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RNA免疫识别与抗病毒宿主防御的新调控激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4:55
【摘要】: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即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感知病原体上携带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启动下游相关免疫信号通路与应答,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的首道防线。细胞质核酸识别作为脊椎动物天然免疫识别的重要组分,对于宿主细胞抵御外来病毒病原体入侵具有重要作用。宿主细胞通过定位于细胞质的核酸受体,比如RIG-I样受体(RLRs)和cGAS识别病毒RNA及细胞质游离DNA,经由线粒体外膜的接头蛋白MAVS/VISA/IPS-1/Cardif或内质网膜的STING/MITA招募下游关键激酶TBK1和IKKε,促进转录因子IRF3/7磷酸化进而二聚化入核,协同转录因子NF-κB诱导生成Ⅰ/Ⅲ型干扰素,通过诱导数以百计的干扰素诱导基因(IFNs-stimulated genes,ISGs)表达,以及调控获得性免疫,建立宿主抗病毒态势。细胞质核酸免疫识别同时也是慢性炎症、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决定因素,其活性和功能的精确调控是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为调控细胞质核酸识别信号的关键方式,受到极大的关注。酪氨酸磷酸化是关键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全面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核苷激酶则在维持细胞内核苷酸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控制细胞内多种生命进程。我们的研究关注在细胞质RNA免疫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激酶及调控分子机制,特别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和核苷(NDP)激酶这两类天然免疫调控中未曾报道过的激酶。我们的研究发现,RNA识别信号关键激酶TBK1受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调控,且这一调控依赖于Src家族成员Lck/Hck/Fgr。机制上,Lck/Hck/Fgr直接磷酸化TBK1 Tyr354/394位点,阻碍TBK1二聚化活化及相关信号复合体的形成。因此,CRISPR介导的Lck/Hck/Fgr敲除会显著提升宿主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而其抑制剂也同样显著增强细胞,斑马鱼和小鼠的病毒防御能力。本项工作首次鉴定了直接调控TBK1活性并决定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活性的新激酶,并揭示了决定RNA免疫识别的一类新型负反馈调控。我们的研究也鉴定了定位于线粒体的NME家族核苷激酶NME4能够显著增强细胞质RNA免疫识别信号。机制上,NME4通过线粒体融合调控因子OPA1,控制线粒体动力学,从而促进RNA识别信号网络的关键接头蛋白MAVS的聚集活化,增强TBK1和下游转录因子IRF3的激活。该研究首次提出核苷激酶对于RNA免疫识别和抗病毒防御的重要调控作用和机制,并揭示了线粒体动力学在MAVS淀粉样聚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工作为理解RNA免疫识别和宿主抗病毒防御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图文】:

信号通路,细胞质,图片,干扰素


MyD88邋)邋[2W()],TRIF通过招募并活化下游转录因子IRF3和NF-kB,而MyD88逡逑则通过活化NF-kB,邋IRF5和IRF7,,诱导I/III型干扰素,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逡逑因子等表达(图1.2)。逡逑4逡逑

活化过程,泛素化,信号通路,蛋白磷酸酶


博士学位论文逦逡逑STING蛋白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报道蛋白磷酸酶Mg27Mn2+邋(Mg27Mn2—邋dependentlA,邋PPM1A)可以去磷酸化邋STING邋的第邋385邋位制STING二聚化活化[571。逡逑Dead邋cells邋DNA邋virus邋Retrovirus邋Bacteria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汉平;“七七”天癸竭时女子自身免疫识别状态的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4期

2 吴玉章;;T细胞免疫识别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2期

3 曹颜霞;熊思东;徐薇;;固有免疫识别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效应机制[J];现代免疫学;2012年04期

4 王楠;吕晶晶;;基于免疫理论的企业风险识别能力研究[J];今日财富;2017年21期

5 周艳敏;曹佩霞;;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流产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田志刚;孙lm;;天然免疫识别与外周免疫耐受[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6年05期

7 吕群燕;熊思东;高晓明;尹芝南;董尔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身免疫识别与应答的机制及调节研究”结题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5年01期

8 胡烨;许小青;;固有免疫识别与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3年04期

9 李雷;天然免疫识别的机制与途径[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5期

10 吴玉章;CTL的免疫识别和效应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忠;;固有免疫识别研究进展[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曹雪涛;;免疫识别和免疫调节研究进展[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曹雪涛;;免疫识别与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曹雪涛;;免疫识别、免疫调控与免疫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5 董学会;Bradley Olsen;;基于抗体/纳米抗体的三维免疫识别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C];2017年

6 魏丽霞;罗辉艳;;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心理表现的分析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田志刚;;天然免疫识别与肿瘤生物治疗[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吴玉章;;抗原的免疫识别和抗原工程[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9 文代华;曹娜静;张景海;张嵘;;昆虫ALP蛋白的免疫识别作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马金柱;王北艳;崔玉东;;Nod样受体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朱国旺;治疗RSA中西医结合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记者 唐先武;我国科学家发现天然免疫识别与调控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甘晓;首个细胞核内DNA免疫识别受体被发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专题评论免疫识别新途径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唐先武;我发现免疫识别与天然免疫功能调控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6 李燕燕 刘丙生;自主创新结硕果乘风破浪书新篇[N];科技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哲 通讯员 焦德芳;“隐身衣”助人造胰岛躲避免疫识别[N];健康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莎莎;RNA免疫识别与抗病毒宿主防御的新调控激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谢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鉴定及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董超华;克氏原螯虾两种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赵承梅;纳米载体介导干预免疫识别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亚斐;超抗原SED免疫识别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6 王雷雷;扇贝补体相关分子的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7 杨嘉龙;栉孔扇贝关键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8 王楠;免疫视角下企业风险管理要素与风险管理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钱树英;益气补肾方治疗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石吟;益气补肾方对母—胎免疫识别异常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免疫调节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曾谷城;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生物分子免疫识别[D];暨南大学;2005年

4 张俊;玫瑰无须渻卵黄脂磷蛋白是具有调理素功能的免疫识别因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谢辉;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免疫分子识别[D];暨南大学;2006年

6 刘琳;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新型清道夫受体的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及活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7 蔡军伟;LPS对人CIAS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Cryopyrin结构与功能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艾军华;hTLR9表达及其介导HPV11免疫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9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679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