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1:39

  本文关键词: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研究 出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利什曼原虫 抗原多样性 感染免疫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异质性。方法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及体外转化无鞭毛体,提取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分别以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及热带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抗原的多样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及体外转化无鞭毛体总蛋白呈现出分子质量单位为12~150ku的相似蛋白带型;Western blot显示,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多克隆血清识别的抗原组分与抗热带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多克隆血清识别的抗原相似;3种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存在48、65及35ku共同抗原,杜氏利什原虫和婴儿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存在38ku期特异抗原,热带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存在45、24ku种特异抗原。结论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间存在抗原多样性,为认识利什曼病感染免疫提供了新的视角。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Leishmania antigen. Methods the culture of Leishmania donovani, Leishmania tropica and Leishmania infantum Promastigotes and amastigotes in vitro transformation, the total protein extracte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respectively in Leishmania donovani and Leishmania tropica Promastigotes serum Western blot diversity analysis results by the antigen.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and Coomassie blue staining, Leishmania donovani, Leishmania tropica and Leishmania infantum Promastigotes and amastigotes in vitro transformation protein showed molecular weight is 12 ~ 150ku similar protein bands; Western blot showed anti Leishmania donovani Promastigotes antigens and polyclonal anti Leishmania tropica sera Promastigotes polyclonal serum antigen recognized by 3 species of Leishmania before similar; Promastigotes and amastigotes are 48,65 and 35ku common antigen, amastigotes are 38ku specific antigen from Liz protozoa and Leishmania infantum, Leishmania tropica Promastigotes and amastigotes are 45,24ku specific antigen of Leishmania donovani. Conclusion, with heat and Leishmania Leishmania infantum between antigenic diversit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leishmaniasis infection immunit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川北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2213)
【分类号】:R382.22
【正文快照】: 利什曼原虫包含24个种株,生活史包括在节肢动物白蛉体内的前鞭毛体阶段和在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无鞭毛体阶段。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感染人后,可致隐性感染、皮肤利什曼病、粘膜利什曼病及致死性内脏利什曼病。免疫应答不仅参与致病,而且在疾病痊愈后,可形成对相同种株利什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仁刚;张洁;敬保迁;;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04期

2 沈成义;邓世山;张仁刚;张洁;敬保迁;;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琳;利什曼原虫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BALB/c鼠体内分布和增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仁刚;敬保迁;张洁;;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生长动力学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克霞,黄勇,李玉民;利什曼原虫感染期间显性免疫原中的保守蛋白[J];中国热带医学;2001年02期

2 王捷,熊光华,管立人,瞿靖琦;我国砂鼠利什曼原虫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2期

3 许永湘;利什曼原虫的快速大量产生和分离[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3期

4 丁永芬;姜黄素的体外杀利什曼原虫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2期

5 王捷,包意芳;利什曼原虫免疫血清对同种和异种利什曼原虫生长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6 詹斌;根据18S核糖体RNA的种特异性序列进行利什曼原虫虫种的鉴定[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3期

7 ;中国甘草根中的一种杀利什曼原虫的查耳酮[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06期

8 乐文菊;一种用尿代替血清培养巴西利什曼原虫的经济培养基[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5年04期

9 祖莹;哥伦比亚地区巴拿马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粘膜利什曼病的临床特征[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年03期

10 金永柱;皮肤活检组织中利什曼原虫的延期培养[英][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王莉新;杨秋美;缪珠雷;陈圣敏;王易;;加味玉屏风散对利什曼原虫感染模型免疫调节机制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建平;胡孝素;郑学礼;章涛;田玉;;我国新疆皮肤利什曼原虫种株基因特征分析[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李柏青;彭美玉;王兆华;;产生IL-17的γδT细胞在结核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田玉;陈建平;;我国利什曼原虫新疆771株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杨晨涛;姚智燕;马翠卿;魏林;;IL-27对特异性抗细菌感染免疫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马莹;胡孝素;王雅静;王子龙;;杜氏利什曼原虫平原和荒漠疫区分离株LACK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胡孝素;卜玲毅;芦殿梅;敬保迁;;Ⅰ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不同疫区病原体SSUrDNA多变区序列差异与RAPD结果分析比较 Ⅱ我国山丘疫区利什曼原虫(L.d.SC10)LACK抗原基因克隆和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陈建平;李金福;杨志伟;田玉;马莹;胡孝素;;杜氏利什曼原虫amastin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郭慧君;崔治中;;~3H-TdR掺入法检测鸡不同组织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条件优化[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王福生[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邹争春 记者 赵雪;我科学家首次发现创伤感染免疫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0年

2 邹争春;我国科学家发现创伤感染免疫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朱彤;塔里木盆地荒漠区黑热病传染源被发现[N];科技日报;2009年

4 ;警惕黑热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吴歌;蚊子与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李天舒;T细胞抑制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反应[N];健康报;2007年

7 李剑;如何看骨髓涂片检查结果[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佳欣;免疫学治疗新探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白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发现T细胞数目参与调节天然免疫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谨防寄生虫在秋天“发威”[N];保健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禾;肺泡巨噬细胞Dectin-2在烟曲霉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黄慧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免疫中ICOS-ICOSL通路及发育期蛋白的分析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张海波;移植感染免疫基础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Neo-HBD-2的构建和HBD-2转基因抗感染的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

4 田玉;中国不同疫区L.d.ITS序列分析及L.p.PAL、HSP60基因克隆和真核表达[D];四川大学;2005年

5 姚雨石;天然杀伤细胞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产生及其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马莹;鼠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和L.d.LACK基因克隆表达及E.coli粘附因子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高崧;我国部分地区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免疫保护机理和与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协同[D];扬州大学;2001年

8 代玉梅;人类γδT细胞对内源性配体分子人MutS同源蛋白2的识别机制及相关天然免疫监视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贾艳;猪源肺炎克雷伯菌菌毛致病的分子基础及其免疫相关抗原表位的筛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亚东;NK细胞介导的抗HBV感染免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岩岩;新疆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抗原制备及应用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琳;利什曼原虫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BALB/c鼠体内分布和增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屈金辉;利什曼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4 张德利;硝唑尼特的毒理学研究及其抗利什曼原虫作用机制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杨欢欢;弓形虫SAG1转基因蜥蜴利什曼原虫的构建及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碗朋;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博;表达弓形虫ROP18基因重组蜥蜴利什曼原虫的构建及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莫冰;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9 朱华静;胎膜早破的病因学研究及宫颈封堵器的初步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刘微;Tim-3阻断对H.pylori感染免疫致病和疫苗免疫保护作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6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396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