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测量腰椎峡部侧缘与椎弓根轴心线之间的夹角A(2)测量腰椎峡部侧缘切点与腰椎椎弓根内侧缘切线间的垂直距离值D_1(3)测量腰椎峡部侧缘切点与横突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D_2及衍生的D_3(D_2数值减去1mm的计算值)(4)建立及验证基于腰椎峡部角度A及距离参数D_1、D_2、D_3在内的一系列恒定解剖标志或关系,按钉道的先后,依次作为解剖靶向目标引导置钉的新理念(5)探讨腰椎峡部角度参数A及距离参数D_1、D_2、D_3,在传统椎弓根及改良皮质骨螺钉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辅助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量25件腰椎干性解剖标本,及经过初步筛选的120例成人正常腰椎X线正侧位片,用游标卡尺、量角器、电脑测量软件等测量工具对峡部角度参数A,峡部距离参数D_1、距离参数D_2及D_3(D_2数值减去1mm计算值)进行解剖学、影像学测量及对比研究。另外,设计角度与距离测定调查问卷,依据腰椎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螺钉水平面置入中,最常使用的3个角度,即:5°、10°和20°,而测试距离则采用本研究中距离参数D_1、D_2、D_3值的变化范围选取2mm、4mm及6mm。将上述角度及距离参数随机画在同一张白纸上,选取骨科中心40位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不同级别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并对上述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研究。依据上述峡部参数解剖和影像测量结果的平均数值,脊柱外科年轻住院医师在6件腰椎解剖湿性标本(其中男性标本3件,女性标本3件),进行传统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操作。医师先在解剖标本的一侧进行操作,而后在学习本研究提出的腰椎峡部角度参数A及距离参数D_1后,并依据先前25例解剖干性标本及120例X线标本各参数的测量的平均值,在标本的另一侧再置钉。通过对置钉后的标本行X线片、CT扫描,在矢状面置钉角度采用唐天驷螺钉角评价标准,而在水平面置钉采用Xu氏评价标准,研究该系列峡部参数能否为临床传统椎弓根螺钉,安全有效置钉提供参考及实践意义。最后,为节约宝贵的解剖标本资源并先获得一定的皮质骨螺钉置钉经验,研究者先在完整的腰椎干性标本4件,然后再在腰椎湿性标本6件(其中男性标本3件,女性标本3件)进行置钉操作。同样以先前25例解剖干性标本及120例X线标本参数D_1及D_3的测量平均值,以腰椎峡部切点为参照(或坐标原点),向椎体中线平移D_1距离,再垂直向上D_3距离坐标位置处作为置钉点,进行皮质骨螺钉的置钉操作。通过对标本行肉眼观察,X线、CT扫描及按Xu等提出的标准,对上述100个皮质骨钉道进行评价,验证峡部参数在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实用性、准确性、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得出腰椎峡部角度参数A结果,25件解剖干性标本测量结果为93±1.1°,94.1±1.1°,97.0±1.8°,99.6±1.7°,104.0±1.9°;120例X线夹角从L1至L5分别为92.6±1.1°,93.7±1.5°,97.2±1.8°,99.8±2.2°,103.9±1.3°;解剖及影像各节段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X线与解剖同一节段无差异(P0.05)。性别之间L1、L2、L3无统计学差异(P0.05),L4和L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子度数比男子大。本研究得出峡部参数D_1结果,在解剖标本上所测L_1椎体1.92±0.12mm,L_2椎体2.06±0.09mm,L_3椎体3.36±0.24mm,L_4椎体4.38±0.15mm,L_5椎体5.54±0.24mm;在影像学上所测D_1的结果为L_1椎体2.1±0.13mm,L_2椎体2.3±0.13mm,L_3椎体3.6±0.33mm,L_4椎体4.4±0.36mm,L_5椎体5.7±0.36mm;解剖、影像各节段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解剖学标本与X线D_1相同节段测量结果之间,除了L_4节段外在腰椎其他节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得出峡部参数D_2结果,在解剖标本上所测L_1椎体4.84±0.86mm,L_2椎体5.98±0.77mm,L_3椎体5.26±0.84mm,L_4椎体3.76±0.40mm,L_5椎体2.20±0.36mm;影像学上D_2的结果为L_1椎体5.0±0.83mm,L_2椎体6.19±0.84mm,L_3椎体5.38±0.86mm,L_4椎体3.66±0.42mm,L_5椎体2.30±0.37mm;解剖及影像各不同节段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解剖学标本与X线D_2同一节段测量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得出的D_3值并不是测量结果,是将解剖学标本及影像学中D_2的测量结果减去1mm数学计算所得的数值。因此D_3与D_2的统计学分析相一致。本研究中的角度与距离判定调查问卷统计学分析结果,角度判定的偏离度平均为105.5%,而对距离判定的偏离度为平均为14.