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叶黄素抗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08:04

  本文关键词:叶黄素抗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的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抗感染 溶血素 叶黄素


【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机会致病菌,主要威胁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免疫机能较弱的群体,可引起涉及多种器官的全身性感染,最严重可引发细菌性脑膜炎。李斯特菌感染相对较为罕见,但其患者有极高的死亡率。临床一般选取高剂量的青霉素G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庆大霉素的抗生素疗法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进行治疗。虽然单增李斯特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近年来耐药型单增李斯特菌不断出现,因此抗生素替代药物的研发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发病的过程需要多种毒力因子的参与,溶血素(Listeriolysin O,LLO)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LLO可与吞噬泡膜上的胆固醇结合,形成寡聚体并在膜上成孔,协助细菌逃避吞噬溶酶体的裂解。到达细胞溶质的细菌迅速增殖,这一过程对细菌感染至关重要。另外,LLO缺失株几乎丧失了致病能力,提示LLO是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药物研发的重要潜在靶标。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之中的天然植物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它对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发现天然植物色素叶黄素可以有效地抑制LLO寡聚,从而抑制其溶血活性。细菌生长曲线以及MIC结果提示,叶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几乎无抑菌活性(MIC≥1792μM)。我们使用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建立了细菌感染模型,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叶黄素对李斯特菌介导的巨噬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细胞内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叶黄素并未抑制细菌的内化,而是抑制了细菌的逃逸及增殖。我们使用了免疫荧光法,对感染不同阶段细胞内的单增李斯特菌和肌动蛋白染色,并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结果显示叶黄素有效阻止了细菌从吞噬泡的逃逸,从而阻断了其感染的最关键步骤。最后,我们应用Balb/c小鼠建立了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探究了叶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动物的实验治疗学作用。结果显示,皮下注射叶黄素可缓解非致死剂量细菌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的损伤,并显著降低器官内菌落的定殖数。在致死剂量细菌感染实验中,叶黄素治疗延迟了小鼠死亡时间,并提高了其生存率。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化合物叶黄素可通过直接作用于LLO而抑制其介导的成孔活性,从而于体外和体内降低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提示叶黄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感染药物,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Abstract]:Monocytogenes bacteria Lester (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onocytogenes) is a gram positive opportunistic bacteria, the main threat to pregnant women,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immune function of weak groups, can cause systemic infection involving multiple organs, the most serious cause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Lester infection is relatively rare, but the patients have a high mortality rate. Clinical antibiotic therapy usually takes high doses of penicillin G and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gentamicin on Listeria infection treatment. Although Lester Lester Listeria bacteria sensitive to many antibiotics, but in recent years, resistance to Listeria bacteria Lester appear constantly, so the alternative antibiotics drug development deserves our attention Lester. Listeria pathogenesis infection requires several virulence factors involved, hemolysin (Listeriolysin O LLO) is th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LLO with the phagosome membrane cholesterol binding, formation of oligomers and the membrane pore, assist the bacteria evade phagolysosome cracking. To reach the cell solute bacteria rapid proliferation, the process of infection. In addition, the LLO mutant almost lost its pathogenicity, tips LLO is an important potential target for drug development of Listeria Lester infection. Lutein is a widely present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of the natural plant pigment belongs to the carotenoid compounds, it is for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as well as the treatment of non Hodgkin lymphoma. This study found that natural plant pigment lutei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LLO oligomers, thereby inhibiting its hemolytic activity. Bacterial growth curves and MIC results suggest that lutein almost n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Listeria bacteria (MIC = Lester 1792 mu M). We use RAW 264.7 macrophages in vitro established model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cell toxicity experiment showed that lutein can relieve the damage of macrophage mediated. List Rand cell growth curve showed that lutein did not inhibit bacterial internalization, but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escape of bacteria. We use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infection, intracellular Listeria bacteria Lester and actin staining, and b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to directly observe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lutei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bacteria escape from phagocytic vesicles, thereby blocking the key steps of the infection. Finally, we used Balb/c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bacterial infection in vivo, inquiry the lutein on Listeria bacteria infection in animal experimental treatment of Lester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utein can alleviate non lethal agent The amou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liver and spleen injury in mic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colonization organs within the colony. The lethal dose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 the lutein treatment delay the death time of mice, and improve their survival rate.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pore activity of natural compounds leaves Huang Suke through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LLO and inhibition the medi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hus to reduce Listeria Lester virulence, suggesting that lutein may be a potential anti infection drugs, has the value of further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家望;吴小伦;王小玉;李丹琳;陈静静;唐食明;游淑珠;;多重-巢式PCR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年01期

2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2期

3 熊国华;于莉;曹际娟;曹远银;王静;;单增李斯特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2期

4 侯敏;翟珏明;廖斌;文静波;;从袋装生鲜食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01期

5 薛超波;戴意飞;王萍亚;孙瑛;;舟山市6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监测[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6 李秀娟;徐保红;高伟利;李波;宋红梅;张仁伟;;单增李斯特菌鉴定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7 冯晓慧;王庆国;王仁欢;陈庆敏;苏亚东;朱瑞良;朱立贤;罗欣;;牛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热失活模型[J];微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8 ;4b型单增李斯特菌更易引发疾病[J];中国乳业;2011年04期

9 张春琳;张家国;;单增李斯特菌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7期

10 张加林;杨林娴;;单增李斯特菌的食源性污染状况及检测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轶;周小明;邢达;;基于磁珠分离和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单增李斯特菌电化学发光检测[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耀祺;石磊;;分离自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慧燕;;单增李斯特菌室间比对活动实验室结果评价[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5 陈健舜;方维焕;;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郑华英;江元山;吕均;熊燕;龙一兵;曾莹春;;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多重PCR鉴定分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何冬梅;王洪敏;柯昌文;邓小玲;杨杏芬;赖蔚傮;柯碧霞;李柏生;谭海玲;;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与评价[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8 斯国静;俞骅;刘涛;胡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市售食品中污染现状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明星;朱堂明;陈晨;赵晖;王振华;陈建军;徐新生;;湖北省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基因分型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超男;张笑言;彭媛;白家磊;刘原媛;宁保安;高志贤;;基于3-巯基丙酸修饰金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单增李斯特菌[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重视单增李斯特菌风险防范[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张启华邋姜文辉;烟台首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记者  胡其峰;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4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出问题,质检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夏文俊;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吕壮;日本输华食品频现安全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高亚兰;小心:进口日本食品频现质量问题[N];国际商报;2006年

8 记者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问题[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谱系Ⅲ强毒株与弱毒菌株比较基因组及致病力差异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亢春雨;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一敏;三种有机酸对单增李斯特菌诱导性耐酸响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长城;三文鱼鱼籽中单增李斯特菌预测模型建立及控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夏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应激转录组学与RsbX对SigB表达和细菌存活的调控[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曲笑锋;多酸基荧光生物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单增李斯特菌免疫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7年

7 王旭;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8 郗远;植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乳化香肠的品质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建锋;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晓慧;单增李斯特菌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热失活模型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于旖斯;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一鸣;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万松华;食品中污染微生物通用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阳;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昊宇;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7 周旋;姜黄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星星;漆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妊娠小鼠流产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解新方;单增李斯特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云霞;纳米磁珠对单增李斯特菌低场磁共振检测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27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427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