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18 12:32

  本文关键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宫腔镜 子宫内膜电切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激素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康复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刮宫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6个月复发率及异常出血率均较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3、5.0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FSH降低,LH降低,E2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4.26、4.53,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 A、Ig G水平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6、4.20,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复发率及异常出血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康复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宫腔镜 子宫内膜电切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激素 免疫功能
【分类号】:R713.4
【正文快照】: 子宫内膜息肉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产科疾病,以30~5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主要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雌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局限性增生,缓慢向上生长突出子宫内膜表面而成,临床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恶变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宫腔镜作为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洋;马彩虹;乔杰;李蓉;陈新娜;杨艳;宋雪凌;张佳佳;;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的自然妊娠结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筱卿;;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年11期

2 谢吉蓉;潘一红;陶俊贞;;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年11期

3 徐显红;;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16期

4 张岩;杨飚;徐文萍;张安乐;蒋莉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年04期

5 王军玲;罗淑红;;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年04期

6 李娜;崔潇华;孙敬芝;王玉娜;罗燕;张红霞;;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年05期

7 张如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32期

8 崔立新;张洲;;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对于妊娠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5年09期

9 朱小凤;梁志锋;唐;莫似恩;韦海明;林耀旺;杨晓梅;刘林;张璇;陆璐;谢露;;广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和息肉组织整合素αvβ3表达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16期

10 李慧英;;腹腔镜联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妊娠结局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2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斌;王君;范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和Bcl-2、Bax表达的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年01期

2 潘萍;李素春;冯苗;姜荣华;陈颖;;177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生殖与避孕;2009年12期

3 李翠玲;李晓吉;马玉兰;阿也提;王婧;;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04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09期

4 沈芳华;袁蕾;刘惜时;郭孙伟;;保守性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oley S.;Yuddandi V.;Walsh T.;张剑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预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2期

2 张慧;子宫内膜钙化1例[J];四川医学;2005年04期

3 郑凤英;时青云;吴姗姗;;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02期

4 薛爱玲,陈贵安;子宫内膜凋亡的相关因素[J];生殖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刘艳;;为什么我的子宫内膜会长到肺上[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8年10期

6 郑雨龙;;特别注意子宫内膜“出逃”[J];健康天地;2009年05期

7 陈会昌;;流产,“流走”了子宫内膜[J];婚育与健康;2010年30期

8 阿静 ,雪生;警惕子宫内膜"移民"颠覆你的生育大计[J];现代保健;2004年05期

9 林斯其;;“擅离职守”的子宫内膜[J];健康博览;1998年12期

10 滕成梅;;子宫内膜“乱走”怎么办?[J];现代健康人;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A];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贵安;王海燕;;子宫内膜出血机理及修复[A];高泌乳素血症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辛廖冰;范盈盈;;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与病理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4 林俊;阮菲;;子宫内膜去除术[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周亮;王荣;李蓉;;妊娠和妊娠失败患者在超排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差异基因表达谱[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马彩辉;李予;王文军;麦美琪;杨冬梓;陈向红;张清学;古少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β3与细胞问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不育症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静;刘莉;;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天然孕酮治疗67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开选;徐炼;万宇;宋波;何英;叶绿;吴秀丽;杨帆;孙亮;;418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会诊结果的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迅美;许争峰;;子宫内膜组织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介绍[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10 李尚为;靳松;龙江;谭宗建;李蕾;;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入孕早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孕激素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瑶邋记者 杨丽佳;子宫内膜“搬家”到肺获复原[N];健康报;2007年

2 徐飞;子宫内膜不安分 “游走”全身惹祸端[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中医科 吴昆仓 主任医师;子宫内膜增厚的形成与控制[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4 庚万炀;当心:子宫内膜乱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韦立功   覃江萍;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治疗月经过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建影;子宫内膜为何在子宫外疯长[N];保健时报;2004年

7 赵蓝韵;“长腿”的子宫内膜[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经期气胸:子宫内膜跑到胸腔[N];大众卫生报;2012年

9 滕成梅;子宫内膜“乱走”怎么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辽宁省妇婴医院 杨际春;具有转移和种植能力 子宫内膜组织会游走[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X射线对子宫内膜及卵巢生殖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圣霞;月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前期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阳艳军;子宫内膜异位症人体组织学模型构建及内异症和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粘附特点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路军丽;连续联合雌、孕激素补充治疗中子宫内膜的改变及监测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5 赵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潘晓玉;Claudin-3和claudin-4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中的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7 丛青;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绒癌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卢永超;SK3在早期胚胎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及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佳;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单铁英;人子宫内膜的体外构建及Ang-(1-7)和AngⅡ对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内膜组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中CB1受体及水解酶FAA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常燕;内源性大麻素系列对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珊珊;子宫内膜蠕动的电影磁共振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朱蒙蒙;子宫内膜疾病与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5 朱孝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王s,

本文编号:557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557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