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鞍膈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01 09:19

  本文关键词:鞍膈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鞍膈 视交叉 垂体柄 应用解剖


【摘要】:目的研究鞍膈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成人15例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视交叉偏向蝶鞍左侧20%(3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13.3%(2例)。鞍隔孔完全被视交叉覆盖73.4%(11例),未被完全覆盖26.6%(4例)。鞍隔孔相对于视交叉的位置偏向左侧26.7%(4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6.6%(1例)。从上面观,鞍膈呈下凹型80%(12例),平坦型13.3%(2例),上凸型6.7%(1例)。鞍隔孔测量前后径为2.20~12.10 mm,左右径为3.10~13.40 mm;依据鞍隔孔的大小将鞍膈分为3种类型:紧密型,占13.3%(2例);常见型,占73.4%(11例);扩大型,占13.3%(2例)。垂体柄靠近鞍背前缘占53.3%(8例),居中占40%(6例),6.7%(1例)位于鞍结节后缘。结论鞍隔孔大小的变异可影响垂体瘤的生长方式,熟悉鞍膈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对鞍区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鞍膈 视交叉 垂体柄 应用解剖
【分类号】:R322
【正文快照】: 蝶鞍区位于颅底中线部位,是颅腔的中心位置,硬膜结构在此折叠移行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结构,如鞍膈、海绵窦、颈动脉环、镰状韧带等。鞍膈附着于鞍结节和鞍背之间,构成垂体窝的顶,是垂体肿瘤向上方扩展的主要屏障,也是肿瘤切除时使用的参考标志[1]。鞍膈的解剖特点对于理解垂体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树森,于春江,江涛,韩振民;垂体柄与垂体腺瘤显微解剖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2 韦拳堂;漆松涛;彭玉平;陆云涛;龙浩;王剑新;;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与垂体腺瘤生长关系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新,张新中,周文科,周国胜,赵新利,梁宗浩;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10期

2 米生健;李金科;李茂林;;首诊于眼科的鞍区肿瘤45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4期

3 黄雪钦 ,吴国彦,徐声亮;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J];海南医学;2002年05期

4 周文科,周国胜,王剑新,黄立勇,史耀亭,张新中;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及并发症的治疗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5 刘献志,阎东明,周辉,张志强,宋来君;经额下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36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6 孙邦勇;杨X;蔡雄;王子珍;黄秋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刘宏毅;邹元杰;张岩松;常义;张锐;吕著海;刘翔;;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计颖;牛朝诗;凌士营;鲍得俊;程伟;姜晓峰;傅先明;;经前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附76例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01期

9 周国胜,张新中,周文科,王仲伟;复杂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山东医药;2004年30期

10 周国胜;张新中;周文科;;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垂体柄的保护[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民;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黄传平;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典祥;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解剖[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龙;鞍结节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洪伟;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病理解剖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王键铭;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D];吉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树森,于春江,朱安林,江涛;额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20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2 刘学钧;刘奕蓉;刘静;;与鞍区肿瘤相关的视交叉及其邻近组织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锦峰;姜苏明;刘国瑞;;颈内动脉与垂体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及影像学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1期

2 丁学华,王志潮,廖建春,秦时强,朱杭军;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鞍区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5期

3 孙晓峰;王洪生;刘洪泉;孙印臣;赵佩林;王立忠;;经眶额颞入路鞍区手术间隙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研究;2007年03期

4 秦时强,王志潮,丁学华,廖建春,朱杭军;内窥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2003年06期

5 郭徐华,高宜录,金国华;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解剖与临床;2005年03期

6 王金平,杨洪霞,鞠学红,鞠晓华,王孝文,高培福;经额入路行蝶鞍区肿瘤手术的应用解剖[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骆纯;闵杰;卢亦成;姚志强;孙克华;丁学华;胡国汉;楼美清;;扩大经蝶入路显露鞍上硬脑膜下腔的应用显微解剖[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8 鞠学红,蒋吉英,王金平,王道奎,鞠晓华,冷志敏;垂体动脉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01期

9 于春江,耿素民;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10 焦凯,朱运龙,陈健康,鞠躬,王复周;垂体柄切断对腺垂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世辉;黄厚斌;;神经眼科应用解剖(专题发言)[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耿秦民;王忠诚;;Willis氏环穿通支脑外段和穿通区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周厚伦;;臂丛的应用解剖[A];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刘金军;李兴国;;眶隔的应用解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胡兴宇;蓝顺清;李朝明;韩福刚;;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郑桓;蒲四庆;张志勇;吕志伟;;拇收肌腱弓的应用解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姜华东;方马荣;任国良;朱f^;李继承;;腕关节盘的应用解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徐达传;;面部表情肌的应用解剖[A];201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书汉;吕衡发;;新生儿视交叉微循环实验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10 孙文琢;王滨;曲立文;陶然;;胸骨的应用解剖[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雪飞;血压是影响生理昼夜节律重要因素[N];健康报;2007年

2 ;我国学者发现生物钟调节新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衣晓峰;小肠移植动物模型初建成[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浩;正常鞍上重要结构的解剖、组织及影像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军;小脑幕切迹间前隙的解剖及有关手术入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钟勇;人体胚胎视交叉微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4 李晓平;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5 李秀忠;舟月骨分离相关应用解剖、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丁红梅;动力性肌肉游离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与三维可视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陈胜华;下肢血管的三维重建及相关组织瓣设计改进的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高巍;膝关节组成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学雷;面部整复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彭田红;臂丛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解剖与上肢血管神经的三维重建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环海;海绵间窦及相关结构的临床应用解剖[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宗庆华;经额纵裂入路及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胡典祥;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解剖[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洪伟;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病理解剖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樊琪;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鞍区手术间隙的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吕文亮;颞浅动脉在耳前区分支的应用解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李浩;颈静脉孔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英华;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临床解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永江;胫骨移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10 徐明;经鼻内窥镜筛动脉窦内段、视神经管段的应用解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26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26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