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佐剂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免疫应答
本文关键词: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佐剂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免疫应答
更多相关文章: 刚地弓形虫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黏膜免疫 细胞因子佐剂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方法将48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免疫组分别用500IU IL-2、1 000UIFN-γ、30μg rTgPGAM2、30μg rTgPGAM2+500IU IL-2、30μg rTgPGAM2+1 000UIFN-γ滴鼻免疫,抗原和佐剂均溶于20μl PBS中,对照组滴鼻20μl PBS。共免疫3次,第1次免疫与第2次免疫间隔14d,第2次免疫与第3次免疫间隔7d。末次免疫后第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A和IgG及鼻咽冲洗液、阴道冲洗液、肠冲洗液sIgA水平。结果免疫组血清IgA和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以rTgPGAM2+IL-2组和rTgPGAM2+IFN-γ组升高更显著(F=18.653和8.853,P0.05);免疫组小鼠鼻咽冲洗液、阴道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6.670和7.288,P0.05),rTgPGAM2+IL-2和rTgPGAM 2+IFN-γ免疫组小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4.557,P0.05)。结论单独用rTgPGAM2或佐剂或两者联合免疫小鼠均能诱导黏膜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其中rTg-PGAM2联合IL-2佐剂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黏膜免疫 细胞因子佐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071374)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细胞内寄生原虫,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宿主感染弓形虫后的首道防线是肠道黏膜屏障,因此黏膜免疫在抗弓形虫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共同黏膜免疫系统(common mucosalimmunity system,CMIS)的存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观今,陈海峰,郭虹,郑焕钦;SAG1和IL-2基因佐剂混合免疫诱导鼠抗弓形虫感染的研究(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10期
2 刘转转;张宇斌;殷国荣;孟晓丽;刘娟娟;刘红丽;;重组人IL-2联合STAg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2期
3 刘阳;殷丽天;孟晓丽;王海龙;刘红丽;殷国荣;;弓形虫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不同黏膜部位抗体水平动态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雅清;王海龙;祝建疆;孟晓丽;杨建一;殷国荣;;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白细胞介素-2或干扰素γ诱导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03期
2 苑文英;赵清;张平;于朝云;赵盛;朱劲松;叶红;;白细胞介素家族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年01期
3 贺勋;谢荣华;;佐剂在弓形虫疫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9年08期
4 李伟荣;王得新;王健伟;牛勃;胥显民;;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与IL-2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学鉴定[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刘阳;殷丽天;孟晓丽;王海龙;刘红丽;殷国荣;;弓形虫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不同黏膜部位抗体水平动态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6 李运娜;黄金贵;张西臣;;弓形虫病疫苗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7 聂大平;李伟;申丽洁;尤英霞;;γ-干扰素和白介素抗弓形虫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芬;刚地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娜;新型抗原传递载体在抗弓形虫病疫苗上的初步应用[D];延边大学;2011年
3 吴静;ESA和STAg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应答[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转转;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高杰英,石辛甫,邢丽,彭虹,舒翠莉,陈志华;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不同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原性[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2 石辛甫,邢丽,彭虹,高杰英;不同表型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黏膜和系统记忆反应观测[J];免疫学杂志;2002年06期
3 殷国荣,元海军,杨亚波,周永安,沈[?琼,孟晓丽;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弓形虫IgA抗体特异性免疫应答[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4 舒翠莉,高杰英,彭虹,王华,陈洁,石辛甫;双价志贺疫苗滴鼻免疫小鼠后粘膜免疫与系统免疫应答持续时间的观察[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年04期
5 罗璇,魏自力,陈万革,蔡岩,刘大维,韩立卓;干扰素用于重组乙肝疫苗的佐剂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0年04期
6 孟晓丽;殷国荣;杨亚波;唐旭;吴静;马广源;;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动态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01期
7 钟石根,冯振卿,李玉华,仇镇宁,李芸茜,王祝鸣,管晓虹;重组IL-2、IL-6、TNF-α作为血吸虫病疫苗佐剂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3期
8 刘成芳,殷国荣,刘红丽,杨亚波,刘娟娟,管志玉;弓形虫可溶性抗原联合γ干扰素鼻内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4期
9 殷国荣,韩剑峰,刘红丽,申金雁,元海军,沈[?琼;经口感染弓形虫诱导的小鼠肠道粘膜T细胞亚群变化[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4期
