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丙酸倍氯米松PLGA缓释纳米微囊对哮喘治疗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0:57
【摘要】: 哮喘患者缓解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为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的副作用,研制具有靶向性和稳定控释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新剂型,对哮喘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1)了解丙酸倍氯米松(BDP)纳米微囊制剂体内释药情况。(2)研究BDP纳米微囊制剂的免疫原性和对豚鼠哮喘模型的治疗作用。(3)评价BDP纳米制剂对肺泡灌洗液(BALF)、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及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影响,探讨BDP纳米制剂控制哮喘发作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超声乳化法和去溶剂固化法,以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基质,制备BDP纳米微囊;健康豚鼠气管插管后,气管内给予BDP纳米微囊悬液,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及肺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肺组织匀浆BDP浓度。(2)健康豚鼠经腹腔注射、口腔喷雾BDP纳米微囊,观察其发生过敏反应情况;制备卵白蛋白诱导的豚鼠哮喘模型,,雾化吸入不同剂量BDP纳米微囊,观察哮喘症状后评分、进行血及BALF炎细胞分类计数。(3)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黏附分子OD值,双抗体荧光免疫法观察BALF中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结果:(1)BDP纳米微囊呈球形,粒径分布呈均值为126.4nm的正态分布,载药率为36.4%±0.07%。肺组织匀浆中,普通制剂组BDP峰浓度出现在8小时左右,然后较快下降;纳米微囊组释药呈双相动力学过程:给药后 天津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0.5一1 .0小时有一个相对的“爆破”释放,8小时左右达峰浓度,12小时开 始BDP浓度明显高于普通制剂组,并维持相当高浓度的平台期至72小时。血 浆中普通制剂组和纳米微囊组BDP浓度均未测出。(2) BDP纳米微囊制剂 在健康豚鼠体内未出现过敏反应。总给药剂量相同情况下,哮喘豚鼠雾化吸 入BDP纳米制剂每3日1次(1 .68士0.49)与普通制剂l日1次(1 .25土 0.57)哮喘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BDP纳米制剂高剂量(1 .25士0.57)与低 剂量治疗组(2.0士0.71)之间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只0.05)。相同剂 量条件下,BOP微囊治疗组血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BALF中为细胞总 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普通制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但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只0.05)。病理切片示微囊治疗 组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3) BDP纳米微囊治疗组血浆及BALF可溶性勃附分子0D值明显低于哮喘 模型组(只0.05),同普通制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荧光显微镜下 BLAF细胞沉淀悬液中,BDP微囊组、普通制剂组可见荧光染色的细胞大小相 对均匀、分布稀疏,模型组中可见大量染色细胞,大小不均、分布密集。 结论: (1)吸入给药后,肺组织中BDP纳米微囊制剂表现良好的缓释性且局部 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适合于长期吸入治疗。 (2) BDP纳米微囊在体内无免疫原性。 (3) BDP纳米微囊显著抑制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有效控制哮喘发作并呈 剂量依赖性。 (4) BDP纳米微囊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浆、BALF中可溶性勃附分子及细胞 表面薪附分子的含量,从而对炎性细胞募集至气道产生抑制作用。
【图文】:

保留时间,标准曲线,内标


BDp标准曲线(内标保留时间为s.467min,BnP为:15.17min)

丙酸倍氯米松PLGA缓释纳米微囊对哮喘治疗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正常豚鼠气管(HE染色,XZoo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56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崇辉,罗芸,李新建,陆庆国,薛毅珑,刘成贵,潘长玉;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PA微囊通透性[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9年01期

2 李素民,田彩锁,樊德厚,王淑梅,杨秀岭,冯洪声;酮基布洛芬微囊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0年01期

3 翟光喜,臧恒昌;液中干燥法制备盐酸丁咯地尔微囊及其缓释性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谭林;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微型胶囊[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76年01期

6 李涛;微囊胰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5年03期

7 林珏龙,沈志忠,陈耀文;倍氯米松对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年07期

8 孙廷泉;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引起荨麻疹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9 李凤前,陆彬,曾仁杰;喷雾干燥在药物微囊化中的应用[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9年01期

10 李药兰,许少玉,王卫华,岑颖洲;茶多酚-聚乳酸缓释微囊的制备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兵;熊科亮;徐中生;;倍氯米松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余燕玲;陈安国;刘金松;曾新福;杨彩梅;;β-胡萝卜素微囊制剂的生产工艺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健;刘昌胜;;血红蛋白纳米微囊的制备与表征[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顾宁;杨芳;陈平;何闻;;装载磁性纳米颗粒的微囊载体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李涛;回建峰;李学敏;方淑昌;杜智;宋继昌;;微囊牛肾上腺髓质细胞的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赵黛坚;金一;傅红兴;;APA微囊包裹杂交瘤细胞的细胞制剂研究[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史静;任楠;张亚红;唐颐;;沸石空心微囊合成及其机理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汪刘恒;王嘉鹏;李智;何斌;原续波;马桂秋;盛京;;含磷酯酰胆碱仿生微囊的制备与药物释放行为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庄文忠;任红梅;钱风芹;李爱芹;吴清民;;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法氏囊病四联微囊灭活疫苗的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洪范;杨菁;王满燕;唐丽娜;武莉;宋存先;;PLGA微囊免疫佐剂作用机理体外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玉莉;LJ公司微囊纺织品令人关注[N];中国纺织报;2003年

2 陈茂梁 吴杨敏;微囊“装载弹药” “杀死”恶性肿瘤[N];健康报;2004年

3 宦建新 通讯员 陈茂梁 吴杨敏;微囊发生器让癌细胞“饿死”[N];科技日报;2004年

4 杨晓红;农药微囊剂型为何难推广[N];农资导报;2010年

5 张中桥;纳米微囊载体具有基因治疗潜能[N];保健时报;2005年

6 张中桥;纳米微囊载体用于基因治疗[N];健康报;2005年

7 刘道安;天津微囊生物细胞移植研究获佳绩[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白毅;中科院过程所制备出尺寸均一的微球和微囊[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褚良银;微囊膜:交叉学科发展新热点[N];中国化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陆慕寒;闻香识女人?[N];中国纺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回建峰;微囊嗜铬细胞移植治疗疼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邢福保;辣素/明胶—阿拉伯胶—单宁微囊和纳囊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陈加平;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毒性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霍海蓉;脂质筏/质膜微囊在细胞膜受体信号转导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戴辉;新型纳米微囊复合体介导大鼠肝靶向基因转染体外及体内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李晓声;控释抗生素微囊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严伟;蚓激酶肠溶微囊的制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朱永良;微囊藻毒素、CagA蛋白致正常大肠干(Crypt)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潘月龙;微囊化转Maspin、IL-12基因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彭湃;VEGF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芳;丙酸倍氯米松PLGA缓释纳米微囊对哮喘治疗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2 孙志杰;微囊化细胞的制备冻存及微囊化胚胎干细胞的培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贾宁;新型纳米微囊-VEGF复合体转染鼠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试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马学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4年

5 金姬善;双歧杆菌肠溶微囊的制备及评价[D];延边大学;2002年

6 刘文波;海藻酸钠制备纸用微囊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许敏;微囊藻水华毒素异构体的年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程艳菊;抗骨质疏松新药果糖-1,6-二磷酸锶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9 龙思思;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暨南大学;2004年

10 李国强;Ⅰ型胶原酶一步消化法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及微囊化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1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681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