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临床医师估计值与真实值统计比较中可以发现,在对最小距离2mm判定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其他角度及距离的判断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传统椎弓根螺钉矢状面置钉结果,按照唐天驷螺钉角评价标准,住院医师置钉偏差率仅在L5学习前、后有统计学意义,而整体置钉优率在学习前、后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水平面置钉结果,按照Xu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住院医师由学习前置钉优良率只有37.5%,提升至学习后的86.7%,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者应用皮质骨螺钉在干性标本4件,然后在腰椎湿性标本6件(其中男性标本3件,女性标本3件),共获得皮质骨螺钉钉道100个,行肉眼观察,探针触探,X线和CT检查及采用评价钉道。其中6件湿性标本60个钉道中穿破椎弓根侧壁骨质7例,优良率为88.7%(53/60)。4件干性标本40个钉道中,穿破椎弓根侧壁骨质2例,优良率为95%(38/40)。结论(1)为减少医、患术中接受X线辐射的剂量,术者可以通过腰椎峡部角度参数A及距离参数的D_1、D_2、D_3作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解剖靶向引导置钉技术,准确、安全置钉,是对传统依据角度置钉技术的有益补充,且不受患者术中体位、年龄、退变等因素的影响。该参数系统简单、实用、易掌握,并在椎弓根、皮质骨螺钉两种类型内固定解剖参照系统中可相互借鉴,实现手术微创、精准操作,减少医患术中X线辐射剂量。(2)腰椎峡部侧缘与椎弓根轴心线所成的夹角为峡部角度参数A。在解剖标本和X线测量中该夹角,从L_1至L_5同样呈逐渐递增的趋势。L_1,L_2递增趋势不明显,但从L_3开始,递增明显,根据该夹角数值可以把腰椎分为两大类:其中L_1和L_2可归为一类,暨属于上腰椎范畴;而L_3、L_4和L_5,则属于下腰椎。在置钉中上腰椎以直角或稍大于直角的角度置钉,而下腰椎则以100左右置钉。该夹角在L_4和L_5节段男、女之间存在性别间的差异(P0.05)。(3)腰椎峡部侧缘切点与椎弓根内侧壁切线与之间的距垂直离为峡部参数D_1。该距离参数从上腰椎至下腰椎呈逐渐递增趋势,从L_1椎体的2mm,至L_5椎体的5.5mm左右;可以简单的概括其变化规律为L_1和L_2为“2”mm,L_3为“3”mm,L_4为“4”mm,L_5为“6”mm。结合临床及解剖实践,D_1之的安全范围应控制在2.5mm至6m之间,男性比女性可以取值更大一些,但绝不超过6mm。(4)腰椎峡部侧缘两侧切点与横突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峡部参数D_2。从L_1至L_5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上腰椎的L_1为5mm,L_2为6mm,呈递增的趋势。但从下腰椎的L_3节段开始出现递减为5mm,L_4为4mm左右,L_5为2mm,L_1和L_3数值较一致。(5)腰椎峡部参数D_3并不是一个测量值,D_2数值-1mm=D_3。其变化规律及统计分析差异性同D_2。可以归纳为D_3的值为:L_1节段为“4”mm,L_2为“5”mm,L_3为“4”mm,L_4为“3”mm,L_5为“1”mm。相比于皮质骨螺钉传统的腰椎横突下缘1mm作为参照,依据峡部参数D_3值置入的螺钉,将比前者在进钉点及角度的把握上,将更加整齐、对称,符合临床医师对脊柱内固定术后影像学复查的审美要求。(6)临床医师对距离具体判定及把握上,特别是小距离判断上相比对角度而言,要更加准确,结合本研究住院医师置钉操作,改变传统的角度引导,进一步验证置钉靶向引导技术。即在置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在起始、中间及终末)设定一系列不同的靶向指定目标(即固定的解剖参照),从而更加准确的控制钉道、避让邻近的神经、血管组织,进一步提高置钉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7)腰椎传统椎弓根螺钉在矢状面参照椎弓根轴心线与峡部侧缘所成的夹角A,而在水平面参照椎弓根内侧壁切线与峡部侧缘切线之间的距离D_1值置入,置钉开始时以D_1/2为参照,最终钉头的位置是在棘突与峡部侧缘的中垂直平分线上。(8)对皮质骨螺钉置钉解剖参照及进钉点予以改良,改良后的皮质骨螺钉进钉点以腰椎峡部侧缘切点为解剖参照并作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内D_1的距离,再垂直向上D_3的位置作为新的进钉点。矢状面尾倾角度参照棘突的下缘切迹,外展角度紧贴棘突的边缘,以经过人字棘的顶点及副突嵴尾端平行于峡部侧缘的平面,分别作为椎弓根外侧骨皮质和椎体上外侧缘投影界面(靶向引导目标),控制置钉的具体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R322
【图文】: 课题总设计路线图
结构中的相关发现。腰椎峡部即为椎弓峡部,是指腰椎上、下关节突交界的部分,峡部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图2),其中外侧峡部(lateral pars)是连接上下关节突的骨性支柱,位于椎板的外侧缘,而真正的椎弓峡部(isthmic pars or pars interarticularis)是指峡部裂所在位置狭窄骨质部位(图2中黄色部分),它是脊柱后方骨性结构中位于椎弓根与椎板之间的部分[61-64]。而本论文中研究的与椎弓根轴心成夹角及相关距离参数中指的都是外侧峡部(lateral pars,图2中蓝色部分),而不是峡部裂所在位置的椎弓真正峡部。图2 腰椎峡部解剖分为外侧峡部a和真正峡部b两部分Figure2 Lumbar isthmus divides into two parts a:lateral pars,b:pars interarticularis腰椎的外侧峡部存在自然的3个弯曲(图3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亚玲;杨玉龙;;不同温度的术中冲洗方案对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年04期
2 陈栋;蒋欣;;腰椎融合手术中不同的冲洗措施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7年04期
3 潘滔;;腰椎融合技术相关问题的临床问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9期
4 杜宁川,程尚谟,罗洪浪;先天性腰椎融合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2年02期
