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MLL重排白血病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系别转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06:03

  本文关键词: 混合谱系白血病 MLL-AF9 小鼠模型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及目的:MLL基因重排是儿童和成人白血病中常见的遗传学异常,MLL重排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已成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独立亚型。然而,目前我们对MLL-r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系别转换的原因等问题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以MLL-r急性白血病中常见的MLL-AF9融合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肝脏造血干细胞或成人骨髓造血干细胞,并移植入免疫缺陷小鼠,建立MLL-AF9白血病人源化小鼠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探讨微环境(细胞因子)和靶细胞(胚胎造血干细胞、成人骨髓造血干细胞)对MLL-r白血病系别决定、转换的影响。方法:1.通过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不同来源(人胚胎和健康成人骨髓)的CD34+造血干细胞,并植入NSG或NSG/SGM3免疫缺陷小鼠,建立MLL-AF9白血病人源化小鼠模型。2.通过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等多种方法明确上述人源化小鼠模型中MLL-AF9白血病的类型,比较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对MLL-AF9白血病系别决定的影响。3.通过高压静脉注射IL-3质粒诱导NSG小鼠表达人IL-3,并将原代MLL-AF9白血病细胞在上述NSG小鼠中传代,探讨人IL-3对MLL-AF9白血病发生、系别决定、转换的影响。4.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和IGH基因重排等方法,对上述MLL-AF9白血病进行克隆性分析。结果:1.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肝脏CD34+造血干细胞可在NSG小鼠诱发ALL通过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肝脏CD34+造血干细胞(以下简称MLL-AF9 h FLCs),并经尾静脉注射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SG免疫缺陷小鼠(以下简称MLL-AF9 h FLCs-NSG),定期检测NSG小鼠一般情况及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MLL-AF9 h FLCs-NSG小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83.0(179.0-192.0)天,肝脏、脾脏明显增大,于外周血、骨髓、肝脏和脾脏等外周器官检测到大量GFP+白血病细胞,此类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人MLL-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度类似,提示MLL-AF9 h FLCs可在NSG小鼠诱发ALL(以下简称MLL-AF9h FLCs-NSG ALL)。将上述MLL-AF9 h FLCs-NSG小鼠的骨髓中的ALL细胞在NSG小鼠中传代,结果显示大于等于5×102的细胞即可在第二代NSG小鼠中诱发ALL,且白血病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均与原代MLL-AF9 h FLCs-NSG ALL一致。2.MLL-AF9 h FLCs可在NSG/SGM3小鼠诱发AML将与结果1中相同的MLL-AF9 h FLCs经尾静脉注射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可表达人IL-3、SCF和GM-CSF的NSG/SGM3免疫缺陷小鼠(以下简称MLL-AF9h FLCs-NSG/SGM3)。MLL-AF9 h FLCs-NSG/SGM3小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4.0(34.0-36.0)天,肝脏、脾脏明显增大,于外周血、骨髓、肝脏和脾脏等器官检测到大量GFP+白血病细胞,其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人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度类似,提示MLL-AF9 h FLCs可在NSG/SGM3小鼠诱发AML(以下简称MLL-AF9 h FLCs-NSG/SGM3 AML)。将不同数目的来源于MLL-AF9h FLCs-NSG/SGM3小鼠骨髓的AML细胞经静脉注射植入NSG/SGM3小鼠,显示AML细胞数需大于等于1×105才可能在第二代NSG/SGM3小鼠中诱发AML,其白血病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均与原代MLL-AF9 h FLCs-NSG/SGM3 AML一致。3.