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长双歧杆菌XY01分泌蛋白质图谱

发布时间:2018-12-08 09:38
【摘要】:菌体的分泌蛋白质在宿主和菌体的相互作用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建立了长双歧杆菌XY01分泌蛋白质图谱,通过MALDI-TOF/TOF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对鉴定到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1个蛋白质点,成功鉴定18个蛋白质点,分别代表14个不同的蛋白质,等电点分布在4.5~7.0之间,分子质量分布在20~65 kD之间;通过COGs分类和功能分析,信号肽和细胞定位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对菌体细胞壁/膜的形成、生物信号传导和物质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长双歧杆菌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Abstract]: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the bacteri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ost and the bacteria.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XY01 secretory protein map of Bifidobacterium longiensis. The identified secreted proteins were analyzed by MALDI-TOF/TOF mass spectrometry and database search. A total of 21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and 18 protein spots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representing 14 different proteins respectively. The isoelectric point was between 4.5N 7.0 and th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was between 20 ~ 65 kD. COGs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signal peptide and 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KEGG metabolic pathwa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protei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wall / membrane formation, biologica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substance metabolism. 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teomics and genomics of Bifidobacterium longiensis.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No.2009ZX10004-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71321)资助~~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斌;毕志刚;;中波紫外线辐射前、后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04期

2 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郭建春;;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03期

3 常俊丽;杨广笑;何光源;;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2006年05期

4 王玉琪,李庆华,李瑞红;蛋白质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学科[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5期

5 任勇,陈寿松;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6 刘清岱;刘竹芸;任岩;朱晔荣;王勇;;检测蛋白酶活性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年06期

7 孟慧;段翠芳;曾日中;;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8 刘东;;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7年04期

9 丁鸿;邱东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8期

10 许玲;姜涛;张翠丽;臧师竹;辛毅;;大鼠心肌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明国;李惠;王金子;陈保善;;低毒病毒与板栗疫病菌互作的蛋白组学[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明国;李惠;王金子;陈保善;;低毒病毒与板栗疫病菌互作的蛋白组学[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明军;赵迎泽;毕杨;黄佳yN;冯涛;;HBx腺病毒转导L02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芦银华;舒丹;王纬华;陈磊;姜卫红;;天蓝色链霉菌双组分调控系统JyA1/A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文平;吕正兵;聂作明;龙晓辉;夏佳音;陈健;徐杰;盛清;王丹;吴祥甫;张耀洲;;家蚕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差异蛋白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王立顺;邵建敏;殷剑宁;徐宁志;刘斯奇;赵晓航;王融;;以双向凝胶电泳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策略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钟华;樊惠芝;杨們原;;液相制备等电聚焦—双向凝胶电泳用于极碱性蛋白质的富集分离鉴定[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李岷;陈强;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白念珠菌酵母相全细胞总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赵亮;丁彦青;;血清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技术的优化及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吴超群;;蛋白质组学简介(Proteomics)[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明霞;高丰度蛋白质的除去及蛋白质的多维色谱分离与定量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卢占军;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3 张群;ClpE在肺炎链球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乌日娜;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蛋白质组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金静华;低浓度烷化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林杰;正常人尿液糖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大肠杆菌DH5α分泌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孙青菊;大鼠肝再生的亚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张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烟曲霉的致病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国伟;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多重耐药菌株CCDC5180、药物敏感菌株CCDC5079与BCG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2 郭丽茹;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132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3 邵春红;幽门螺杆菌适应性蛋白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翁瑜;射频电磁场对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晶;灰黄霉素生物合成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袁星;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结合对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王京京;水稻叶色突变体标810S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蛋白质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妍;1. 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单胚胎的蛋白质组分析 2. vsx1基因沉默对金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梁海鹰;1.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减数分裂期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 2.虎纹镇痛肽的特殊毒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玲;1.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无腔眼和正常眼胚胎的蛋白质组研究 2.基于质谱的BLAST方法在金鱼胚胎蛋白质鉴定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8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368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