85.99±±15.61 pg/mL)与术后6h(93.72±±18.68 pg/mL)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术后6h高于术后12h(86.71±19.7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术后3h,6h,利多组血浆(85.99±15.61 pg/mL,93.72±±18.68 pg/mL)和腹腔引流液IL-6浓度(45.763±13.185 ng/mL,55.268±10.960 ng/mL)均低于对照组血浆IL-6(102.76±7.42pg/mL,134.4±32.91pg/mL)和腹腔引流液IL-6浓度(101.321±21.828ng/mL,102.245±15.503 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利多组腹腔引流液中IL-6浓度(61.9644±3.994 ng/mL)亦低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液IL-6浓度(120.97±±24.80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TNF-α和Syndecanl:两组间TNF-α和Syndecanl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抑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白细胞增高,减轻心血管反应;2.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抑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创伤引起的血浆和腹腔引流液炎性因子IL-6、HMGB1释放;3.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表现出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因此利多卡因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 利多卡因 IL-6 HMGB1 TNF-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R6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3
- 前言13-17
- 材料和方法17-24
- 结果24-26
- 讨论26-35
- 结论35-36
- 附表36-40
- 附图40-43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4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术丰,郭文新,聂珍静;口服利多卡因快速缓解胃部疼痛50例[J];中原医刊;2002年08期
2 赵广惠 ,商延贞;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3 张广东;利多卡因致过敏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01期
4 袁利,侯玉华;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5 马传新,岳旺;利多卡因对电点燃模型的作用研究评价[J];药学实践杂志;2004年05期
6 王效德,杨建刚,常方成,靳素珊,张霞;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2期
7 宫云娟;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09期
8 杨弋弋;孙勃;;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9期
9 宋萍萍;王东信;王沛钰;;利多卡因对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型小鼠短暂全脑缺血后脑损害程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8期
10 陈华;;利多卡因的临床新用途[J];海峡药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琴;俞凤;高世明;;利多卡因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附3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许樝;欧册华;黎昌强;陈德宇;;静脉利多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伍锟;季龙振;;利多卡因中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4 偠麟;;利多卡因在治疗耳鸣疗效中的观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张保华;宋敏;;利多卡因穴封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德联;;大剂量利多卡因致呼吸停止1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7 李新友;屠伟峰;;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影响[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8 周欢欢;凌晓飞;王秋惠;;利多卡因凝胶辅助留置导尿减少术后躁动的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勇;惠雅琳;宋发俊;;利多卡因单用与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眩晕的观察[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尉志文;,
本文编号:528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52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