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DMT佐剂增强DNA疫苗免疫原性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保护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2:54
【摘要】:【背景目的】尽管卡介苗(BCG)广泛应用于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预防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TB仍然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大感染性疾病之一。卡介苗可有效预防儿童的原发感染,但是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有效的疫苗来预防TB。DNA疫苗对TB有预防和治疗效应,具有热稳定性、易生产及易储存等优点。但是其自身较弱的免疫原性阻碍了DNA疫苗的发展。DMT是由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dimethyldioctadecylammonium,DDA)和两种模式识别受体激动剂单磷酰脂质A(Monophosphoryl lipid-A,MPLA)及人工合成的海藻糖6,6’—二分枝菌酸(Trehalose-6,6-dibehenate,TDB)组成的,一种可强力诱导免疫小鼠产生Th1型偏向免疫反应的脂质体佐剂。为阐明DMT的作用机制,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应,本研究拟构建一种新的可分泌表达融合蛋白CMFO(包括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Rv2875,Rv3044,Rv2073c和Rv0577)的真核表达质粒pCMFO。在细胞水平证实其分泌表达。然后,分别制备pCMFO/DDA和pCMFO/DMT两种DNA-脂质体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在C57BL/6小鼠模型中观察和比较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效应。【方法】1.pCMFO质粒的构建:将CMFO核酸序列插入p VAX1载体,构建p VAX1-CMFO(pCMFO)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验证pCMFO质粒的分泌表达。2.pCMFO/DDA和pCMFO/DMT的制备:薄膜法制备DDA和DMT佐剂,然后分别将DDA和DMT与pCMFO混合制备pCMFO/DDA和pCMFO/DMTDNA-脂质体复合物。3.脂质体及DNA-脂质体复合物的表征:分别检测DDA、DMT、pCMFO/DDA和pCMFO/DMT的粒径、多分散性(PDI)和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表面形态。4.脂质体对DNA的吸附和释放:以初始加入脂质体中DNA的总量减去未吸附的DNA含量来计算脂质体对DNA吸附的量;将pCMFO/DDA和pCMFO/DMT置于37°C的环境,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上清中DNA的含量,以反应pCMFO/DDA和pCMFO/DMT脂质体复合物对DNA的释放。5.小鼠免疫:6-8周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七组,其中DDA组、DMT组、pCMFO组、pCMFO/DDA组和pCMFO/DMT组小鼠均经肌肉注射免疫,200μL/次,间隔三周,共免疫两次;BCG皮下单次免疫1.0×106 CFU作为阳性对照;PBS作为阴性对照。6.疫苗抗M.tuberculosis H37Rv感染的保护效应评价:初免9周和18周后,小鼠经气溶胶途径感染M.tuberculosis H37Rv,每只小鼠吸入约60 CFU的细菌。感染4周后,处死小鼠,取脾脏,肺脏进行脏器荷菌量分析,评价疫苗接种对细菌的清除作用;并对肺脏进行病理评分,HE染色和抗酸染色,评价疫苗接种对小鼠病理损伤的改善。7.疫苗接种后小鼠的免疫应答:初免后9周和18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CMFO、Rv0577、Rv2875、Rv3044和Rv2073c抗原特异性的Ig G抗体及其亚类Ig G1和Ig G2a的水平;ELISA法或CBA法检测小鼠脾上清中Th1(IFN-γ,TNF-α)、Th2(IL-4)和Th17(IL-17A)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MFO特异性中枢记忆和效应记忆T细胞水平。【结果】1.pCMFO质粒被成功构建;且该质粒转入293T细胞后,在细胞中分泌表达CMFO蛋白。2.将两种激动剂(MPLA和TDB)融入DDA,使脂质体颗粒大小更加均一,颗粒之间的聚集减少;相对于DDA脂质体,DMT的zeta电位有所降低(P0.05),储存稳定性增强,并且DNA-DMT比DNA-DDA更加缓慢和持久的释放DNA。3.pCMFO/DMT抗M.tuberculosis H37Rv感染的保护效应:在所有组中,PBS对照组脾脏、肺脏荷菌量最多,肺脏病理损伤最严重(P0.05);与PBS组相比,pCMFO、pCMFO/DDA、pCMFO/DMT疫苗接种均导致小鼠脾脏、肺脏荷菌量降低,肺脏病理损伤减轻(P0.05);尤为显著的是,pCMFO/DMT抗感染效果最好,其短期和长期保护效应均与BCG一致。4.pCMFO/DMT免疫保护机制:1)初免后9周,pCMFO/DMT免疫小鼠的血清中产生Rv0577、Rv2875、Rv3044和Rv2073c特异性的Ig G、Ig G1和Ig G2a抗体,且各亚组分Ig G2a/Ig G1比值均大于1,表明免疫反应类型趋向于Th1型免疫应答。2)初免9周后,与BCG组相比,pCMFO/DMT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分别受四种亚组分蛋白刺激后,分泌更高水平的Rv0577、Rv2875、Rv3044和Rv2073c特异性的TNF-α(P0.05)和更多的Rv0577、Rv2875和Rv2073c特异性的IFN-γ(P0.05)。3)初免后9周和18周,与pCMFO/DDA组相比,pCMFO/DMT免疫小鼠的血清中产生显著高水平的CMFO特异性的Ig G、Ig G1和Ig G2a抗体(P0.05);并且pCMFO/DMT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可分泌更多的CMFO特异性的IFN-γ(P0.05)。4)初免后9周和18周,与pCMFO/DDA相比,pCMFO/DMT均诱导小鼠脾脏产生更高水的CFMO特异性的IL2+TCM细胞(P0.05)。【结论】1.pCMFO/DMT疫苗的抗M.tuberculosis感染保护效果与BCG一致,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TB候选疫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MT佐剂运载并且缓慢释放DNA和两种受体激动剂(MPLA,TDB)密切相关。2.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以DMT为佐剂疫苗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关于几种植物材料DNA含量差异性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9年03期

