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GPR43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9-01-30 16:20
【摘要】:一.研究背景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镜下可见支气管周围和肺泡间隔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慢性气道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使人体对各种激发因子的反应性增高,产生气道缩窄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出现咳嗽,气急和喘息等症状,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减轻气道炎症及减少细胞浸润成为治疗哮喘的重要措施。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目前抑制哮喘气道炎症作用最强的药物,因为它对炎症介质、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具有多途径的抑制作用。然而,关于哮喘炎细胞浸润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讨哮喘细胞浸润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及药物靶点是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 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关于哮喘发病的假说不断增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菌群失调与过敏或哮喘有密切联系。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有重大关系。在既往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发展为哮喘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过去的饮食摄入完全不同。哮喘组的儿童较对照组摄入更多肉类,膳食纤维摄入减少,两组儿童体重具有统计学差异。膳食纤维对机体的免疫调节相当重要,它在肠道厌氧菌的发酵作用下生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 SCFAs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这些脂肪酸除了用于提供人体5-10%的能量需求外,还对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表达在免疫细胞膜表面的GPR4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43)受体介导的。 G蛋白偶联受体(GPRs)是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7α螺旋跨膜蛋白受体,在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GPR43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43)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的一员,最初在寻找新的甘丙肽(Galanin)受体亚型时克隆获得,其编码基因定位于人类第19号染色体19q13.1,与GPR40、GPR41和GPR42串联排列于CD22基因的下游。由于其以SCFAs为特异性受体,故又名为游离脂肪酸受体2(Free fatty acids receptor2, FFAR2)。由于该受体在人类多种组织包括免疫细胞、肠道、脂肪、肺组织等表达,因此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了免疫细胞分化迁移、脂质代谢及粘膜免疫等过程,证实与炎症性肠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在GPR43-/-的类风关、哮喘、炎症性肠炎的小鼠模型上发现炎症均加重,证明了SCFAs通过表达GPR43受体的细胞起到抗炎效果。该受体在白细胞前体分化为各种粒细胞时大量表达,提示GPR43受体在白细胞激活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inolo MA用SCFAs体外诱发粒细胞定向迁移(趋化),也是依赖于GPR43受体的激活。经肠道吸收入血的短链脂肪酸与免疫细胞表面的GPR43受体结合,激活MAPK/P38、PLC和ATF-2基因等胞内途径,使胞内信号Ca2+增加,从而产生各种趋化因子及ROS产物,进而诱发外周血免疫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Maslowski K M等用OVA致敏敲除了GPR43基因的小鼠,最后发现基因敲除小鼠表现的气道炎症比野生型小鼠要严重,细胞浸润数明显增加,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缺乏GPR43受体的免疫细胞对各种化学引诱物如C5a和炎症趋势因子高度敏感(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致。其次,Cox MA在研究中证实SCFAs能通过GPR43受体诱导单核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 E2, PGE2),目前研究表明PGE2能保护下气道的收缩作用。 慢性炎症及炎细胞浸润是哮喘重要的病理生理特点,而免疫细胞膜上的GPR43受体与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免疫调节功能息息相关,因此推测GPR43受体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病生过程,但目前关于支气管哮喘与GPR43受体表达间的关系研究鲜有报导。本研究在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GPR43受体在肺组织的表达,探讨GPR43受体在哮喘气道炎症细胞浸润中的作用,进一步使用GC治疗哮喘小鼠,观察GC对该受体的表达调节。 二.研究目的 研究GPR43受体在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比较对照组及哮喘组GPR43受体的表达有否差异性,同时探讨地塞米松对该受体表达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建立哮喘模型 根据参考文献,30只BALB/C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每组10只,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和氢氧化铝[Al (OH)3]混合制剂进行腹腔注射致敏、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于第0天和第14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ml致敏液含40μg OVA和10mgAl (OH)3,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5%的OVA40min,每周3次,为期8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液。地塞米松组在每次雾化前30min腹腔注射2mg/ml浓度的地塞米松,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代替地塞米松进行腹腔注射。 2.标本采集和处理 末次雾化24h后断颈处死小鼠,打开胸腔,结扎右侧支气管,用0.9%冰浴生理盐水0.3ml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灌洗液。将BALF离心并取上清,沉淀物涂片染色,显微镜下按细胞形态作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分类计数。右肺切除后立即投入液氮罐,留待提取RNA。左肺用针头灌注4%多聚甲醛液,然后切除置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h后肺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 3.评估哮喘模型建立效果 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计算单位长度基底膜的气道管壁面积(WAt/Pbm)评估造模效果。 4.检测GPR43受体mRNA及蛋白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和观察GPR43受体在肺气道上皮及上皮下的分布情况 RT-PCR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GPR43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肺中GPR43受体的表达及定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FPR43蛋白的表达。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Levene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方差不齐的计量数据采用校正的F检验(Welch法),并选用Dunnet T3法做多重比较。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1.两组小鼠的总体外观 哮喘模型组:雾化吸入OVA后小鼠表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腹肌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四肢瘫软、毛色失去光泽。正常对照组:雾化吸入OVA后小鼠活动如常、呼吸平稳、毛发顺泽,无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表现。地塞米松组:雾化吸入OVA后小鼠频繁挠嘴、活动量增加,但程度较哮喘组轻。 2.小鼠气道炎症的评估 BALF计数可见哮喘组细胞总数(26.765±1.92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686±0.463)、嗜酸性粒细胞(17.039±1.148)、淋巴细胞(30.436±1.775)及巨噬细胞分类计数(43.454±4.521)均升高,与对照组(13.556±1.210、0.081±0.006、0.248±0.092、11.283±1.399、83.712±4.390)、地塞米松组(18.433±0.625、1.091±0.109、4.746±0.516、20.529±1.551、55.137±3.412)有统计学差异(P0.01)。肺组织切片染色:哮喘模型组小鼠气道管腔痉挛,上皮细胞增生脱落,气道粘液分泌增加,气道及血管周围浸润大量炎性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肺间质及肺泡腔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正常对照组小鼠气道上皮完整,气道及血管周围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地塞米松组小鼠支气管黏膜上皮、黏膜肌层结构较完整,支气管腔规则,部分仍有轻微破坏,支气管黏膜下EOS明显减少。HE染色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哮喘组(18.35±1.00)小鼠WAt/Pbm值较对照组(9.31±0.46)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12.34±2.13)上述指标较哮喘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相比WAt/Pbm值增高,(P0.05)。 3.GPR43受体在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RT-PCR分析表明哮喘组GPR43受体mRNA表达量(0.512±0.067)较对照组(1.031±0.266)、地塞米松组(0.759±0.046)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下降(P0.05)。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显示GPR43受体在小鼠肺组织的气道上皮、上皮下粘膜组织、血管内皮均有表达,哮喘组大量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皆有表达。哮喘组表达强度(1.375±0.115)均明显弱于对照组(2.109±0.135)、地塞米松组(1.78±0.070)(P0.01),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下降(P0.05)。免疫印迹结果提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GPR43受体的表达水平(0.24±0.0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09)小鼠(P0.01),地塞米松组蛋白水平(0.77±0.09)较哮喘组明显提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 五.结论 1.GPR43受体在小鼠肺组织广泛分布,包括气道上皮、上皮下浸润的炎性细胞、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组织,GPR43受体与气道疾病有一定相关性。 2.哮喘组GPR4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GPR43受体表达减少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GPR43较哮喘组表达量显著回升,表明地塞米松可能恢复GPR43的表达,证明哮喘的形成与免疫细胞及肺组织GPR43的表达减少有关,同时也提示了地塞米松对GPR43参与的代谢性疾病或许存在某些相关性。 3.哮喘模型组的小鼠肺组织中GPR43受体的表达明显减弱,且主要表达于哮喘小鼠肺组织浸润的炎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可能是GPR43途径作用于哮喘的主要靶细胞。 4.哮喘组小鼠肺组织GPR43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哮喘和GPR43参与的代谢性疾病或许存在某些相关性,例如肥胖、饮食结构、营养状态及抗生素的使用与哮喘或许呈相关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6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莉;吕丽丽;夏春伟;李若然;姚红卫;朱述阳;;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2 胡斯明;罗雅玲;赖文岩;;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12期

