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Ⅰ类分子胞内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MHCⅠ类分子胞内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在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1)新合成的MHCⅠ类分子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腔内装载抗原肽;2)肽-MHC分子复合体经过囊泡转运由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到达细胞膜表面,活化CD8+T细胞;3)细胞对MHCⅠ类分子的回收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此转运过程中涉及泛素化、内吞作用等机制,而多种病毒可干扰MHCⅠ类分子的各转运环节,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故本文针对近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17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研究所;
【分类号】:R392.1
【正文快照】: MHCⅠ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结合抗原肽并组装成肽-MHC分子复合体(peptide-loading complex,PLC),通过细胞内转运途径,将特异性抗原稳定表达在细胞膜上供CD8+T细胞识别,实现了对肿瘤和病毒的免疫监视[1-2]。因此,MHCⅠ类分子的转运在抗原递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早期的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赵建平;唐艳;杨空明;牛微;赵婷婷;徐文岳;吴玉章;;ER滞留信号肽对外源CTL表位进入胞内MHC-Ⅰ类抗原呈递途径的促进作用[J];免疫学杂志;2006年05期
2 李志海;邹丽云;熊锐华;张晋宇;李景怡;谢谆怡;秦瑶;李青;赵奇;万瑛;林治华;;新型示踪MHC-I类分子方法的建立[J];免疫学杂志;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远强;丁元;徐东海;刘跃辉;张娅;韩英子;罗兴燕;林治华;;基于氨基酸结构信息的MHCⅠ类抗原表位的定量构效关系建模[J];免疫学杂志;2011年10期
2 林凯龙;邹丽云;万瑛;;MHC Ⅰ类分子胞内组装、转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2年10期
3 张昱;王永录;;病毒多表位疫苗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8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勤;张晋宇;王露露;刘昌峨;王勇;万瑛;;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华;许炎;郑志忠;夏天;王健;梁俊;张臻;朱小华;朱乃硕;;单纯疱疹病毒2型泛素化新型DNA疫苗构建[J];上海医学;2007年01期
2 朱雅琴;王海勇;;复制阻滞应激引发的Artemis蛋白磷酸化调控细胞周期蛋白E的稳定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3 陈玉乐;;一种新的NF-κB信号小分子抑制物[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03期
4 沈江;戚pt明;王坚;;β-arrestin 2通过结合RIP1抑制TNFα诱导的IKKα/β活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4期
5 刘殿波;孙莉;张百灵;闫飞;陈忠斌;;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RIG-Ⅰ样受体调控机制新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1期
6 唐冰;包娜仁;王俊科;;泛素蛋白连接酶Itch生物活性及其免疫调节作用[J];现代免疫学;2011年04期
7 修霞,吕志民;泛素介导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降解[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姜曼,万瑛,周镜然,邹丽云,韩俊峰,吴玉章;重组MHCⅠ类分子K~b-EGFP分子的构建及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4年02期
9 王明军;视网膜抗原中MHCⅠ类分子H-2b限制性表位的鉴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徐卫锋;MHCⅠ类分子对外源蛋白的递呈[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晨;陈涛涌;曹雪涛;;E3泛素连接酶Nrdp1通过泛素化MyD88和TBK1调节TLR信号传导通路[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克温;陈国强;;E3泛素连接酶EFP(Estrogen-responsive Finger Protein,雌激素反应指状蛋白)自身的泛素化参与转录因子KLF5的降解[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何绍球;管吉松;杨红;鲍岚;张旭;;激动δ-阿片受体调控细胞膜上μ-阿片受体的分子机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林东海;宋爱新;郜永光;施燕红;李茜;胡红雨;;用3D异核NMR技术测定泛素化蛋白DC-UbP的空间结构[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龙鼎新;伍一军;;NTE的泛素化降解及ARA54的调节[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林松;李晓曦;徐垎欣;姜波;侯亚义;;雌性激素参与小鼠脾脏CD11c~+DC的成熟过程和功能变化[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7 卢梅;刘恒;孙秀莲;;DYRK1A剂量改变可降低REST蛋白稳定性,并可被REST激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贾洁敏;熊志奇;;BDNF-TrkB信号通路调节泛素-蛋白体系统依赖的突触重构[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崔学范;殷凯生;;蛋白酶抑制剂MG-132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韩超峰;陈涛涌;曹雪涛;;新型丝/苏氨酸激酶TAO3通过结合TRAF2和TAK1调节TNFα信号通路[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肖鑫;一种新型泛素化酶可有效清除病毒感染[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抗癌家族添新成员[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唐风;美学者发现肿瘤转移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王怀民 记者 赵凤华;我科学家填补病毒核酸信号传导研究一项空白[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蒋明 通讯员王怀民;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获进展[N];健康报;2009年
6 程书权;基因载体的研究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唐风;美科学家揭示肿瘤转移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伟;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张勇;内吞相关蛋白调控AngⅡ诱导心肌肥大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旭冬;A类清道夫受体内吞路径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4 曹伟鹏;pVHL泛素化Dishevelled并促进其通过自噬降解[D];清华大学;2010年
5 王宇迪;HIV-1 Vif诱导蛋白酶体途径降解APOBEC3蛋白过程中泛素化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华群;诱生型热休克蛋白70与TRAF6结合抑制LPS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力力;EB病毒致瘤蛋白LMP1调节p53功能活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狄洌;免疫细胞受体信号转导中Bcl10的磷酸化作用& Ssp dnaB蛋白质内含子介导的重组人脑钠素的制备[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魏巍;E3泛素连接酶CHIP介导HIF-1α降解的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10 王家鑫;小鼠树突状细胞提呈口蹄疫病毒蛋白质抗原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迪峰;NEDD4在CD40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段梦;去泛素化酶UCH-L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仰毅;泛素连接酶Mule泛素化Miz1及其对TNFα激活JNK信号通路的调节[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娟;硫化氢对平滑肌细胞内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5 姚景辉;细胞角蛋白8与NEMO/IKKγ的相互作用对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王明军;视网膜抗原中MHCⅠ类分子H-2~b限制性表位的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岱;小鼠胸腺增龄相关新分子IH1的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韩岩梅;新型NK细胞抑制性受体KLRL1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亮;应激海马损伤相关蛋白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10 张璐;免疫突触后CD4~+T细胞中SNK/SPAR表达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4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4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