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人体下呼吸道有限元模型及其对气道局部收缩时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8-04-16 13:35

  本文选题:下呼吸道 + 支气管哮喘 ; 参考:《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S1期


【摘要】: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以气道结构改变和气道对收缩刺激因素的高反应性为病理特征,即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肺气道具有十分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各级互异的直径、长度等形态学参数,在正常与病理条件下,气道各级结构还会发生不均匀的收缩和扩张,从而导致气道中复杂的气体流动情况。如何将复杂的气道几何学,气道内流动的气体与变动的气道壁进行耦合,以建立人类呼吸系统的计算生物力学模型和模拟气道内气体的流动和物质传输,如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支气管哮喘时气道重塑和收缩对下呼吸道气流变化的影响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根据Tawhai下呼吸道模型参数~[1],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人类下呼吸道理论模型,将模型结构导
[Abstract]:Positive bronchial asthma (Asthma) is characterized by airway structural changes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to systolic stimuli, namely airway remodeling 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Lung gas props have very complex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cluding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diameters and lengths at different levels. Under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uneven contraction and dilation occur in all levels of airway structures.This leads to complex gas flow in the airways.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al model of the human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imulate the gas flow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airway, the complicated airway geometry, the gas flowing in the airway and the changing airway wall are coupled.How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airway remodeling and contraction on the changes of lower respiratory airflow in bronchial asthma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Tawhai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model and Solidworks software,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huma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was guided.
【作者单位】: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172340) 重庆市科委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2012019112003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一般项目(Cstc2012jjA058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CQDXWL-2012-123)资助
【分类号】:R3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克洋;李劲松;;气溶胶沉降模拟方法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秀义;肺支气管树三维形态模拟及其内部气体流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怡文;杜帅;张艳军;;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11期

2 方秀斌,赵斌,王铁民,于频,高杰;下呼吸道及循环血液中的NKA和NKB[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3 施焕中;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的动物模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年11期

4 宁静;徐勇胜;牛建平;;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7期

5 许建国;马迎教;韦中盛;;广西壮族哮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吴桐,刘世英,硕岭,胡仪吉,胡宗英,江载芳;支气管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J];免疫学杂志;1988年02期

7 严世英;关心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心理健康[J];学前教育;1998年12期

8 徐周;蒋蓉芳;宋伟民;;互隔交链孢霉诱导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构建[J];卫生研究;2009年02期

9 徐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曹雪涛;神经降压素使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IL-1增加[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壮;罗永峰;徐军;;利用SMA-Cre/R26R转基因报告鼠建立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曹省艳;程安春;汪铭书;;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呼吸道正常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爱芳;吴晓红;;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状况调查[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沈华浩;王绍斌;王苹莉;徐峰;李雯;黄华琼;;支气管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时彦玲;邓林红;;细胞外基质硬度对TGF2-β1诱导的支气管哮喘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林红伍;;支气管哮喘转归及诊治原则的数轴系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乐晶晶;董竞成;蔡萃;崔琰;倪健;刘闰红;;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宫兆华;董竞成;倪健;;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建立[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9 李芹子;孔灵菲;张宝辉;张殊娜;;多次盐酸灌注豚鼠食管下呼吸道及内脏传入部位SP免疫反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艳萍;;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早期核因子κB通路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邢远翔邋通讯员 朱乃梅 赵斌;我国发现呼吸道又一新病毒[N];健康报;2007年

2 记者郑灵巧;“甲流”病毒遗传学特征为低致病性[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庆镐;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2 谭宇蓉;BRS-3肺内生物学效应、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及天然配体分离[D];中南大学;2007年

3 邓昱;IL-12~+重组卡介苗新生期接种干预实验性哮喘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睿;小鼠卡介苗新生期接种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免疫状态和实验性哮喘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桐;干细胞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检测与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旭红;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干预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刘文军;MMP-9、TNF-α表达与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一致性[D];泸州医学院;2010年

3 李和权;鼠白介素12质粒对致敏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4 仝惠民;辛伐他汀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陈伟超;IL-12~+重组卡介苗新生期接种对RSV感染后实验性哮喘小鼠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迟磊;不同特性抗原对大鼠个体发育早期TH_1/TH_2亚群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7 李婷;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情绪、应对和生理反应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8 段熙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心理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乔永康;甲醛诱导型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金星;活血化瘀法对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影响作用的初步探讨[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59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1759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