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医科大学》 2014年
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刘云云
【摘要】: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气道慢性炎症是其基本特征,存在于所有的哮喘患者中。准确、实时地监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情况,在控制哮喘,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死亡率中有重要作用。Periost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最初是在成骨细胞中发现的,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它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哮喘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过程,,加重气道重构,使气道反应性增强。本研究旨在探讨Periostin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其与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Periostin、IgE与EOS%水平的变化,研究Periostin对疗效评价及转归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从2013年06月至2014年03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20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53.98±14.91)岁。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轻度组26例和中-重度组21例两组。正常对照组19例均为健康人群,无吸烟史,不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无过敏史,无心、肺、肾、胃肠等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近期无感染史及应用药物史。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eriostin和IgE水平;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清中EOS%进行检测;ELITE.DE肺功能仪器重复检测肺功能3次,测定FEV1pred%,取其最佳值。将上述数值分组记录。另外,47例急性期哮喘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缓解(哮喘症状、体征均消失)出院时用上述方法复查其血清Periostin、IgE及EOS%水平,并记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eriostin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清Periostin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重度组中较轻度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血清IgE及EOS%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 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Periost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清IgE及EOS%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Periostin水平较对照组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血清Periostin与IgE、EOS%之间分别存在正相关,血清Periostin与FEV1pred%是负相关关系。 结论:Periostin与支气管哮喘发生、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它可能与IgE、嗜酸性粒细胞一起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可能成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反应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较IgE、EOS%有更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2.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志昌;哮喘患者血清ECP、IL-5、总IgE测定的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年02期
2 姚欢银;郑冬雅;陈志敏;;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年06期
3 张明,冯树坤,薛莲英;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重新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娟娟;邵启民;;孟鲁司特对哮喘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2 余漪漪;朱晓萍;费樱;余芳;;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朱晓萍;余漪漪;费樱;余芳;;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血清sCD86及IgE水平[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朱美华;梁敏;王志坚;温红艳;;IgE~+与IgE~-的婴幼儿喘息随访分析[J];广东医学;2013年04期
5 戴维奇;徐凌;柯爱武;郭传勇;;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2期
6 李慧华;彭丽萍;;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09年03期
7 李春霞,李永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杨汆;丁志坚;朱傲霜;刘小宇;马玲娣;王芳芳;;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2期
9 张艳丽;李风森;王璇;;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体液中黏膜免疫介质变化特点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5期
10 宋斌;许云霞;;IL-18和IgE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传玉;基于前列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的Periost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德新;五味地龙汤对哮喘豚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3 吴岚;Periostin在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表达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严虎;星形胶质细胞调控未成熟脑神经干细胞关键分子的筛选与初步验证[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李洪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李四维;芪味理肺汤调控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孙莉;骨膜蛋白Periostin与大肠癌生物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胡胜兰;匹多莫德对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9 张晓岩;外周血细胞对哮喘气道炎症表型的预测价值及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和临床特征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宏斌;嗜酸性细胞凋亡与哮喘气道炎症[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年02期
2 陈燕华,蒋宝娣,戴梅,鲁萍,王红,李飞;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3 王宝水;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J];临床荟萃;2002年09期
4 张跃霞,李亚丽,李占华;近年来国内支气管哮喘穴位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3年20期
5 张镁硒;小儿胃肠道疾病与免疫[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6 李爱香,王末群;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7 栾斌,孔祥永,邹丽萍,冯建飞,贾天明,王秀芳,王西阁;致敏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增加与气道重塑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5期
8 刘皓,韩连书,戴家熊;哮喘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12期
9 林耀广;茶碱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04期
10 周向东,黄勇;糖皮质激素对肺部炎性效应细胞凋亡作用的异质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珍,余亮科;吸入普米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附100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0期
2 王海燕;38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3 金爱国,曾宝珠,凡秀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7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10期
4 刘爱华,姜勇;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0年01期
5 谷春华,王卫平,刘囡洁;截断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6 张保荣,苏东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6期
7 辛献运,粘芙蓉;定哮平喘方系列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4期
8 刘方洲,侯勇谋;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探讨[J];中医研究;2000年04期
9 江萍;阶梯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00年10期
10 邱仪华,施鸿瑞,姜龙祥,张洪熹,杭晶卿;支气管哮喘的社区调查和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姒惠;金桂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韩晶;魏春华;;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有奎;;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丽;;中西药结合配合脱敏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61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许萍;;脉冲振荡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耿秀娟;徐波;李双拾;郭春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彬;张贵生;赖雁平;葛庚芝;;37例成人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任禄惠;倪莹莹;;静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1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9 毕秀芬;;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黎明全;;支气管哮喘与自身免疫[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邵其珍;[N];兰州日报;2005年
2 陈金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李山;[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唐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李典云;[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黄绍荣;[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李军祥;[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晓鱼;[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崔红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宏;支气管哮喘动态监测和症状感知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春燕;基于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支气管哮喘维、西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韩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苏新明;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气道血管再生与重塑的基础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孙培莉;酸性哺乳动物几丁质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6 孙庆华;白介素-5、白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7 尹小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负面情绪及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斯明;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失衡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冯晓凯;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彭丽萍;共刺激分子CTLA_4-Ig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明;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郭素娟;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支杆菌治疗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震天;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2/1密码子23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徐劲松;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外周血嗜酸细胞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陈辉龙;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5水平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靖;海南省黎族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柴静;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傅安安;徐艳玲教授从五脏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任庆娜;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月明;热休克蛋白70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血清Periostin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7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