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疗效分析上的初步探讨
本文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切入点:振动反应成像 出处:《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和目的: 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e System, VRIxp)是以色列Deep Breeze公司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是本世纪初的重要发明之一,自从该系统上市以来,在呼吸病学领域,为呼吸疾病的诊断及监测提供了一个动态且客观的依据,从而为该领域的进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 VRI)诊断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肺部检查手段正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该系统将肺内声音信号处理后转化为动态图像,并呈现在显示器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系统是传统听诊器的一个延续和扩展,它优于传统听诊器的地方在于它不但能把听诊得到的主观的信息转化为客观的数据,并且能永久地储存下来重复回放,而且还动态的反映双肺各部位肺通气情况,从而提高肺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检查的不足。 本实验将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和健康对照者之间VRI的差异,探讨该系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依据,并研究该系统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价值,同时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VRI的变化,探讨VRI能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分级和疗效判定提供新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共计153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AECOPD)而入住昆明总医院呼吸内科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9人,女性患者24人,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6.78±10.66)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中COPD的诊断标准:肺功能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70%;近期未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已经过药物洗脱期。健康志愿者57名(对照组),其中男28名,女29名,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48.82±17.07)岁。健康志愿者的纳入标准为:肺功能FEVl/FVC75%且FEV1%80%、FVC%80%,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排除标准均为:胸廓脊柱畸形;背部皮肤损伤;肺部肿瘤或支气管哮喘。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行一般体格检查,传统肺功能检测、VRI等相关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探讨CO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上述检查的差异,然后给予COPD组解痉、平喘治疗7-14天,待该组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观察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VRI图像及相关参数(振动能量曲线特点、最大能量帧、动态能量图像、干湿Up音、肺部定量数据)上的差异,并同时探讨,与传统肺功能相比,VRI在COPD分级上的价值。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健康志愿者的VRI曲线是一条光滑的,具有吸气和呼气峰的曲线,少有曲线异常的表现,振幅在1.5—3.5之间,图像基本上没有跳跃,无干湿Up音,而COPD患者的VRI曲线振幅稍低,曲线异常的表现偏多,曲线的振幅及曲线评分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COPD患者严重度的分级是通过测定FEVl%的值来实现的,选取COPD患者VRI结果中的振幅及曲线评分与其严重度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作spearman相关分析,其r值分别为0.583、0.498,呈中度正相关。 3、COPD患者入院后经解痉、平喘对症治疗7-14天后,其FEV1的值较前显著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VRI的振幅及曲线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在VRI结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可协助COPD诊断。 2、VRI结果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的跳跃感及曲线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呈中度正相关。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随着FEV1的改善,在VRI的振幅及曲线评分上有显著差异,以此可认为VRI在判断COPD治疗效果上有良好的客观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6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测定及其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李龙平;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心肺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S1期
3 孙宁奋;肝素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1年06期
4 王刚,王蕾,李廷谦;COPD免疫调节治疗临床试验文献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5 高秀兰,李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血管病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06期
6 田红;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3年10期
7 周小青,霍震;COPD三角指数分析[J];四川医学;2003年11期
8 王曾礼;抗胆碱药——COPD的一线用药[J];中国处方药;2004年03期
9 张建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稳定期COPD的治疗[J];广西医学;2004年03期
10 王路岩;银杏叶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变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燕;李久荣;康健;王秋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COPD大鼠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敏;;老年COPD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的相关因素分析研究[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黎宝红;董嘉怡;;中重度COPD患者中医灸法、西医联合治疗3例报道[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燕萍;俞绮虹;;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症[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Toll-like receptors—novel potential targets for COPD treatment[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贺向红;曹洁;陈宝元;;肺结核对COPD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明华;海迪娅·艾尔肯;孜比尔;韩克斯;马岩霞;徐春莲;;COPD患者短期住院干预治疗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冯宇;李庆云;刘嘉琳;万欢英;;营养不良对COPD气道炎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杜井波;;两种不同强度的上下肢训练对老年COPD的疗效比较[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李海军;肖伟;;Th17细胞与T调节细胞在COPD中的平衡关系及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张鸿;COPD:未来第三大死因[N];健康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 教授 李定国;诊治COPD[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辰 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克武;防控难题多 任重而道远[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应刚;扼住第四大杀手:COPD[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朱国旺;COPD可防可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继成 劳毛;COPD药物市场助你赚钱[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COPD治疗药物:一个新兴的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江波;我国COPD防治研究战略必须前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高德伟;重症COPD宜早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蔡德山 郑智敏;COPD治疗吸入剂通路畅顺[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成分在COPD病理改变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崔江禹;适宜我国社区和基层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初步判别方法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王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4 连重光;补气健脾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理论与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杨悦;内皮祖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邵光;西洛司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静;COPD流行病学调查与EBC检测在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胡亦新;SIRT1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参与老年COPD大鼠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海迪娅·艾尔肯;104例男性COPD患者辩证分型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谢年华;COPD患者生存质量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COPD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免疫干预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胡晓婷;新疆和田地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鑫;昆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王娟;中文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在吸烟者中的初步检验与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冠华;COPD传导性气道的改变及其对机械通气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张会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成;云南汉族老年人群β_2-AR基因多态性与COPD合并EH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10 房宾;64层螺旋CT评价COPD气道壁厚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5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62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