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携带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07:32
【摘要】: 实验目的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存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各种治疗手段尚未能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本研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性肺损伤为研究对象,探讨炎症性肺损伤新的治疗措施及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hypoxia-induced mitogenic factor,HIMF)这一肺损伤过程中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的作用。由于HIMF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于局部肺组织,本课题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作为载体携带HIMF进入肺损伤局部,在除外HIMF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的影响下观察单纯MSC和MSC联合HIMF在炎症损伤的不同阶段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 实验方法 采用经典的全骨髓分离法从Balb/c小鼠中分离MSC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及性质鉴定。在确定分离的MSC为目的细胞后,与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在炎症微环境中体外共培养,观察对MSC功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包装含目的基因HIMF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导MSC确定转导效率、转导最佳MOI值、转导时间等。在LPS诱导小鼠肺炎症性损伤的动物实验中,分为三组包括单纯生理盐水组、MSC组、MSC-HIMF组进行研究。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干预组中反映炎症损伤各指标(W/D、MPO、肺组织和BALF中炎症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BALF总蛋白水平)的变化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探讨MSC和HIMF在炎症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 1.全骨髓贴壁法可以成功获得高纯度的MSC,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胚层分化实验得以验证和确认。 2.体外共培养炎症条件下MSC表达抗炎因子明显增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3.炎症条件下MSC细胞周期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仍以G0/G1期细胞为主。 4.Lentivirus系统可以成功转导目的基因HIMF至MSC,并稳定表达HIMF。实验确定最佳MOI值为5(poly=5ug/ml),最佳体内植入时间为转导后第5天。GFP作为体内示踪剂操作简便且易于观察。 5.肺组织病理评分:MSCs治疗组的肺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HIMF治疗组急性期肺损伤程度并没有减轻,并且较对照组相比,炎症持续存在,有慢性化趋势,部分肺组织存在胶原沉积增加。 6.肺炎症损伤指标:较对照组相比,MSC干预组表现为W/D降低、MPO活性下降、肺内和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含量的降低和抗炎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提示MSC干预可明显减轻肺内的急性炎症反应;而MSC-HIMF组在治疗过程中W/D比值增加、MPO活性增强、肺内和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升高,并且维持到d14天,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提示HIMF可促进肺内炎症反应,且炎症损伤持续存在。 7.MSC减轻肺炎症损伤的机制:MSC治疗组肺组织和BALF中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因子含量的降低和抗炎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推测MSC在炎症性肺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其调节了肺组织局部的免疫状态,当然在急性期MSC可以与肺部受损细胞融合或转化发挥治疗作用。 结论 1.MSC可成功体外分离纯化、维持细胞功能,慢病毒转导MSC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携带外源基因的方法。 2.MSC干预LPS诱导的炎症损伤可明显减轻肺内的急性炎症反应,可能机制之一为调节肺组织局部的免疫状态。 3.HIMF可促进肺内的炎症反应,且炎症反应呈现慢性化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63.8
【图文】:

示意图,共培养,体系,示意图


图1.1Transwen共培养体系示意图实验步骤:1.先将MSC以一定的密度(l.5*10s/孔)接种至Transwe小时MSC贴壁良好,可生长至70一80%左右。2.另一方面将MLE一12以一定的密度(3*10乍孔)接种层,5一6小时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后,将MLE12细胞移至培养,换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加入一定浓度的3.10小时后收集上清进行炎症与抗炎因子检测,收集包括MSC炎症因子TNF一Q、IL一6与抗炎因子IL一10基因养对MSC周期的影响。

培养条件,集落,培养基


图1.2P3代MSC,形态较为均一(x200)二、璐C培养基的选择和CFUeeF侧定本实验研究显示对于5一6周龄的Balb/c小鼠,单纯DMEMesLG培养基原代培养的MSCs克隆集落较大且集落数量较多,CFU一F为2.71/106个骨艘细胞:I初M培养基的克隆集落较小,CFU一为2.13/106个骨艘细胞:而D班】/F12培养基的MSCs克隆集落大并且数量多,细胞形态较好,CFU一F为4.9/106个骨髓细胞;Q挽M培养基的挑Cs呈弥漫分布,克隆集落较多,CFU一F为4.5/106个骨健细胞。经以适当的密度传代后,DME脚F12和。挑M培养基培养的MSCs在细胞密度依赖性的情况下细胞生长形态及活力优于DMI绷一LG和IMDM培养基,故本实验选用QMEM培养基进行后续实验研究。

形态图,形态,集落,培养基


图1.2P3代MSC,形态较为均一(x200)、璐C培养基的选择和CFUeeF侧定本实验研究显示对于5一6周龄的Balb/c小鼠,单纯DMEMesLG培养基s克隆集落较大且集落数量较多,CFU一F为2.71/106个骨艘细胞:克隆集落较小,CFU一为2.13/106个骨艘细胞:而D班】/F12培养基大并且数量多,细胞形态较好,CFU一F为4.9/106个骨髓细胞;QCs呈弥漫分布,克隆集落较多,CFU一F为4.5/106个骨健细胞。经代后,DME脚F12和。挑M培养基培养的MSCs在细胞密度依赖性的长形态及活力优于DMI绷一LG和IMDM培养基,故本实验选用QMEM培养研究。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小惠;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炎模型大鼠乳腺作用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9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2779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