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中文文献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1:03

  本文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中文文献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剖宫产术 瘢痕 妊娠 异位 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文献现状。方法:万方数据中按检索词"瘢痕部位妊娠"或"瘢痕妊娠"或"切口妊娠"或"疤痕妊娠",选择"跨库检索"、"全部期刊",检索年限"1982—2015",检索关于CSP的所有中文文献。按"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发表时间"所在年度、"作者单位"所在医院的等级及相关合并症或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万方数据中关于CSP文献共4 281篇,共114 571例病例,"作者单位"涉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0个。"作者单位"前5位省份是广东、河南、浙江、江苏和湖北省,最后5位是新疆、海南、宁夏、甘肃和青海省。②万方数据中最早发表CSP文献时间是1999年,按"发表时间"所在年度分析,无论是文献数还是病例数,构成比均呈逐年增加趋势。③按"作者单位"所在医院的医院级别进行统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站等其他医疗单位、无法考查医院等级或未记录"作者单位"的文献数分别占59.87%、30.69%、2.50%、1.38%和5.56%,病例数分别占60.03%、30.93%、2.41%、1.20%和5.43%。④CSP处于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的病例数分别占98.70%、0.60%和0.70%;记录胎盘异常、异常妊娠及其他并发症分别占0.91%、0.04%和0.01%;记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者13例(占0.01%)。结论:①中国CSP有地域性,其原因有待于研究。②CSP呈逐年增加趋势。③提高对CSP等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严重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是防止或降低CSP的根本措施,可能也是未来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妇产科;江苏省南京市晨光医院妇科;
【关键词】剖宫产术 瘢痕 妊娠 异位 流行病学研究
【分类号】:R714.22
【正文快照】: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广东、河南、浙江、江苏和湖北省,第6~8位是湖南、CSP)是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山东和辽宁省,最后5位是新疆、海南、宁夏、甘肃和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为剖青海省,见表1。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8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8年12期

2 王琪;陈灵;;剖宫产瘢痕妊娠处理方法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3 王世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04期

4 王燕杰;;剖宫产瘢痕妊娠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7期

5 魏萍;;剖宫产瘢痕处妊娠5例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24期

6 张国美;糜若然;;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年20期

7 桂皓亮;;剖宫产瘢痕妊娠3例跟踪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肖琳;袁瑞;漆洪波;;剖宫产瘢痕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3个月,阴道流血3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07期

9 亓玉淑;;剖宫产瘢痕妊娠29例诊治体会[J];山东医药;2011年15期

10 张宁宁;杨清;;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华江;马建婷;徐丽萍;杨秀儿;傅云雀;;剖宫产瘢痕妊娠微创治疗价值的探讨[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琳;刘宏伟;张力;徐克惠;;剖宫产瘢痕妊娠24例分析[A];2007年中华医学会—强生西部学术讲座全国产科危重症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杨清;朴曙花;刘春艳;;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处理方式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姚千红;舒青青;;剖宫产瘢痕妊娠21例诊治分析[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毕建蕾;杨清;;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杜彦芳;江静;黄向华;王振海;;剖宫产瘢痕妊娠7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黄丽丽;;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A];2012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邵华江;马建婷;徐丽萍;杨春林;傅云雀;苏雪峰;;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方法与疗效综合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9 杨清;朴曙花;刘春艳;;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处理方式的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欣燕;李坚;经小平;蔺丽;;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方法的探讨:前瞻性随机研究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与开腹病灶清除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特约记者 王永键;剖宫产瘢痕妊娠[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方玉;“一早二紧三持久”防剖宫产瘢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王细文;剖宫产瘢痕妊娠须终止[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志大;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临床问题及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琳琳;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贾燕鸿;剖宫产瘢痕妊娠49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3 黄利琼;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周伟芳;彩超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疗效观察[D];南昌大学;2014年

5 张晶;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36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细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一例临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吴宏;刮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处理中的临床疗效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8 郭欣欣;2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1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01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