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杀伤细胞受体介导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本文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受体介导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摘要】:自然杀伤(NK)细胞是参与固有免疫的主要成分,其表面可表达多种受体。识别和杀伤靶细胞与其表面受体特性密切相关。根据所介导的功能不同,将NK细胞受体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前者识别一定型别的MHCⅠ类分子后,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传递抑制信号,阻抑对相应靶细胞的杀伤。后者识别靶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后,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传递活化信号,产生细胞毒活性和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从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细胞毒作用可能主要依赖于ERK途径,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可能主要依赖于NF-κB和(或)p38MAPK或JUK/AP-1途径。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370)
【分类号】:R392.12
【正文快照】: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独特的淋巴细胞亚群,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其表面标志为CD3-CD19-CD16+CD56+。根据CD56分子的表面密度,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前者以分泌细胞因子为主,后者以杀伤功能为主。NK细胞不表达T细胞的表型(CD3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辉;戴长柏;;甲型肝炎病毒减毒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3年02期
2 张开;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J];日本医学介绍;1996年09期
3 杜军;;恶病质后骨骼肌衰退的分子机制[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12期
4 肖颖;李兵;蒋锦昌;;日龄雏鸡的学习记忆模型及其分子机制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年12期
5 黄华;姜昌富;胡媛;黄进;魏兰英;;蚯蚓与日本血吸虫免疫交叉反应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年02期
6 朱建国;华修国;艾晓杰;;A型流感病毒跨动物种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5期
7 李召东;陈瑜;王明法;胡旭;李凫坚;严杰;程建玲;;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02期
8 陈锦辉;赵玉军;童贻刚;;禽流感感染人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1期
9 陈红江;骆文龙;;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分子机制[J];重庆医学;2007年07期
10 郭连红;朱杰;;超声场在细胞层次上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机制[J];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国蔚;李俊发;崔秀玉;;低氧预适应的分子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彭毅志;赵晓辉;王元元;;HSP90在PI3K/ATK通路中作用的分子机制[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3 罗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依赖PrfA蛋白的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默;闫晓红;吴建国;朱应;;SARS病毒S蛋白诱导环加氧酶-2表达的分子机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邹丽云;万瑛;周镜然;李景怡;吴玉章;;siRNA有限库筛选与颗粒抗原交叉递呈相关的Rab GTPase[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李若瑜;刘伟;乔建军;陈剑;李厚敏;万哲;;曲霉耐药的分子机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金惠铭;;TNFα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细胞分子机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焦立新;;1例BX亚型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9 ;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的分子机制[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10 李文林;朱海英;姚玉成;苏娟;胡以平;;肝干细胞的体外分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郭宁 施明;我国免疫学研究再攀新高峰[N];健康报;2009年
2 马艳红;探索AD分子机制 全面开展“靶点”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周勇;北大医学部揭示钾通道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胡德荣;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研究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胡德荣;胆固醇吸收分子机制被揭示[N];健康报;2008年
6 陈瑜;沈自尹;陈伟平;淫羊藿总黄酮重建衰老免疫稳态的分子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小秋;免疫系统利用DNA修复机制提升免疫力[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刘云涛;新研究表明X蛋白突变是乙肝病毒致癌“帮凶”[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记者 唐先武邋特约记者 肖鑫;我科学家发现免疫应答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张献怀;寻迹金葡菌诱发脓毒症的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轶;WDR5在VISA信号复合物组装及细胞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颖;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D];武汉大学;2011年
3 丛延广;弗氏枸椽酸杆菌群集运动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4 倪朝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分子耐药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夏玉坤;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株HA1蛋白抗原表位分析及在人靶细胞上复制能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孟爱宏;CCK-8抗内毒素休克时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高景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调控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8 高艳;Pax6基因突变小鼠糖代谢异常分子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王妍妍;IL-2和IL-15对脐血天然免疫细胞分化的不同效应及其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王云霞;α干扰素阿片样作用的分子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华;蚯蚓与日本血吸虫免疫交叉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聪;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NP30诱导虫卵肉芽肿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3 危敏;应用DNA芯片技术研究细胞松弛素B诱导K562细胞脱核的分子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许多;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5 邢雪松;CGRP和NGF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管海宏;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B4的多反应性鉴定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彭维颖;协同刺激分子B7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病变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陈秀英;艾滋病毒Tat对HHV-8 K12基因诱导肿瘤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9 徐思云;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介导EMT的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刘慧;DATS通过诱导HL-60细胞产生ROS激活JNK的分子机制[D];南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2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30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