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将3种白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经尾静脉注入小鼠,观察各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种β-葡聚糖均能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不溶性β-葡聚糖作用更明显。结论白念珠菌β-葡聚糖能显著升高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β-葡聚糖是白念珠菌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多糖,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免疫药理学作用,在抗炎、抗肿瘤、刺激造血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药效学作用[1]。笔者在本实验中制备3种溶解特性的β-葡聚糖,即白念珠菌碱溶性β-葡聚糖(Candida albicans basicβ-glucan,CABBG)、白念珠菌酸溶性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岷,陈邵凤,沈永年,吕桂霞,陈伟,郭宁如,吴绍熙;白念珠菌胞壁碱溶性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5期
2 祝彼得;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时定,姚彩霞,勾洪涛,戴云霞,王立松,谢茂华;单采血浆兼采一程白膜后献血者血细胞计数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1996年02期
2 赵瑛;蛙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特性及其机制的初步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1期
3 何丽;奚敏;曾宪吉;;睡姿调整垫对早产儿体质量影响的观察[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4 彭蕾;;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5期
5 郭晓萍;梅静;;心导管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8期
6 靳铁霞;高鹃;何丽平;黄爱招;邹圆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1年16期
7 郝小鹏;原遵东;乐恺;冯晴;;额温的生理基础及其外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年02期
8 王惠兰;王秀芝;段丽琴;;两种不同分散注意力和进针方法在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年26期
9 徐强;桑田;;英语多重前置修饰语语序的认知角度解释——从眼的构造与功能出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郭荣光;李学德;;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关系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付雨;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低下模型的病理机制与中医证候属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曹俊岩;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武瑞;亚硒酸钠在雏鸭体内药动学及毒理学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4 杨金蓉;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其部分机理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徐又先;中药二黄散对实验大鼠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卜今;丹皮酚抑制黑素合成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及KC-M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对黑素合成的反馈调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泽虎;白念珠菌形态、胞壁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学活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尤行宏;电针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内源性阿片肽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鹏;弹性支撑式圆形压电振子骨传导听觉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崔姣;功血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效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范瑞娟;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国愉;睡眠剥夺下人参皂甙对大鼠行为及中枢五羟色胺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杨学义;成年山羊皮肤干细胞分离与克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郭天宇;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DS003的鉴定、发酵及其活性产物的初步分离[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宁莉;白色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β-glucan)升白细胞作用的药效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8 董秀萍;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D];大连轻工业学院;2004年
9 邱翠容;圆形结构压电式骨传导听觉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米;生物反馈训练效率及模式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彤,糜可,杨庆尧,朱小颖,孙红珠;香菇菌丝体多糖LeBDl—1的分离纯化和分析[J];微生物学报;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张雪,刁庆春,刘荣卿,钟白玉;三株抗白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廉翠红,刘维达;与白念珠菌黏附和侵入相关的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05期
3 李安生;;核苷和核苷酸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影响及细胞 cAMP 与芽管形成的关系[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年04期
4 秦振宇,谭升顺,陈康,党少农;菌株数值分类程序设计及其在白念珠菌菌株相似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5期
5 刘维达,吴绍熙,朱一元;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形态发生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04期
6 吕桂霞;玉米粉液基培养促进白念珠菌厚壁孢子的形成[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3期
7 唐宁枫!210042南京,吴绍熙!210042南京,郭宁如!210042南京,焦端清,秦浚川;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分离与纯化[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5期
8 苑天红,王明永,吴升伟,吴承龙;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对二相性白念珠菌的吞噬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兴平,熊瑛,黄朝卫;TLR4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巨噬细胞释放TNF-α和NO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12期
10 张宝军,叶庆佾,何凤田,王鲁,周村建,郝飞;运用3′RACE验证LongSAGE文库构建后白念珠菌不同菌相的差异表达基因[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虎;吕雪莲;吕桂霞;沈永年;徐宏彬;陈伟;胡素泉;刘维达;;烟曲霉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验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郭仁勇;;白念珠菌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慧;梁勇;魏东盛;邢来君;李明春;;Rim101和Crz1转录因子在碱性pH条件下对白念珠菌胞内钙波动的协同调控作用[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冬云;谭升顺;马慧群;马韵琴;陈庆秀;;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黄孝天;傅颖媛;莫冰;况南珍;余克花;;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梁勇;桂磊;魏东盛;邢来君;李明春;;Rim101蛋白是白念珠菌在碱性缺铁环境中生长的必需蛋白[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陈官芝;马海丽;;念珠菌黏附特性对比研究[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继君;陈兴平;;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不同时期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初步研究[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苏英;李春阳;;甲紫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江文;杨继君;陈兴平;;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白念珠菌耐药相关蛋白Rta2p与脂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陈孙孝;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CMD1)缺陷菌株的构建及CMD1功能性基因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刘伟;白念珠菌CaSCH9基因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村建;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细胞表达基因谱的构建及聚类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江汉;白念珠菌菌相转换基因HYR1启动子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李西川;酿酒酵母菌和白念珠菌中RCK2和HOG1蛋白激酶在高渗胁迫,氧化胁迫和细胞壁完整性方面的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冯金荣;白念珠菌CaPTC2,,CaPPH3和CaPTC5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唐人杰;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及其靶基因RTA2在白念珠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曹颖瑛;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高平挥;白念珠菌多药耐药蛋白Cdr1p构效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玲;生物被膜型白念珠菌代谢物分析及代谢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钟毅;白念珠菌苹果酸脱氢酶的结构及功能初步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3 张蕾;紫外线对白念珠菌生长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4 郭雅莉;白念珠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黄悦;白念珠菌HOG基因致病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玉倩;BDSF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黄孝天;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D];江西医学院;2001年
8 杜玮;白念珠菌CaRCH1基因的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孙漩嵘;白念珠菌新基因IPF19998的氧化还原相关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黄海;白念珠菌MIR1基因的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8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24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