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BCL11A识别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基础以及BAF180与核小体互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2:33
【摘要】:本论文主要分两个章节,第一章节重点研究了锌指蛋白BCL11A负调控Y-珠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第二章节主要研究了人源BAF180蛋白质第一个BAH结构域的晶体结构以及其与核小体的相互作用。第一章节: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将氧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来维持人类正常的生命活动。血红蛋白由两条α类型和两条β类型的亚基组成,其编码基因分别位于人类第16号和11号染色体上。β类型的亚基由5个不同的珠蛋白基因(ε-,Gγ-,Aγ-,δ-,和β-珠蛋白)编码,并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经过两次发育转换。在胚胎期,主要表达ε-珠蛋白;胎儿期,主要表达γ-珠蛋白;成人期,主要表达β-珠蛋白和δ-珠蛋白。此时,胎儿血红蛋白(HbF或者α2 γ2)的水平降到1%以下。β-血红蛋白疾病是由于编码β-珠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β-珠蛋白的结构发生异常或合成异常,包括镰刀型贫血症和β-地中海贫血症。目前,β-血红蛋白疾病治疗方案有羟基脲(hydroxyurea)治疗、输血治疗、骨髓移植和基因治疗。患有“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症(HPFH综合症)”的病人没有完成正常的珠蛋白转换,因此血液中仍然含有一定比例的胎儿血红蛋白。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种HPFH综合症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患有β-血红蛋白疾病的患者,却能够极大地缓解他们的症状。因此重激活Y-珠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一种治疗β-血红蛋白疾病的策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发现转录因子BCL11A在调控γ-珠蛋白表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造血干/祖细胞CD34+细胞中敲除BCL11A,γ-珠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在患有镰刀型贫血症的小鼠中,通过条件型敲除BCL11A的表达,可以提高小鼠体内Y-珠蛋白的产量,也可以修正小鼠的表型。尽管大量的功能实验已经证实BCL11A可以调控γ-珠蛋白的表达,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仍然还不清楚。直到最近,两个课题组同时报道BCL11A通过其C端的三个串联的C2H2锌指结合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上游的115bp区域。巧合的是,天然突变G-117A以及C-1 14A/T/G位于该区域内并且被鉴定存在于患有HPFH综合症的病人体内,但是这些天然突变对于负调控γ-珠蛋白的表达机制也还不清楚。我们通过体外克隆表达以及纯化获得了 BCL11A的C端三个串联的锌指Znf4-6,并设计不同长度的DNA序列用于后续的结晶实验,最终获得了 2.50 A的BCL11A和12bp的DNA复合物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以及ITC滴定实验,我们验证了 G-117A和C-114A/T/G突变能够极大地减弱了 BCL11A和DNA的亲和力,这与晶体结构中Znf4-5与G-117以及G-11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致。我们也通过ITC实验验证了 ZBTB7A蛋白的C端四个串联的锌指可以结合在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上游200bp区域,亲和力约为120 nM,该区域内也存在一些与HPFH综合症相关的点突变,目前正在进行后续研究。第二章节:染色质重塑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依赖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来实现功能,主要包括SWI/SNF蛋白家族、ISWI蛋白家族、CHD蛋白家族和INO80蛋白家族。在人类细胞中,SWI/SNF家族又可以分为BAF和PBAF两个蛋白质亚家族。BAF180是PBAF亚家族中独有的亚基,在维持基因组稳定、促进哺乳动物心腔成熟、DNA转录过程中的损伤修复以及抑制乳腺癌、肾细胞癌等起着重要的作用。BAF180含有6个Bromo结构域、2个BAH结构域和1个HMG box结构域。其中它的6个Bromo结构域已经被解析,而C末端的HMG box结构域的功能主要是参与结合DNA,但是关于BAH结构域的结构以及功能尚未有文章报道。之前文章报道BAH结构域可以参与识别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也可以参与结合核小体来调控基因沉默;也可以参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因此探究BAF180的BAH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BAF180的生物学功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解析了 BAF180的第一个BAH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并通过体外组装核小体,利用GST pull-down、EMSA以及ITC实验证实了 BAH结构域可以直接结合体外组装的核小体,也能与293T细胞中提取的核小体相互作用。通过大量的点突变实验和核磁滴定实验,我们初步鉴定了 BAH结构域与核小体相互作用的界面信息。我们希望通过后续的核磁滴定实验,能够获得核小体上的作用界面信息,从而搭建结构模型,获得BAH结构域与核小体的三维结构。
【图文】:

空间,珠蛋白,珠蛋白基因,调控序列


邋血红蛋白转换(hemoglobin邋switching)逡逑编码a类型的珠蛋白基因位于人类第16号染色体的同一个基因座上,a-珠蛋白,其中a-珠蛋白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拷贝,它们的表达端调控序列(locus邋control邋region,邋LCR)所调控。编码P类型的珠蛋白人类第11号染色体的同一个基因座上,包含s-,GY-,AY_,邋&和P-珠蛋、-和珠蛋白是Y-珠蛋白基因的两个拷贝,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丫-因的第136位氨基酸上的差异,AY-珠蛋白基因的第136位氨基酸是丙氨y-珠蛋白是甘氨酸,它们的表达同样受5’端调控序列所调控(Blobeletal.,2ert邋et邋al.,2018)。编码ct类型和P类型的珠蛋白基因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录调控,其中P类型的珠蛋白需要经历两次发育转换,该过程被称为血换(图1.1.2)。在怀孕早期(胚胎时期),血红蛋白主要由&和s-珠蛋白2),此时珠蛋白在卵黄囊中合成;怀孕三个月至出生前(胎儿时期),主要由a-和y-珠蛋白组成(ct2Y2),此时珠蛋白在胚胎肝中合成;出生后