5 牟林;徐展望;;影响腰椎融合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2期
6 杨智伟;史晓娟;郭力;汪晨;叶正旭;王哲;胡学昱;罗卓荆;;加速康复外科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骨科;2017年02期
7 孙永生;梁朝;温建民;;腰椎融合及其临床应用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6期
8 段向东;邵仲达;谢坤南;王志强;;经皮360°轴向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8期
9 金格勒;王武昌;盛伟斌;曹力;艾尔肯·萨德尔;卓菲亚·克依木;;兔侧后方腰椎融合模型的建立和效果评价[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07期
10 赵勇;申才佳;张欣;;不同术后引流方式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杰;;腰椎融合/非融合术:你选择谁?[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宋艳丽;;预康复策略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3 黄涛;刘兆成;王强;王永江;;腰椎后路椎间Ψ融合术在临床修复重建中的应用[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4 毛文华;应良;丁琦;杨国栋;朱杰鹏;;腰椎融合的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初中期临床疗效比较[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李朋;李宏伟;王爽;王帅;付玉平;;腰椎融合术术式进展[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6 任忠明;张银华;王庆鑫;张远;张玉良;周扬;陆建强;;扩张通道辅助下mini-TLIF术与常规手术在下腰椎融合中的疗效比较[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王姝南;孟令华;韩婷;田甜;刘彩霞;吴莉莉;冀秀明;于伟娜;;帕瑞昔布钠在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8 宋艳丽;陈胜敏;李聚彩;默丽;;加速康复外科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9 张建锋;周志杰;范顺武;陈意磊;赵凤东;徐文斌;朱海峰;;融合节段上终板后部损伤是腰椎融合后移的重要因素[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C];2015年
10 贾东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诊疗进展[A];2018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年会资料汇编[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帕尔哈提·热西提;腰椎峡部参数解剖、影像测量及在椎弓根、皮质骨螺钉中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2 刘耀升;下腰椎退变多因素有限元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3 高中玉;腰椎对不同后部结构损伤后稳定性修复能力及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武云涛;脊柱融合的动物模型建立和不同长度钛笼内骨生长情况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施荣茂;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比观察[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马金梁;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术后早期进食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刘潇;腰椎融合与非融合内固定后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D];军事科学院;2019年
3 邵志坤;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阶段退变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4 邹银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腰椎失稳症的疗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5 李宝坤;腰椎后路固定器械的拓扑优化分析[D];东北大学;2017年
6 丁其瑞;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后路腰椎融合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7 齐颖钊;各种腰椎融合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与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8 王孟;非融合技术与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温金焘;围手术期中医干预对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陆斌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融合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7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