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EphB2在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2 10:56
【摘要】:第一部分EphB2在B细胞上表达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背景:EphB2是受体型酪氨酸激酶Eph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上,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及内皮细胞簇集。近年研究发现,EphB2在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也有表达,并且其前向信号可促进T细胞迁移和单核细胞活化。然而,EphB2在B细胞上的表达及作用至今尚无明确报道。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选出B淋巴细胞。分别利用LPS、anti-IgM和IL-4刺激幼稚B细胞活化,以western blot检测EphB2及其配体ephrinB1/B2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通过转染EphB2 siRNA以抑制EphB2表达,并设立阴性对照siRNA(NC)转染组和非转染对照组,检测其对B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分泌IgG/IgM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EphB2及其特异性配体ephrinB1和ephrinB2在人外周血幼稚B细胞上均有表达,且体外刺激B细胞活化后,EphB2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ephrinB1和ephrinB2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同时,转染siRNA并检测B细胞活化指标,结果显示,与NC转染组和非转染对照组相比,EphB2 siRNA转染组B细胞增殖(P0.05)、B细胞培养上清TNF-α (P0.01)及IgG水平(P0.05)均显著下降,然而各组之间IgM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EphB2及其配体ephrinB1/B2在人B细胞上有表达,且EphB2在B细胞活化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部分调控B细胞EphB2表达的microRNA的筛选和鉴定背景: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通过与mRNA特异性结合使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为蛋白质,并因其稳定性、保守性及靶向结合的特异性,成为疾病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有研究显示,在神经胶质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EphB2表达可受到多种microRNA的调控。因此,筛选出具有特异性调控B细胞EphB2表达的microRNA对进一步研究EphB2在B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有重要价值。方法:利用miRWalk数据库并综合参考5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预测可调控人EphB2表达的microRNAs,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microRNAs在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之后,构建含有EphB2 3'UTR结合位点的荧光霉素报告基因载体质粒,并与miR-185模拟物或模拟物NC共转染入工具细胞293T内,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值,以验证miR-185是否可与EphB2 mRNA特异性结合并影响EphB2表达。另外,通过转染miR-185模拟物和抑制剂进入B细胞,并western检测B细胞EphB2蛋白水平、流式检测EphB2 (+) B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以进一步验证miR-185是否可影响B细胞上EphB2的表达;同时,检测B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分泌IgG/IgM抗体水平,以探究miR-185对B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miRWalk数据库预测出miRNA-185、miRNA-661、miRNA-593、 miRNA-211、miRNA-515和miRNA-204这6种microRNA可调控人EphB2表达。上述6种microRNA在人外周血幼稚B细胞中均有表达,然而只有miRNA-185, miRNA-515和miRNA-204在活化的B细胞中表达下调(P0.05),且与miRNA-515和miRNA-204相比,miRNA-185下调更为明显(P0.05)。荧光霉素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含EphB2 3'UTR野生型结合位点的报告基因与miRNA-185模拟物共转染组细胞荧光测值下降41%(P0.01)。进一步,我们分别转染miR-185模拟物和抑制剂进入B细胞,检测到与NC组和非转染对照组相比,miR-185模拟物转染组中western检测B细胞EphB2蛋白水平、流式检测EphB2 (+) B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下调(P0.05), miR-185抑制剂转染组中western检测B细胞EphB2蛋白水平、流式检测EphB2 (+) B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上调(P0.05):同时,我们检测各组B细胞活化指标,结果显示,miR-185模拟物转染组B细胞增殖(P0.05)、B细胞培养上清TNF-α (P0.01)及IgG水平(P0.05)均显著下降,miR-185抑制剂转染组B细胞增殖(P0.05)、B细胞培养上清TNF-α (P0.01)及IgG水平(P0.05)均显著上升。结论:miR-185可特异性抑制B细胞上EphB2表达,从而阻碍B细胞活化。第三部分EphB2调控B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背景:细胞活化的核心转录因子为NF-κB,其亚基p65是B细胞活化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在神经细胞中,Src为EphB2下游的重要信号分子,可促进神经突触形成和重塑,且最近研究表明Src活化后可激活NF-κB (p65)分子。我们推测EphB2可能通过Src-p65信号通路调控B细胞活化。另外,一种新近发现的信号分子Notch1可参与T细胞活化,但其在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此部分我们将探究上述信号分子在EphB2调控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EphB2 siRNA或miR-185模拟物寡聚核苷酸以抑制B细胞EphB2表达,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细胞phospho-Src/总Src、phospho-p65/总p65及Notch1蛋白水平,以探究EphB2调控B细胞活化中可能激活的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phB2 siRNA和miR-185模拟物转染组B细胞磷酸化Src表达显著下调(P0.05),各组B细胞总Src表达无明显差异;磷酸化p65表达显著下调(P0.05),各组B细胞总p65表达无明显差异。同时,EphB2 siRNA和miR-185模拟物转染组B细胞中Notch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EphB2可能通过Src-p65信号通路调控B细胞活化,Notch1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检测细胞活化的新方法[J];食品科学;2004年07期