珠蛋白基因,亚基组成,二磷酸甘油酸,动态变化


.,2011;邋Lohani邋et邋al.,邋2018;邋Sankaran邋and邋Nathan,邋2010;邋Sankaran邋and邋injamuretal.,2018;Wienertetal.,2018)。y-珠蛋白和邋p-珠蛋白的氨间结构都非常的相似,都是由146个氨基酸组成。但是编码丫-珠蛋3位氨基酸是丝氨酸,而在P-珠蛋白基因的相应位置是组氨酸。这-珠蛋白与结合在血红蛋白上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1)_11(^te,BPG)分子结合部位的正电荷减少,也即降低了邋y-珠蛋白对2,3-的亲和力。2,3-二磷酸甘油酸是血红蛋白的一个重要的别构效应物,白可以结合一分子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二磷酸甘油酸是一个子,,能够与P-珠蛋白的第82位赖氨酸、第2位的组氨酸、第143第1位缬氨酸的N末端的正电荷存在静电相互作用而被锚定在血成的空穴中。结合了邋2,3-二磷酸甘油酸的血红蛋白对氧气亲和力要下要低,因此胎儿时期的血红蛋白载氧能力要比成人时期的血红蛋能维持胎儿在母亲体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维持自己的生存需求。,他们能够自主进行呼吸,所以不再需要从母亲那里获取氧气来满所以胎儿血红蛋白HbF需要降低到很低的水平。逡逑|A|逦HS-40逦??逦a2邋a_l逦a-alobin邋locus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恨恨;丰继华;胡焕;周晓雯;李泽华;;不同转录率下真核模式生物核小体位置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岁品品;邢旭东;王宏;崔颖;;基于位置权重矩阵的核小体识别及功能分析[J];生物信息学;2016年01期

3 魏恨恨;丰继华;胡焕;周晓雯;李泽华;;压力条件下真核模式生物核小体移动模式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年07期

4 王成爱;赵宏宇;邢永强;邵灵利;蔡禄;;酿酒酵母核小体定位理论模型的体外实验验证[J];生命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5 ;研究揭示胚胎早期核小体重排规律[J];江西饲料;2014年02期

6 卢英;丰继华;单秋甫;陈攀峰;单增辉;;两种模式生物核小体定位比较研究[J];生物信息学;2014年03期

7 刘辉;壮子恒;关佶红;周水庚;;核小体定位的转录调控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9期

8 蔡禄;赵秀娟;;核小体定位研究进展[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9 杨文燕;程合渊;;血清核小体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反应和预后中的意义[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张志新;高奇蓉;;真核细胞核小体研究的近况[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核小体定位机制及在胚胎发育中的核小体重排[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2 陆才生;马会慧;魏秋静;潘云峰;吴玉琼;古洁若;;树突状细胞体外负载核小体诱导免疫应答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郝进;郝飞;钟白玉;徐云升;唐书谦;龚小云;叶庆佾;;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核小体水平检测[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秀娟;蔡禄;;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酵母核小体定位的预测[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苏茵;贾汝林;陈巧林;栗占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抗原核小体的提取纯化与鉴定[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孙晓云;代琛贤;贾汝琳;苏茵;栗占国;;核小体表位肽诱导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狼疮样肾炎模型小鼠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苏茵;韩雷;栗占国;;可溶性核小体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孔垂正;高丽锋;贾继增;赵光耀;刘旭;;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Ae.tauschii,L)核小体占位与组蛋白修饰[A];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9年

9 邱平;朱景德;徐燕萍;周维影;;DNA嵌入型试剂滇乙锭对鸡红细胞核染色质核小体排布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孙晓云;姚中强;贾汝琳;韩蕾;栗占国;;核小体H1_(204-218)表位肽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GVHD)狼疮样肾炎的初步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霞;人类遗传物质中首次发现前核小体[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田学科;决定DNA链核小体定位编码找到[N];科技日报;2006年

3 ;美国会称DNA测病不可靠[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晓新;科学家称发现DNA的第二种编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赵熙熙;DNA读取和复制研究获进展[N];中国科学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佘惠敏;解开生命谜题的第二级密码[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杨舒;我科学家打破科学界“黑箱”[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BCL11A识别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基础以及BAF180与核小体互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刘永瑞;NAP1组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孟虎;核小体序列的进化及核小体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周春丽;重组核小体通用性Th表位诱导SLE口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邢永强;基于序列信息的核小体定位理论分析及预测[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赵秀娟;酵母核小体定位的理论预测及核小体体外组装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郑燕;验证酵母基因组序列中8-mer的独立进化规律和生物学功能[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包通拉嘎;核小体结合模体的预测及它们在人类基因功能位点附近的分布[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徐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核小体的解离模式与组蛋白甲基化的动态维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陈伟;核小体定位对RNA剪接的影响及组蛋白变体的识别[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圆圆;水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袁闯;多尺度模拟研究组蛋白变体H2A.B对核小体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路萌叶;基于DNA序列部分[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程凤;全基因组核小体保护遗传标记的筛选及法医学应用探索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5 徐晓岚;N6mA DNA甲基化与核小体定位的关系分析[D];东南大学;2018年

6 张怡茹;核小体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苏岩;基于序列特征的核小体定位[D];山东大学;2015年

8 郭守辉;核小体定位的理论预测与在线软件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成爱;酿酒酵母核小体定位理论模型的体外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10 任松叶;人类及酵母基因组功能区的核小体定位预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61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