3 吕坤聚,王炜,戚好文;c-jun在哮喘豚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平喘药物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10期

4 向旭东!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长沙410011,周淮英!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长沙410011,陈平!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长沙410011,高洁生!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长沙410011;硝酸甘油、地塞米松对哮喘肺泡巨噬细胞源性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覃冬云,梁标;哮喘小鼠T细胞周期和bcl-2基因表达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年05期

6 秦鑫;刘卓拉;李建强;薄建平;刘又宁;;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中的TGF-β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7 唐华平;郝月琴;李双保;王红梅;张明泳;;糖皮质激素对哮喘豚鼠气道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22期

8 俞海国;钱丽娟;钱小青;李娟;张雅媛;郭翼红;;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赵文远;;利多卡因、氨茶碱、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重症哮喘[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3期

10 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地塞米松及雷公藤甲素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霞;张建军;欧丽娜;庄伟;邓晓迎;刘洋;;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的药理研究进展[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立强;吴昌归;李志奎;张伟;张健;王彩云;;特异性p38 MAPK抑制剂对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赵国磊;陆学超;;哮喘中医“证”的相关性及证治规律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哮喘治疗中不合理应用气雾剂的病例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长山;万莉雅;王峥;史桂丽;徐永胜;阮小玲;杜怀明;;天津城区12531名0-14岁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章红娟;;落实哮喘长期控制方案的护理管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长山;扬静;朱珠;韩忠;;哮喘儿童特异性IgE的体外检测及意义[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张常喜;刘江;;西北更宜用膏方治疗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夏以琳;施红;;活血化瘀法与哮喘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王来璋;任筱,

本文编号:2418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418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