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风疹病毒E1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纯化

发布时间:2020-06-04 23:25
【摘要】:目的1、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方法及蛋白表达优化条件的建立;2、通过杆状病毒系统表达风疹病毒E1全长重组蛋白,成功获得相对纯度的风疹E1重组蛋白;3、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原筛选奠定了基础,用于建立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血清学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将风疹病毒E1蛋白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后转化到DH10Bac ~(TM)E.colic中,在其感受态内部进行同源重组,用蓝白斑和抗性进行筛选,经鉴定正确后提取含有RV-E1基因组的重组穿梭质粒Bacmid-RV-E1转染到Sf9细胞,收获病毒培养上清,即为P1代重组杆状病毒AcMNPV-RV-E1,使用P1代接种Sf9细胞扩增病毒库,收获细胞上清,即为P2代AcMNPV-RV-E1,经CPE、IFA和PCR鉴定后表明含有RV-E1基因成功转染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组装、复制和表达。同上方法接种细胞,收获AcMNPV-RV-E1病毒库。终点稀释法稀释病毒接种细胞,按不同MOI值接种细胞,进行空斑实验,测得病毒滴度。对重组杆状病毒扩增条件进行优化,找出最适宜收获目的蛋白的天数。进而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对含有RV-E1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技术,成功获得风疹E1的目的基因,同时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相连,转化到DH10Bac~(TM)E.coli感受态细胞内进行同源重组,提取含有RV-E1的Bacmid重组穿梭质粒,转染于Sf9细胞中,经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后鉴定正确,能够表达出目的蛋白,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后,接种收获蛋白,进行纯化。经鉴定得出,目的蛋白不仅可以被风疹特异性兔多克隆抗体和6*His单克隆鼠抗体识别,还可以与风疹阳性人血清发生结合,表明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1、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RV-E1目的基因,与pGEM-T载体连接克隆,经鉴定后与供体质粒pFastBacHTA双酶切连接,转化到DH10Bac ~(TM)E.coli感受态细胞克隆,提取重组穿梭质粒,感染Sf9细胞,经鉴定后,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能够在细胞内进行组装、复制,成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2、经WB、DB鉴定后,能够与抗体(特异性兔抗、6*His抗体)及RV阳性血清产生反应,表明RV-E1均能与不同种属的抗体进行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优化表达条件后成功表达风疹E1蛋白,为建立应用于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及抗体筛选奠定了基础,可用于血清学应用。
【图文】:

PCR扩增,表基,段基,电泳条


1-A段和RV-E1-B段基因进行扩增,分别得到如表基因片段,电泳条带如图1-1、图1-2所示:图1-1 RV-E1 A段PCR扩增结果NA marker DL2000; 1:阴性对照; 2:RV-E1基因Ae 1-1. The results for PCR amplification of RV-E1 gene As marker DL2000; 1: Negative; 2: RV-E1 A segmen

序列,PCR扩增,互补作用,电泳显示


图1-3 RV-E1基因全长PCR扩增结果: DNA marker DL2000; 1: RV-E1基因全长PCR扩增产 1-3. The results for full-length PCR amplification of RVmarker DL2000; 1: Full-length PCR amplification of PCR扩增产物送公司进行测序,通过A段、B段到RV-E1全长,,与GeneBank下载序列2B型毒株少了一个碱基G,核酸1142位由C→T,导致氨胶电泳显示A段大小为1036bp,B段大小为819全长T-A克隆重组质粒的构建因T-A克隆重组质粒的鉴定酶得到的RV-E1基因PCR产物进行胶回收纯化后过T-A互补作用进行连接,得到含有RV-E1的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家榆;黄启俊;罗将;王豪;常胜;何进;;一种用于E1接口的全数字锁相环[J];微电子学;2017年05期

2 陈大庆;朱烈烈;林露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规律与前列腺素E1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 陆嘉宾,王立斌;浅析E1级多层胶合板甲醛释放量[J];人造板通讯;2004年08期

4 赵贵卿,吴祖泽,袁丽珍,李军林,唐仲雄,韩媛;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年03期

5 刘德忠;乳头瘤病毒E1蛋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6 许承杰;;液晶彩色电视3C—E1[J];发光快报;1987年Z1期

7 梁建英;徐秀玉;陈忠;;产后7年血清中存在抗-C、抗-e1例报告[J];中国输血杂志;1989年01期

8 刘淼;张蕾;任翠平;沈际佳;;日本血吸虫泛素活化酶E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8期

9 马志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E1小鼠自发运动量及睡眠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年02期

10 张凡庆;谭磊;包世俊;任峰;陆凤;费荣梅;丁铲;;鸡毒支原体丙酮酸脱氢酶E1β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炜;;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晓凤;陈苏宁;于飞;李宏升;;前列素E1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兴建;詹继红;;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体会(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勇;王建安;何红;周斌全;蒋晨阳;;脂质载体前列腺素E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利;方强;;前列腺素E1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2005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杨钧;钱涛;;前列腺素E1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作用临床观察[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胡卫芬;叶迅;洪郁之;;参麦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A];2005年浙江省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月波;梁秀玲;王法治;;前列腺素E1(凯时)治疗慢性重症肝炎46例疗效分析[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杨德伟;王华;;基于FPGA实现的以太网和E1的协议转换[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孟琳琳;叶卫江;;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5.99万元起 比亚迪e1正式上市[N];新能源汽车报;2019年

2 记者 刘洋 濮振宇;比亚迪e1:90%电机能效确保动力输出[N];北京商报;2019年

3 山东 任忠宝;微电脑电动上水电热水壶显示E1故障维修1例[N];电子报;2017年

4 山东 姜文军;XH100数码电磁茶炉不工作显示故障代码E1故障检修1例[N];电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兴政;大豆E1基因及其豆科植物高度同源序列的功能保守及分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2 魏立业;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影响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3 秦浙学;泛素活化酶E1抑制与富含氢气生理盐水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吕世翔;调控大豆E1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5 李振梅;风疹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制备与E1蛋白抗体结合位点关键氨基酸的定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李丹丹;前列腺素E1及低分子肝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培蓓;风疹病毒E1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纯化[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2 杨娇霞;W~(54+)离子E1、M1跃迁谱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辛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文云娥;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小管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5 闫辉;基于E1接口的时间统一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6 白万军;前列腺素E1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战传军;脊髓损伤中上调蛋白泛素化激活酶E1鉴定与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8 张苏;前列腺素E1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9 李香淑;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与前列腺素E1含量检测及其意义[D];延边大学;2006年

10 林洁;前列腺素E1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7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697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