2 杨琳;郭明秋;;成熟和衰老T细胞活化后钙信号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3 李宪昌;L3T4分子对L3T4~+细胞在体内功能的重要性[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年04期

4 刘];CD_3/TCR介导JurkatT细胞产生IL-2的差异[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1年02期

5 夏海滨,金伯泉;T细胞活化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2年05期

6 张雷,孙尔维,葛琪,曾耀英,高伟;凋亡细胞体外抑制T细胞活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08期

7 杨吉明;白细胞间介素[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4年02期

8 薛彬,Edeman A,Thorbecke GJ;介绍一种用颜色显示法测细胞的生长及增殖[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9 Gerry G.B.klaus;耿排力;;B细胞控制的阐明[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汪群英;徐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J];山东医药;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yN欣;李晓曦;马玲;侯亚义;;17-β雌二醇增强TLR9信号引起的B细胞活化[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何贤辉;曾耀英;徐丽慧;邱海霞;蔡小嫦;;黄连素对T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一;闫立安;于春雷;;NF-κB诱导激酶(NIK)在TCR/CD3受体交联的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陈薪伊;李锴;傅开元;;辛伐他汀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疼痛行为[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蒋廷旺;邓安梅;韩志君;唐裕杰;仲人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模型中细胞增殖及活化诱导凋亡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靳昌忠;冯磊;李杰;姚航平;冯婷婷;吴南屏;;长期HAART对AIDS患者CD8+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HLA-DR水平的影响[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孙大康;李柏青;;PKCθ在γδ~+T细胞经TCR途径活化中的作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孙凯;金伯泉;冯琦;朱勇;杨琨;刘雪松;张建平;;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PTA1配体的初步鉴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胡德荣;炎症过度反应与白细胞活化有关[N];健康报;2007年

2 ;外调内养 立体健康[N];上海科技报;2008年

3 实习生 李晗;解开人类衰老的密码[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记者 白毅;SAP-PIX通路调节T细胞活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欣文;“学习疗法”可使大脑细胞活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杨朝晖;中医疗法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N];科技日报;2009年

7 郭玉华 宁新荣 周为琴;维生素E促进免疫的途径及机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朝晖;用现代科学给阿胶“验明正身”[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凤娥;Treg细胞与前列腺癌冷冻免疫反应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秋举;L-肉碱对H_2O_2诱导氧化应激的两种鱼细胞抗氧化功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毅楠;可溶性CD22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梁薇;EphB2在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永安;MiR-155调控T细胞活化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李昊文;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分子参与外周T细胞活化和分化的调节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傅占江;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调节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王耀文;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及Hacat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朱姝;ACA阳性先兆流产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干预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逸;PMA+Iono和Z-VRPR-FMK对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谢国丽;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成功;雷帕霉素对小鼠记忆T细胞的体外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艳平;BTLA信号在T细胞活化启动和早期阶段的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2年

5 刘敏;DANCE作为体内外细胞的病理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戴树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淋巴细胞活化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岑治宏;B10细胞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世婷;雌二醇(E2)在T细胞活化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Ⅱ.E2在细胞接触依赖性调控机制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辉;岩藻糖基化海参硫酸软骨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郭君;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_1/Th_2细胞平衡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5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305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