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23 08:22
本文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患者中的变化及评估病情预后的价值。方法:2007年6月份至2013年6月份之间来我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128例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等因素与研究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接受体格检查、心脏超声、生化、D二聚体等检查。同时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C)、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fibution width PDW),研究组2次复查的情况及不同栓塞程度的差别,并与其他观察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中MPV较对照组显著增高(9.40+1.59vs8.47±1.30fl,P=0.000);PC与MPV在Qanadli栓塞指数低危组与高危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高危组较低危组中PC减少,MPV增加,PDW在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PC呈负相关(r=-0.353P0.001),与MPV呈正相关(r=-0.319P0.001),血小板参数与肺动脉压、D二聚体等无相关关系;患者在治疗后的未来3-6个月内MPV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V在PTE中是升高的,对于判断栓塞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能单纯在短期时间(治疗后3个月内)内评估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程度。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 血小板参数 Qanadli栓塞指数 治疗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3.5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6
- 结果16-22
- 讨论22-28
- 小结28-29
- 致谢29-30
- 参考文献30-34
- 综述34-41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42
- 导师评阅表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鸿;张川;刘莹;曾薇;张振玲;杨兴洲;陈西蜀;;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ICU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疗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2 胡惠琴;;肺血栓栓塞患者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5期
3 陈晓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1期
4 李宾公;郑泽琪;王梦洪;彭景添;张智亮;何丽娜;施国祥;;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9期
5 杨丽红,王明山,谢海啸,谢于鹏,王良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时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年03期
6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05期
7 苏春芳;张卓;王宇宏;;急性肺栓塞的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01期
8 庞,
本文编号:474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4744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