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健康成人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在NSG小鼠未能诱发白血病将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健康成人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以下简称MLL-AF9 a BMCs),经骨髓腔内注射植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SG小鼠(简称为MLL-AF9 a BMCs-NSG)。移植后未能在MLL-AF9 a BMCs-NSG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GFP+白血病细胞,但可以检测到小于1%的人CD45+GFP-细胞。于移植后21周行骨髓穿刺术,可以在NSG小鼠骨髓细胞中检测到人CD45+细胞(占骨髓单个核细胞比例分别为9.5%、1.8%和2.6%),且均为人CD45+GPF-细胞,并未检测到GFP+细胞。上述MLL-AF9 a BMCs-NSG小鼠均健康存活至移植后第50周,安乐死处死并解剖后发现其肝脏和脾脏大小正常,外周血、脾脏和骨髓均未检测到GFP阳性细胞,但骨髓中仍可以检测到少量人CD45+GFP-细胞。4.MLL-AF9 a BMCs可在NSG/SGM3小鼠诱发AML将与结果3中相同的MLL-AF9 a BMCs经骨髓腔内注射植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SG/SGM3免疫缺陷小鼠(以下简称为MLL-AF9 h FLCs-NSG/SGM3)。MLL-AF9 a BMCs-NSG/SGM3小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9.0(84.0-113.0)天。大体解剖显示肝脏、脾脏明显增大;于外周血、骨髓、肝脏和脾脏等外周器官检测到大量GFP+白血病细胞,此类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人类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高度类似,提示MLL-AF9 a BMCs可在NSG/SGM3小鼠诱发AML(以下简称MLL-AF9 a BMCs-NSG/SGM3 AML),但其潜伏期明显长于MLL-AF9h FLCs在NSG/SGM3小鼠诱发AML。同样,将上述MLL-AF9 a BMCs-NSG/SGM3小鼠的骨髓AML细胞在NSG/SGM3小鼠中传代,显示输注的细胞数需大于等于5×106才可能在第二代NSG/SGM3小鼠中诱发AML,其白血病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均与原代MLL-AF9 a BMCs-NSG/SGM3 AML一致。5.静脉高压注射IL-3质粒可加速MLL-AF9 h FLCs-NSG/SGM3 AML细胞在NSG小鼠的植入及迁移MLL-AF9 h FLCs-NSG/SGM3 AML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人IL-3受体(hu IL-3R、hu CD123),不表达或低表达人SCF受体(hu SCFR、hu CD117)和人GM-CSF受体(hu GM-CSFR、hu CD117)。比较MLL-AF9 h FLCs NSG/SGM3AML白血病细胞在高压静脉注射IL-3质粒的NSG小鼠和对照组NSG小鼠的致病情况,MLL-AF9 h FLCs NSG/SGM3 AML可导致高压静脉注射IL-3质粒的NSG小鼠(5/5)发生白血病,3/5的小鼠在观察期内(移植后37周)死亡;对照组NSG小鼠观察期内未能在外周血检测到人GFP+白血病细胞,但4/5小鼠骨髓内长期存在人GFP+白血病细胞,5/5小鼠观察期内均健康存活。6.原代MLL-AF9 h FLCs-NSG/SGM3 AML细胞植入IL-3质粒高压静脉注射的NSG小鼠后可发生急性混合谱系白血病将原代MLL-AF9 h FLCs NSG/SGM3 AML白血病细胞输入经IL-3质粒高压静脉注射的NSG小鼠,3/5小鼠发生与输注的原代细胞特征相同的AML(简称2°MLL-AF9 h FLCs AML);2/5小鼠的发生MLL(简称2°MLL-AF9 h FLCs MLL),即同时存在两类GFP+白血病细胞,分别为CD19+CD33-GFP+(简称2°MLL-AF9 h FLCs MLL-CD19+)和CD19-CD33+GFP+(简称2°MLL-AF9h FLCs MLL-CD33+)白血病细胞,二者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分别与ALL和AML一致。我们分别对原代及二代白血病细胞进行克隆性分析。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显示原代MLL-AF9 h FLCs NSG/SGM3 AML、2°MLL-AF9 h FLCs AML、2°MLL-AF9 h FLCs MLL-CD19+和2°MLL-AF9 h FLCs MLL-CD33+具有相同的克隆起源。IGH重排结果显示2°MLL-AF9 h FLCs MLL-CD19+发生IGH基因重排,原代MLL-AF9 h FLCs NSG/SGM3 AML、2°MLL-AF9 AML、2°MLL-AF9 h FLCs MLL-CD33+则未检测到IGH基因重排。结论:1.利用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肝脏造血干细胞可以在NSG小鼠构建MLL-AF9 ALL人源化小鼠模型。2.利用MLL-AF9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肝脏造血干细胞和成人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在NSG/SGM3小鼠构建MLL-AF9 AML人源化小鼠模型。3.IL-3可加速MLL-AF9 AML白血病细胞在NSG小鼠的植入和迁移。4.干细胞的自身特征(胎肝、成人骨髓)和细胞因子等微环境能影响MLL-AF9白血病细胞的表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3.7;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大明,刘革修,颜家运;t(10;11)白血病5例报告[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年05期

