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RNA干扰TIM4表达对T细胞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域蛋白 RNA干扰 树突状细胞 Th细胞 出处:《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构建靶向RNA干扰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域蛋白4(TIM4)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载体,分析TIM4基因对T细胞的影响。方法根据Gene Bank报道的TIM4 mRNA序列(NM_178759.4)设计干扰片段,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靶向RNA干扰TIM4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DCs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基因干扰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DCs。MTT实验表明TIM4-DC组T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ELISA检测显示:TIM4-DC组IL-12和IFN-γ的分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TIM4基因在DCs表达后,可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of lentivirus targeting RNA interfering 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4 / TIM4 gene. Methods the interference fragment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IM4 mRNA sequence reported by Gene Bank. A lentivirus vector targeting RNA interfering TIM4 gene was construct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method and co-cultured with T lymphocytes after transfection of DCs in vitro. Results Lentivirus vector with gene interferenc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DCs.MT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in TIM4-DC group was inhibited. ELIS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cretion of IL-12 and IFN- 纬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RNA interfere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TIM4 gene in DCs. It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 cells into Th2 cell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输血科;
【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1ZR1405200)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12GWZX0202)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T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根据T细胞表面标志及功能可分为细胞毒性,辅助,调节/抑制和记忆T细胞,其中CD4+T的辅助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可通过增殖扩散来激活其它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因此在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慧敏;郑鹏远;刘志强;李付广;王新亭;;TIM4对小鼠食物过敏模型中抗原特异性Th2细胞分化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新亭;郑鹏远;罗予;刘志强;张利利;;TIM1与TIM4对小鼠食物过敏模型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冰;朱一蓓;张学光;;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与Th细胞分化[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7年02期
2 顾晓冬;项建斌;陈宗yP;姚宇锋;;化学合成siRNA阻断小鼠骨髓源性不成熟树突状细胞GAPDH基因的表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3 罗建飞;童仕伦;陈必成;陈忠华;;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RNA对树突状细胞IL-12 mRNA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4 包杰;郑磊;;RNAi DC在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6期
5 李兰;郭述良;王建军;邬亭亭;;下调DC-SIGN-ManLAM结合信号恢复树突状细胞活化初始T细胞的能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6 章志翔;宋磊;朱理玮;;RNAi抑制大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MHC-Ⅱ表达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汪泳;宇汝胜;周晓俊;秦磊;钱海鑫;;Rel-A siRNA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年01期
8 陈家军;孙宗全;董念国;苏刚;刘超;刘金平;邓勇志;;RNA干扰抑制MyD88表达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03期
9 陈家军;孙宗全;苏刚;刘超;刘金平;邓勇志;史嘉玮;;MyD88 RNA干扰抑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09期
10 童仕伦;罗建飞;;白细胞介素-12干扰RNA转染树突状细胞对其表型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瑛;邹丽云;周镜然;李景怡;吴玉章;;Rho GTPase蛋白调节树突状细胞对颗粒抗原的交叉递呈[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2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4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茜;陆江阳;王宏伟;曲冰杰;李韶然;康佳蕊;;PD-L1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么明;叶静;杨晓红;陈龙;陈焕春;曹胜波;;乙型脑炎病毒疫苗株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黎衍敏;;Survivin在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2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5 钱铮;日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免疫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6年
6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郭宁 施明;我国免疫学研究再攀新高峰[N];健康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柴永忠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本报特约通讯员 肖鑫;发现免疫学“新大陆”[N];解放军报;2005年
8 冯卫东;美研制Ⅰ型糖尿病防治新疫苗[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亮;治疗性艾滋新疫苗初试成功[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吴军 杨太成;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肿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全兴;非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徐述雄;IL-15和树突状细胞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7 邹丽云;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递呈相关Rab分子的筛选及Rab3b,,3c,32参与抗原交叉递呈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张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韩澍;吲哚胺2,3-过氧化酶基因修饰的骨髓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10 谭兵;RNA干扰在体外、体内抑制TNF-α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铮;RNAi抑制Smad6并在TGF-β1作用下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成芳;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6 沈娟;α-黑素细胞刺激素在实验性心脏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胡志德;miR-203通过TLR4调控白念珠菌刺激的树突状细胞合成IL-6和TNF-α[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卢琳;人IL-24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其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调控[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蒋莉莉;树突状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下内皮样化现象的初步探讨[D];郑州大学;2007年
10 白易;整合素CD11b抑制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提呈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45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