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豚鼠肺气肿模型自身抗体检测及弹性蛋白诱导肺气肿形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1:54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免疫反应可能参与熏烟引起的肺气肿形成,弹性蛋白片段为自身抗原成分之一;探讨人弹性蛋白主动免疫豚鼠能否引起肺气肿改变。 方法: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不予干预(对照组)、香烟烟雾熏染(熏烟组)、人弹性蛋白与佐剂的混悬液皮下注射(免疫组),共饲养12周。各组动物肺脏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肺脏组织形态,测量肺泡半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内IgG抗体的沉积,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弹性蛋白抗体水平(OD值间接反应抗体水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病理形态观察显示,熏烟组和免疫组豚鼠肺脏均出现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扩大,形成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熏烟组和免疫组的肺泡半径均较对照组增大(P0.001及P0.001),且熏烟组肺泡半径大于免疫组(P0.01); 2.熏烟组和免疫组豚鼠肺内检测到IgG抗体沉积,阳性率分别为7/10和5/8,且熏烟组肺组织染色强于免疫组(P0.01); 3.三组动物血清均检测到抗弹性蛋白抗体,熏烟组和免疫组豚鼠血清中抗弹性蛋白抗体水平(OD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及P0.05),但前两组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熏烟豚鼠体内存在肺组织亲和性的自身抗体,自体免疫反应可能参与熏烟诱导的豚鼠肺气肿形成,弹性蛋白片段可能为自身抗原成分之一; 2.人弹性蛋白主动免疫豚鼠可以诱导其产生抗弹性蛋白特异性免疫反应,生成抗弹性蛋白抗体,并造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和肺气肿形成。
【图文】:

熏烟


1.病理形态正常组豚鼠肺泡结构连续,肺泡壁完整,支气管壁无炎性细胞浸润;熏烟组肺组织普遍存在肺泡结构的破坏,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成肺大疤(图1),肺间质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免疫组肺组织有类似表现,病变程度较熏烟组轻(图2)。熏烟组和免疫组肺泡半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且熏烟组肺泡半径均值大于免疫组(表1)。兮:拭犷产一’图1熏烟组 HEx100倍图2免疫组HE火 100倍表1肺泡半径测量分组半径/协m对照组20.52士0.56熏烟组41.86士4.29,二免疫组32.22士1.90△*:熏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拜:熏烟组与免疫组比较P<0.01。2.肺内Igh抗体沉积熏烟组与免疫组肺内均检测到工gG抗体沉积,阳性率分别为7/10和5/8,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肺间质,靠近血管壁及支气管壁肌层,较均质,熏烟组少数肺泡上皮细胞亦有阳性染色。熏烟组肺组织阳性染色程度强于免疫组(图3一6

熏烟,对照组,抗体,肺泡


肺间质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免疫组肺组织有类似表现,病变程度较熏烟组轻(图2)。熏烟组和免疫组肺泡半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且熏烟组肺泡半径均值大于免疫组(表1)。兮:拭犷产一’图1熏烟组 HEx100倍图2免疫组HE火 100倍表1肺泡半径测量分组半径/协m对照组20.52士0.56熏烟组41.86士4.29,二免疫组32.22士1.90△*:熏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拜:熏烟组与免疫组比较P<0.01。2.肺内Igh抗体沉积熏烟组与免疫组肺内均检测到工gG抗体沉积,阳性率分别为7/10和5/8,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肺间质,靠近血管壁及支气管壁肌层,较均质,,熏烟组少数肺泡上皮细胞亦有阳性染色。熏烟组肺组织阳性染色程度强于免疫组(图3一6,表2)。对照组肺内未检测到工gG抗体沉积(图7,8)。表2肺内lgG抗体染色分组平均光密度对照至日0.152士0.006熏烟组0.287士0.027“免佼绍 0.216士0.005八*:熏烟组与对照组比较尸<0.001;△: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几(0.001;#:熏烟组与免疫组比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存垣;;肺气肿(喘证)怎样调治[J];老友;2011年07期

2 程海平;官瑾;;64层螺旋CT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3 王烨;王素霞;;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5期