2 ;附属瑞金医院中法联合实验室探究白血病发生机制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8期

3 王凤文;;国内白血病研究概况[J];广西卫生;1979年04期

4 陆华中;;白血病治愈的可能性与前景[J];医学与哲学;1990年03期

5 梁实;雷国学;;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2年11期

6 褚建新;白血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年03期

7 ;白血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05期

8 赵成会;;白血病最爱袭击儿童[J];医药与保健;2009年03期

9 萍蓉;关于白血病的话题——访北京协和医院血液专家李蓉生教授[J];百科知识;1997年06期

10 宁兆民;;白血病的地域分布[J];祝您健康;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秀敏;郇天笑;白增亮;;基因多态性对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郑春荣;彭映;徐东升;孙铭阳;;青少年白血病流行病学分析[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晶;施旭光;蓝绍颖;;南通市成人白血病危险因素的1:2病例对照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4 罗静;曾东风;梁雪;孔佩艳;;供者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马军;;白血病的治疗进展[A];第15届全国肿瘤内科治疗学习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段峗;开金龙;夏小军;李雪松;姚金华;;庆阳市中医院10年276例白血病发病情况分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冬云;陈信义;田劭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苏伟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颅内浸犯一例报导[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开澜;刘新月;杨海燕;;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初步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高力;陈幸华;张曦;高蕾;刘耀;张诚;彭贤贵;司英健;王庆余;;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褚建新;白血病并不偏爱儿童[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褚建新;白血病不偏爱儿童[N];健康报;2003年

3 武汉协和医院 石威 (医学博士);白血病和装修房子的关系[N];家庭医生报;2009年

4 童春容 北京市道培医院血液科主任;三种因素或致白血病[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银春林 肖杨(专家指导);哪些因素可致白血病[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陈飒 崔伟历;白血病面面观[N];广东科技报;2006年

7 岳阳;我国科学家在白血病 研究领域获突破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峰;让孩子远离白血病的阴影[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9 记者 胡德荣;我国学者发现白血病新致病基因[N];健康报;2011年

10 河北省秦皇岛市肿瘤医院放疗科 赵成会;谨防“血癌”袭击儿童[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明;转录调控分子RBP2和YAP1在成人白血病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李寿芸;1.APL新融合基因TBLR1-RARα的致白血病作用及其治疗策略的研究 2.西达本胺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耿珊;当归多糖调控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李昱瑛;MLL重排白血病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系别转换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张国基;微波在白血病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6 张伶;VEGF反义寡核苷酸抗白血病血管新生和增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7 胡晓霞;白血病环境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赵月莹;白血病NASCT患者CTL克隆细胞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9 刘新月;白藜芦醇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琨;氯化甲基汞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材;白血病危险因素及住院费用变化趋势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连雪琪;多壁碳纳米管体内应用对小鼠免疫应答和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3 安瑞;Nras突变引起小鼠白血病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温影;四平市某医院126例初诊白血病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李敏;造血调控分子PPP2Cβ参与红系分化及EDAG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谢晓丽;多壁碳纳米管对白血病进程的影响及其与慢性炎症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6年

7 耿律;药物发现新策略的发展及在白血病靶标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田金满;社会心理因素对女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亚萍;一个白血病相关的肿瘤易患家系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10 王莉萍;EREG在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中表达水平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6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46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