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本文关键词: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米索前列醇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前列腺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治疗组(A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组(B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C组);观察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恢复情况,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B、C组24 h出血量、持续出血(2~24 h)量和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时,A、B、C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前列腺素E2(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组的RBC、HB、HTC、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A、B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A、B组;三组间恶露时间和产后月经量,产后月经周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同时调节前列腺素含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作者单位】: 西安市长安医院;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前列腺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分类号】:R714.461
【正文快照】: 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血凝块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容易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而宫缩乏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病发时的严重程度能够威胁到产妇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在临床中面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情况,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诊断并作出正确处理,这能够防止90%的产妇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丽;杨其昌;;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大部切除成形术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年08期
2 刘萍;;子宫动脉血管网建模与子宫动脉栓塞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03期
3 吕维富;张爱武;周春泽;鲁东;肖景坤;王伟昱;张行明;张正峰;侯昌龙;;子宫动脉的三维DSA表现及其最佳显示体位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11期
4 刘瑞珍;;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在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1年34期
5 符爱贞;石小田;黄奕弟;汪坤菊;;数字化原位子宫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12年05期
6 刘美音;;结扎子宫动脉对雌鼠排卵的影响[J];沂水医专学报;1979年01期
7 诸正端;;子宫动脉夹持钳——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夹持子宫动脉的专用器械及结扎方法介绍[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1984年04期
8 肖蔚,竹内久弥;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探讨子宫动脉的血流动态变化[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2年S1期
9 李少波;周顺科;李平;侯庆荣;谢太喜;;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操作的技术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丁书贵;张小娥;;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位置关系异常1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山;;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的输尿管游离术[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2 白彬;叶远树;王双坤;薛景峰;曹智刚;;家兔子宫动脉不同物质栓塞的对比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刘伟;林其德;夏建国;;子宫动脉阻力评分法预测妊高征[A];澳门、香港、内地生殖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晓星;潘长英;张月玉;朱明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滋养细胞肿瘤[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5 苏丹;刘兴会;;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预测异常妊娠结局[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鄢春晖;周晓;郑维英;;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3例[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春雨;马静茹;;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8 胡金香;龙清云;刘骏方;周军;刘新献;周素军;;兔子宫VX2肿瘤的建立及介入放射学的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龙清云;胡金香;周军;方瑜;;兔子宫VX2肿瘤的建立及介入放射学的研究[A];2010湖北省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刘德华;华阳;罗娅红;李森;;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宫颈癌大出血[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瑞洪;我省首次引入妇科介入创新技术[N];科学导报;2009年
2 程守勤;切口2毫米病人痛苦小[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卢苏燕;治疗子宫肌瘤有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及RGS2调节子宫动脉血管肌源性反应机制初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清;孕期缺氧对大鼠子宫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刘筱霜;能谱CT单能量血管成像在子宫动脉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武利芳;种植窗期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血流参数与IVF-ET结局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4 张海军;子宫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袁牧;3D-DSA在子宫动脉开口定位与最佳显示角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吕洋;3D-DSA与CTA在子宫动脉开口定位与最佳显示角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7 苏丹;彩色多普勒监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预测异常妊娠结局[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文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师淑静;12~(+3)~13~(+6)孕周系统NT超声筛查胎儿重大畸形及子宫动脉多普勒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杜敏敏;妇科盆腔血管CT三维成像(3D-CTA)的临床意义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0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