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的新分支:内质网自噬
本文关键词:自噬的新分支:内质网自噬
更多相关文章: 内质网自噬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的降解
【摘要】:正在真核细胞中,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胞质中的部分蛋白和部分细胞器以度过饥饿,并清除氧化损伤的异常大分子及细胞器,从而在应激中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自噬的发生是以双层膜囊泡的形成为特征的,因而这种双层膜囊泡被命名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自噬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大自噬的主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2480)
【分类号】:R341
【正文快照】: 在真核细胞中,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胞质中的部分蛋白和部分细胞器以度过饥饿,并清除氧化损伤的异常大分子及细胞器,从而在应激中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1]。自噬的发生是以双层膜囊泡的形成为特征的,因而这种双层膜囊泡被命名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2]。自噬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元平;王立花;樊燕蓉;;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机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03期
2 汤旭明;;生命,死亡,未折叠蛋白反应与细胞凋亡[J];生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3 林丽,唐朝枢,袁文俊;内质网应激[J];生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4 刘丽丽;郭启煜;;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信号通路[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6期
5 刘宝琴;王华芹;;内质网应激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11期
6 陈志欣;顾振纶;秦正红;;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在生理功能与疾病中的作用[J];神经科学通报;2005年05期
7 刘春蕾;何昆仑;王莉莉;;基于内质网应激途径的细胞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4期
8 薛欣;赵京元;李玉梅;;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PERK-eIF2α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J];毒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9 薛欣;赵京元;张永祥;;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ATF6、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J];毒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10 冯芝恩;张丽君;王稚英;;PNGase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ERAD中的作用和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薛欣;张永祥;;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ATF6、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钟河江;蒋建新;王海燕;杨策;张冲;严军;刘庆;黄苏娜;;皮质酮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策;钟河江;王海燕;严军;周建云;刘庆;黄苏娜;程英;蒋建新;;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XBP-1途径影响天然免疫功能[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长菲;一种新型凋亡相关蛋白EAPF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挺伟;Luman-N-端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翁伟平;GST-LRF融合蛋白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鸯;抗Zhangfei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乔海娇;Zhangfei蛋白在小鼠发情周期卵巢及子宫中的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秦亮;内质网应激通过AKT-TSC-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黄祥;GSK3β在CGNs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志刚;IRE1分子通路在内质网预应激条件下对肝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9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18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