4 韩浩伦;吴玮;薄少军;丁瑞英;王鸿南;;豚鼠模拟失重的实验设计与应用[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张改萍;李学文;吕吉元;杨清和;张轩萍;牛栓成;;组胺H1受体拮抗剂特非那丁对豚鼠心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5期

6 郑义;龚辉;李凡成;;变应性鼻炎豚鼠造模综述[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7 沈亚伟;郝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大鼠肺气肿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8期

8 杨文祥;孙凡中;王成;侯学文;樊柏林;;豚鼠皮肤光过敏试验方法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9 陈晨;朱永康;;行气活血方干预豚鼠胆囊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四川中医;2011年08期

10 姜洪芳;颜恒毅;赵立;;吸烟所致肺气肿模型大鼠戒烟后肺病理及炎性介质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春;晁恩祥;孙蓉;;调补肺肾法对实验性豚鼠弹性酶肺气肿模型的影响[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积锋;钟小宁;何志义;张建全;陈罡;;N-乙酰半胱氨酸防治大鼠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武俊平;吴琦;王咏梅;华静娜;;单向活瓣支架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病理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盛海燕;孙永昌;李然;白澎;;COPD肺气肿表型气道炎症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陈岗;;支气管刷片2例---读片会投稿[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叶秀娣;谢强敏;陈季强;卞如濂;;8805化合物对豚鼠咳嗽反射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龚太乾;蒋耀光;王如文;谭群友;李东亮;;全反式视黄酸促进兔肺减容术后肺泡细胞修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8 耿兴超;霍艳;张琳;沈连忠;李波;;肝素钠临床不良反应样品的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柳芳登;任真;;LVRS治疗肺气肿术后监护[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徐峰;张洪泉;;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拮抗豚鼠哮喘的相关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金伟;特殊类型的肺气肿[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雷晓燕 尚雄;80后大学生当起“豚鼠公主”[N];丽水日报;2010年

3 江西 主任医师 许秀柏;肺气肿患者的调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4 谢兆丰;老年慢支肺气肿的中医治疗三法[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丁永明;抑郁的猴子和自闭的豚鼠[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重庆大坪医院全军胸外科中心博士 谭群友;肺减容术的更新[N];健康报;2007年

7 山西省河曲县 姚敏;鲜姜白萝卜治肺气肿[N];健康时报;2006年

8 陈静;肺气肿 综合调治疗效好[N];保健时报;2005年

9 郭志芳;晨练可防肺气肿[N];民族医药报;2006年

10 吴玉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肺气肿[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萍;透镜诱导豚鼠眼屈光状态的改变及豚鼠近视眼巩膜中MMP-2、TIMP-2和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殷泽登;硫酸卡那霉素慢性致聋豚鼠耳蜗细胞变性及蜗神经背核神经元和突触可塑性的时序性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贺小英;电针背六穴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重构的干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郝智慧;新型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SPFF对映异构体抗哮喘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5 叶新民;豚鼠病毒感染性咳嗽模型的建立及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探讨[D];广州医学院;2010年

6 李国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估新方法及肺气肿表型的CT肺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7 宋润兰;实验性金黄地鼠肺气肿相关因素的探讨及中药防治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8 王青青;Tlr4~(mut)小鼠自发性肺气肿的免疫机制及治疗干预[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吴彩琴;内淋巴积水豚鼠前庭器的形态变化及外膜半规管力学建模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韩晓男;实验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及中药814防治的进一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坤;豚鼠肺气肿模型自身抗体检测及弹性蛋白诱导肺气肿形成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朱晓冉;豚鼠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和动作电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杨蕴天;天龙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豚鼠模型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4 徐慧颖;C型钠尿肽对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力军;窄谱中波紫外线及其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俞进;α-甘草酸对豚鼠肾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7 卞英伟;表皮生长因子对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愈合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8 田永胜;组织工程鼓膜的研制与在鼓膜修补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曹亚菲;贝他根滴眼液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10 谢小娟;放射性豚鼠咽鼓管损伤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1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51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