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回补株的构建及其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4 08:01

  本文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回补株的构建及其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构建稳定的沙门氏菌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构建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回补株并研究其稳定性。体外建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Henle-407的细胞模型,观察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探讨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后续利用动物模型进行该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工具和手段。方法:一、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荧光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以低拷贝克隆载体pACYC-184为基础,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eGFP基因序列,上游增加Trc Promoter启动子,下游增加rrnB ribosomal终止子,两端位点上、下游序列设计相应酶切位点,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合成pACYC184-eGFP载体,并依次调取及克隆aphA-hok-parDE基因和spv基因,构建得到pACYC184-eGFP-HOK载体、pACYC184-spvB-eGFP-HOK载体及pACYC184-spvC-eGFP-HOK载体,分别电转化入对应的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缺陷变异株得到相应的回补株,并对质粒的稳定性及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二、沙门氏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携带spv基因(Salmonella plasmid virulence genes)的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211、敲除spvC的缺陷变异株(ST211-△-e-spvC)及回补株(ST211-c-spvC)与Henle-407细胞共培养,取不同干预时间点的细胞进行实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和胞内菌数量;Promega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Caspase3/7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ERK和p-ERK表达水平;胞内集落形成单位的检测采用平板菌落计法。结果:一、鼠伤寒沙门氏菌spv基因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1.经PCR及基因测序证实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荧光回补株。2.含有低拷贝质粒的回补株在连续培养12代或144h都未发生丢失,在细菌感染细胞模型中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带绿色荧光。二、沙门氏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1.荧光显微镜下ST211感染组与ST211-c-spvC感染组细胞在4h出现大量的细胞核呈波纹状或折缝样、部分染色质凝聚等早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而ST211-△-e-spvC感染组及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感染24h,ST211感染组与ST211-c-spvC感染组细胞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产生凋亡小体并出现大量以坏死为特征的形态学改变,ST211-△-e-spvC仅部分细胞存在凋亡、坏死形态学改变。2.Caspase-3/7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组Caspase-3/7活性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0h和4h,三个感染组间的Fluorescence值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后4h,细菌感染组较空白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P0.01);感染的8h、12h和24h,ST211-△-e-spvC感染组较ST211-eGFP感染组和ST211-c-spvC感染组的Fluorescence值有差异(P0.05)。3.p-ERK蛋白的比值分别为(24h;空白对照组,0.89±0.03;ST211-eGFP感染组,0.12±0.02;ST211-△-e-spvC感染组,0.74±0.05;ST211-c-spvC感染组,0.11±0.04),ST211-eGFP感染组与ST211-c-spv C感染组的p-ERK蛋白的比值较ST211-△-e-spvC感染组显著降低(P0.01)。4.共培养的前4h,组间胞内活菌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8h、12h和24h,ST211-eGFP感染组与ST211-c-spvC感染组胞内活菌数高于ST211-△-e-spvC感染组(P0.05)。结论:1.高度稳定且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沙门氏菌表达载体及spv基因回补株构建成功,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2.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的存活和增殖,进而加重细胞损伤,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影响ERK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 spv hok/sok parDE 细胞凋亡 MAPK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前言11-14
  • 第2章 鼠伤寒沙门菌spv基因荧光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14-40
  • 2.1 材料14-17
  • 2.1.1 菌株、质粒14-15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15-16
  •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16-17
  • 2.2 方法17-33
  • 2.2.1 技术路线17-22
  • 2.2.2 eGFP基因(含启动子终止子)的合成及克隆22-26
  • 2.2.3 HOK基因的调取及克隆26-28
  • 2.2.4 spvB及spvC基因的调取及克隆28-32
  • 2.2.5 电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转化入沙门氏菌32-33
  • 2.2.6 质粒稳定性评价33
  • 2.3 结果33-38
  • 2.3.1 PCR合成eGFP基因(含启动子终止子)33-34
  • 2.3.2 eGFP基因(含启动子终止子)的克隆及鉴定34-35
  • 2.3.3 hok/sok-par ED(简称HOK)基因的调取35
  • 2.3.4 hok/sok-par ED(简称HOK)基因的克隆35-36
  • 2.3.5 spvB及spvC基因的调取36
  • 2.3.6 spvB及spvC基因的克隆36-37
  • 2.3.7 平板计数法测量质粒稳定性结果37-38
  • 2.4 讨论38-40
  • 第3章 沙门氏菌质粒毒力基因spvC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40-53
  • 3.1 材料40-42
  • 3.1.1 菌株40
  • 3.1.2 细胞株40
  •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40-41
  • 3.1.4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41-42
  • 3.2 方法42-46
  • 3.2.1 细菌培养及定量42-43
  • 3.2.2 细胞的分组及培养43
  • 3.2.3 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43-44
  • 3.2.4 细胞爬片制备及DAPI染色44
  • 3.2.5 Caspase-3/7 活性的检测44
  • 3.2.6 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分子表达水平44-45
  • 3.2.7 胞内菌计数45
  • 3.2.8 统计学分析45-46
  • 3.3 结果46-50
  • 3.3.1 DAPI荧光染色观察凋亡过程中细胞核形态学改变46-47
  • 3.3.2 Promega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Caspase3/7 活性47-48
  • 3.3.3 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分子表达水平48-49
  • 3.3.4 胞内菌计数结果49-50
  • 3.4 讨论50-53
  • 第4章 结论和展望53-54
  • 4.1 结论53
  • 4.2 展望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7-58
  • 综述58-66
  • 参考文献63-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科;;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对策[J];煤矿医学;1981年06期

2 张继泽;;5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查[J];临床检验杂志;1983年01期

3 黄维锦;从成人和儿童粪便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谱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1985年02期

4 戴淑琴;;鼠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附220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5年01期

5 王锦德,许道琴;西宁地区12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流行的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6 方鹤松;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召开鼠伤寒沙门氏菌病专题座谈会[J];北京医学;1988年03期

7 戴秀霞;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50例[J];实用内科杂志;1988年10期

8 韩光辉,郁宝慧,张秀英;15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1988年04期

9 张开瑞,辛绍杰;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的特点(附176例分析)[J];北京医学;1991年06期

10 林秋君;程贤芬;蒋美玲;黄萸芳;陈达光;;立克菌星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附43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玉容;刘作义;;3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及临床情况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方;曾明;;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3 郭爱珍;Dieter M.Schifferli;;鼠伤寒沙门氏菌1型菌毛介导细菌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粘附及侵袭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李鹏成;叶小兰;王志胜;庾庆华;杨倩;;乳酸杆菌S-层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及入侵Caco-2细胞的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温馨;郝凤奇;杨桂连;王春凤;;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及在乳酸菌中的表达[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李正;程相朝;张春杰;张明亮;田芳华;龙塔;;鼠伤寒沙门氏菌crp/cya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倪学勤;Joshua Gong;曾东;Weido si;周小秋;;猪源乳酸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DT104在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上粘附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朱森林;陈e

本文编号:265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65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