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外阴癌及阴道癌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6:19

  本文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外阴癌及阴道癌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外阴癌 阴道癌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病毒负荷载量


【摘要】:研究背景外阴癌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3%-5%,其临床常见症状为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和各种不同形态如菜花状或结节状的肿块,或伴肿块疼痛出血及溃疡,晚期侵犯尿道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阴道癌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2%,常发生在阴道后壁及中上段1/3处,临床常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窥阴器检查可见阴道壁上菜花状、结节状、溃疡状等形态各异的病灶等。外阴癌及阴道癌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近年来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人乳头瘤病毒是(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由双链DNA(约8000个bps)分子的病毒颗粒及包裹其外的衣壳蛋白组成,具有嗜上皮性、高度种属特异性及导致正常细胞永生化能力,高危型病毒DNA主要以整合形式存在人体细胞中,其中皮肤、粘膜的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是HPV侵犯最敏感之处。目前已经公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同为下生殖道肿瘤的外阴癌及阴道癌与HPV感染的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就此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HPV感染与外阴癌及阴道癌的相关性怎样;外阴癌及阴道癌HPV亚型分布如何;由于HPV感染存在区域性差异,广东省内外阴癌及阴道癌患者可能的HPV感染亚型是否与国外报道一致;HPV感染相关性外阴癌及阴道癌患者预后怎样;通过监测HPV病毒可否来预测肿瘤复发;HPV疫苗能否用于预防外阴癌及阴道癌等。综合考虑以上问题,本课题通过选取广东省内10家大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外阴癌及阴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HPV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及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期探讨HPV感染与外阴癌及阴道癌的相关性及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诊治效果和预后判断水平,为HPV疫苗能否用于预防外阴癌及阴道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我省10家医院收治的外阴癌或阴道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病毒载量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来探讨我省外阴癌、阴道癌患者可能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病毒负荷载量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HPV阳性肿瘤的预后情况,病毒载量与转阴率和肿瘤复发率的关系,HPV分型检测能否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复发的指标。研究方法1、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广东省内10家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1例外阴癌、18例阴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41例外阴癌患者年龄为28-76岁,平均年龄为55.14±12.04岁;18例阴道癌患者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为51.22±11.79岁。2、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HPV分型、病毒载量检测及TCT检查。HPV分型主要通过采用上海透景公司的Luminex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来检测26种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HPV载量检测主要主要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Ⅱtechnology,HC-Ⅱ)对高危型DNA进行定量检测。3、病理诊断均由珠江医院二位以上资深教授确认,临床分期参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外阴癌的分期、阴道癌的临床分期(FIGO,2006年会)。4、按肿瘤随访要求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术后一般症状及治疗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妇科检查、HPV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盆腔及泌尿系B超检查、TCT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活检及盆腔CT检查,并了解辅助治疗情况、饮食状况、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复发后患者治疗情况,若患者在随访中死亡,则记录患者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5、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1例外阴癌患者HPV阳性率为65.85%,二重以上亚型感染为22例,单一高危亚型感染5例,二重以上亚型感染率为81.48%,主要感染类型以HPV 16型(24/27,88.89%)为主,其次为HPV52 (5/27,18.52%)、HPV58 (4/27,14.81%)、31(2/27,7.4%)、33(1/27,3.7%)等。18例阴道癌患者HPV阳性率为66.67%,,感染亚型中HPV16型为10例,占感染亚型的83.34%,其次为52型3例(3/12,25%)、58型2例(2/12,16.67%)、33型例(2/12,16.67)、18型1例(1/12,8.33%)等。2、外阴癌患者HPV阳性组的平均年龄为52.66±10.97岁;阴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6±12.71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1)。以60岁为界,HPV阳性组60岁以上患者7例,60岁以下20例;HPV阴性组60岁以上10例,60岁以下4例,经统计学分析60岁以上和以下的患者在两组中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7)。阴道癌患者中HPV阳性组平均年龄49.00±3.17岁;HPV阴性组平均年龄为55.67±5.35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71)。3、外阴癌患者病理组织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中角化型鳞癌为21例,HPV阳性11例,HPV阳性率为52.4%;非角化型鳞癌11例,HPV阳性患者为9例,阳性率为81.8%;基底和疣状细胞癌为7例,HPV阳性患者为6例,阳性率为85.7%,就各组患者HPV阳性率比较来看可能非角化型鳞癌、疣状细胞癌患患者所占百分比相对较高,而两组患者在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感染为13例,约占阴道癌患者的72.22%,其中HPV阳性患者9例,为阴道鳞癌患者的69.23%,从病理类型上分析可能阴道鳞癌HPV阳性率相对较高。4、外阴癌低病毒负荷载量组为12例,平均病毒负荷载量值为38.67±17.86pg/ml;高病毒负荷载量组15例,平均病毒载量为879.04±702.26pg/ml,两组病毒负荷载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临床分期上Ⅰ-Ⅱ期低载量患者10例,高载量患者11例,病毒负荷载量高低在分期上无统计学差异(P=0.228)。分化程度上低分化组低载量患者2例,高载量患者3例;中高分化组低载量患者10例,高载量患者12例,经统计学分析病毒载量的高低与病理分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612)。5、在随访期间内共有8例外阴癌患者复发,其中HPV阳性组2例、HPV阴性组6例,2年内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HPV阳性组2年内无患者死亡,HPV阴性组2例患者死亡。阴道癌两组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3个月后低载量组转阴率为66.67%,高载量组转阴率为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6个月后低载量组转阴率91.67%、高载量组转阴率8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86)。7、27例HPV阳性的外阴癌患者中有3例治疗后HC-Ⅱ检查仍为阳性:2例患者治疗前后HPV亚型相同,分别在随访11个月和18个月后活检提示复发,另1例患者术前亚型为52、58,术后亚型为33、56,虽病毒载量为阳性,截至目前无复发灶。阴道癌患者中有3例HC-Ⅱ阳性:2例阴道癌患者治疗前后HPV亚型相同,随访中活检均提示复发;另1例诊断为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多次复查HC-Ⅱ阳性,但每次HPV亚型检查基本不相同,多次检查未见复发。结论:1、外阴癌、阴道癌的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HPV阳性的外阴癌、阴道癌患者发病年龄较HPV阴性患者发病年龄年轻,HPV感染可能是目前肿瘤年轻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省内外阴癌、阴道癌患者主要的感染亚型以HPV16为主,其次为HPV52、58、33型等,为HPV疫苗能应用于外阴癌、阴道癌提供理论依据。2、HPV负荷载量的高低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3、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基底/疣状细胞癌等组织类型中HPV阳性率偏高,可能这些病理组织类型与HPV感染较为密切,阴道癌患者中HPV阳性常见于鳞状细胞癌。4、HPV感染相关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可能比HPV阴性要好,病毒载量的转阴率可能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5、HPV分型检测相比细胞学检查等能更好预测HPV感染相关性肿瘤病灶的复发和残留,可以作为监测患者肿瘤复发的指标。
【关键词】:外阴癌 阴道癌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病毒负荷载量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前言15-18
  • 研究对象及方法18-29
  • 结果29-39
  • 讨论39-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7
  • 英文缩写词表57-58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工作58-59
  • 致谢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建坡;王建伟;满立波;;阴茎癌与HPV感染[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年02期

2 吴小华;;宫颈癌的新分期与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6期

3 王树鹤;;外阴癌及阴道癌的诊治与预防[J];人民军医;2013年04期

4 吴浩飞;王庆江;孟胜利;杨晓明;;治疗性HPV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69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69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