10 刘转转;张宇斌;殷国荣;孟晓丽;刘娟娟;刘红丽;;重组人IL-2联合STAg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殷丽天;孟晓丽;王海龙;刘红丽;殷国荣;;弓形虫STAg联合IFN-γ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诱导不同黏膜部位抗体水平动态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2 王海龙;孟晓丽;唐旭;刘转转;何娟娟;朱志超;殷国荣;;STAg滴鼻免疫小鼠对弓形虫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孟晓丽;殷国荣;杨亚波;唐旭;吴静;马广源;;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动态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01期
4 刘延庆;刘晋平;殷国荣;马晓明;孟晓丽;刘红丽;;弓形虫STAg不同接种途径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5期
5 王琴美;;慢性刚地弓形虫感染小鼠的脑氨肽酶活力[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0年01期
6 徐大为;刚地弓形虫的嘧啶补救途径[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5期
7 陈盛霞;猪感染刚地弓形虫的抗体水平与所分离虫体的致病性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4年05期
8 孙新;刚地弓形虫悬浮和粘附细胞培养的比较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9 翁少鹏;刚地弓形虫微孔的内噬作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5年01期
10 邓艳琴;感染刚地弓形虫猪体内抗体水平与所分离虫株致病性的关系[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蓉;殷国荣;管志玉;刘娟娟;张宇斌;孟晓丽;;不同剂量CpG ODN联合STAg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殷国荣;刘成芳;刘娟娟;管志玉;石蓉;张宇斌;银晶晶;;可溶性弓形虫速殖子抗原联合蜂胶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金玲;常建军;彭景ii;;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C4)基因疫苗黏膜免疫不育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陈柏君;熊磊;;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黏膜免疫的关系[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张辉;焦新安;潘志明;胡茂志;唐丽华;;重组沙门菌口服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动态分析[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魏庆宽;张佃波;李瑾;傅婷霞;柏雪莲;崔勇;王洪法;付斌;刘玉冰;宰德福;黄炳成;刘克义;韩广东;;抗弓形虫感染DNA疫苗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7 魏庆宽;李瑾;傅婷霞;柏雪莲;崔勇;王用斌;张佃波;王洪法;付斌;刘玉冰;宰德福;黄炳成;刘克义;韩广东;;抗弓形虫感染DNA疫苗的研究[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吴q;陈晓光;彭鸿娟;李华;;刚地弓形虫SAG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初步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陶月红;杨毅;王卫平;;维生素A缺乏对肠道树突状细胞及黏膜免疫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殷国荣;周永安;刘娟娟;孟晓丽;刘红丽;;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鼻内免疫小鼠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动态观察[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彩虹 佘锐萍 刘环;植物转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下)[N];农民日报;2002年
2 李天舒;气雾剂式疫苗可抗经黏膜入侵的病毒[N];健康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甘勃;艾滋病疫苗研发:困难与希望并存[N];大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华;弓形虫多价和多表位核酸疫苗黏膜免疫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盛霞;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培养及银杏酸等对其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3 张辉;重组沙门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ESAT-6、CFP-10及其黏膜免疫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张加勤;弓形虫LDH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初步鉴定[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勐;FMDV抗原表位多肽及分子佐剂对小鼠上呼吸道免疫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常桂芳;乳酸菌黏附派伊尔结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周晓红;弓形虫MAG和tSAG1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付永锋;抗刚地弓形虫特异性人源抗体Fab片段的制备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马海利;O型FMDV复合表位/CTB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构建与实验免疫[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孟姝;以C48/80及Mastoparan为佐剂的甲型H1N1流感蛋白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体内的黏膜免疫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旭;STAg联合ESA滴鼻免疫小鼠对弓形虫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石蓉;CpG寡核苷酸和霍乱毒素联合ST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弓形虫特异性免疫应答[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3 徐勇军;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及黏膜免疫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黄莉;B族链球菌多糖—蛋白质结合物黏膜免疫小鼠血清IgG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曹斌;载幽门螺杆菌Lpp20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黏膜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6 岳红霞;长春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虫株的基因分型[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芬;刚地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孙景秀;NDV HN蛋白重组乳酸菌的免疫学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2年
9 孔t,
本文编号:1097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09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