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在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7:29
【摘要】: 背景 鉴于临床情况和尸检结果存在的高度相关性和相似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通常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性疾病。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逐渐发现它们不但罹患人群广、涉及学科多,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一些学者发现,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水平增高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水平下降可降低纤溶活性。有文献报道,冠心病患者的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4G/4G型所占比例明显增高,心肌梗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与4G/5G基因多态性明显相关。以上结果均提示,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血浆PAI-1和t-PA在DVT和PE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影响血浆PAI-1水平的因素,分析t-PA和PAI-1在DVT和PE发病中的作用,以筛选高危人群,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对PE患者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55±13岁)和正常对照组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平均53±14岁)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他们的血浆t-PA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了血浆t-PA和PAI-1抗原水平;对中国汉族DVT和/或PE患者120例(男性72例,女性48例,平均58±16岁)和正常对照组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平均57±16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action,PCR)测定了他们的PAI一1启动子4G15G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结果(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E组的PAI一l含量(82.32(66.18一102.38) ng/ml对62.87(56.27一70.25)ng/ml)和t-PA含量(19.12(14.25一25.66)ng/ml 对10.50(8.15一13.50)ng/ml)明显增高,而t-PA活性(0.16士0.olp口/nil对0.20 士O刀11L刀ml)明显降低。(2) DVT组和正常对照组PAI一l启动子4G乃G基 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4G/4G型:3833%(46/120)对35.00% (42/120);4G/SG型:45.84%(55八20)对42.50%(51/120);SG/SG型: 15.83%(19/120)对22.50%(27/12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DVT组和正常 对照组4G、S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4G:0.62对0.56:5G:0.38对 0.44,,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且均符合Hardy一Weinberg平衡规律。(3) PAI一1三 种基因型间的TG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并以4G/4G、4G/SG和SG/5G的顺序 递减;4G/4G型的血浆PAI一1含量和t一PA含量水平与4G/SG型或SG/SG型 相比均明显增高,而4G/SG型与SG/SG型间无显著差异。(4)影响血浆PAI一1 水平的因素有吸烟、饮酒、高血压、Glu、TG和PAI一1启动子4G/SG基因 多态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Glu、甘油三醋水平和队I一1启动 子4G/5G基因多态性是血浆队I一1抗原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 结论(1) PAI一1抗原产生和释放过多,其活性增强;t一PA抗原产生和 释放不足,其活性降低在DVT和PE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2)中国汉 族DVT和/或PE患者PAI一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 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均符合Hardy一Weinberg平衡规律,提示该基因多态 性与DVT和/或PE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效应。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它可通 过影响血浆PAI一1水平而在DVT和P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3)多 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Glu、TG和PAI一1启动子4G/SG基因多态性 是血浆PAI一1抗原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本研究提示,多项临床、生化和遗 传因素都会影响血浆队I一1和t一PA抗原水平:DVT和PE的发病是多个遗 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文】: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在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非吸与吸间t一和PAI一1比

非吸烟,含量比较,血糖,压圈


血糖增高组与血糖正常组间t一PA含量和PAI一1含量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56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志敏;;瘦素与冠心病间关系再评价[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2 郑爱军;;柴夏调脂颗粒治疗血脂异常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年09期

3 ;《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一书已出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4 尹涛;管淑红;陈凤娟;庄远飞;胡辛;;血清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5期

5 韦美丹;凌彩业;何先强;蒙花细;;持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羊水栓塞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6 苏景岩;;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分析及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秋蓉;;内皮细胞与纤溶凝血系统[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张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达理;周立红;;脾气虚证纤溶、凝血、血小板活化状态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李利红;陈世伦;陈文明;;肿瘤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赵静;赫荣乔;李东风;;新型分离单组分蚯蚓纤溶蛋白(EFE)同功酶的亲和层析技术[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陈昀;郭农建;纪春岩;朱媛媛;;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与纤溶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何更生;J.M.Bruun;A.S.Lihn;S.B.Pedersen;B.Richeksen;;糖对脂肪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的调节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黄媛;陈建魁;谢湘峰;金欣;郑纳新;;肺癌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及意义[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莉;吴岑;赫荣乔;;蚯蚓纤溶同功酶EFEa溶解人类纤维蛋白的双重途径[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陈达理;周立红;;脾气虚证纤溶、凝血、血小板活化指标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血栓与谁最有缘[N];山西科技报;2000年

2 ;哪些原因造成了中风[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3 若水;当心:这些病爱扎堆[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4 孙迎基;溶栓药物——让血流如此通畅[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陈平;疾病为何爱“扎堆儿”[N];中国老年报;2004年

6 王辰;哪些人易患肺栓塞[N];健康报;2006年

7 刘红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哈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困惑与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陶春祥;低分子质量肝素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倩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纤溶功能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张敬霞;实验性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3 楚新梅;新疆维、汉民族冠心病危险因素探讨及PAI-1、ACE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4 李华;纤溶系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5 刘育军;肾络宁对实验性IgA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6 于晓艳;PPAR-γ激活对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的大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上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7 陈御麟;中医药鬼箭羽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8 于鸿;Smad7过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突变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10 杜悦;内毒素致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改变的特点与肺出血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宜;柴胡止血液对置含铜节育器大鼠子宫内膜作用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陈栋;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纤溶系统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永利;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在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覃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在骨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D];中南大学;2003年

5 胡晓晖;脂肪酸、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和机制初探[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陈世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功能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7 张军;t-PA、PAI-1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8 罗吕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可溶性受体的检测[D];浙江大学;2002年

9 李彦明;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10 郑德志;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59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59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