2 李文送;;DNA甲基化及其生物学功能[J];生物学教学;2014年09期

3 刘庆华;茹慧香;;“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07期

4 丁思思;袁华;罗小虎;李高峰;;植物DNA粗提取与鉴定的简便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19期

5 周苑;;《DNA分子的结构》微课程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24期

6 吴久宏;;追寻人类思维的脉络——苏教版“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科学史料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21期

7 唐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5期

8 王佳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18期

9 刘雪梅;;作图法解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与细胞增殖”问题[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18期

10 陈云;;“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冰;王旭;赵梦真;晁洁;樊春海;;基于DNA折纸术的纳米金棒精密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6年

2 刘冬生;李闯;程恩隽;邢永政;金娟;;DNA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6年

3 Kaiying Cheng;Hong Xu;Xuanyi Chen;Liangyan Wang;Bing Tian;Ye Zhao;Yuejin Hua;;Structural basis for DNA 5′-end resection by RecJ[A];第五届中国结构生物学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6年

4 陈南迪;覃诗雅;羊小海;王青;翦立新;王柯敏;;“传感-治疗”的DNA纳米装置在协同杀伤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5 刘晔华;陈锦艳;江雁;张坚磊;穆红;;磁珠法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评价[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6 谭磊;孙悦;周湘;刘伟;;多头蚴核糖体DNA及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叶俏;沈洁;严婷婷;王宙政;;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循环DNA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A];2015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周嘉嘉;FriederikeSchmid;;计算模拟研究DNA和聚电解质的结合[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 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5年

9 Yuan Zhang;Yanlong Chen;Gaigai Xu;Chen Lan;Shaige Xia;Wenjie Zhao;Shusheng Zhang;;Endogenous DNA adducts method establishment and Human Biomonitoring[A];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孙觅;辛丽斐;刘宏;;基于浓差电池原理高灵敏检测DNA的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辛;DNA骨架硫修饰研究又获新成果[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辛明;邓亚军:灾难现场的DNA斗士[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韩宋辉;“可怕”的友邦DNA 267亿港元净利从何而来[N];经济观察报;2015年

4 记者 刘霞;美日创建迄今最大DNA基因模型[N];科技日报;2019年

5 任芳言;古DNA揭示马的身世[N];中国科学报;2019年

6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孙锦;解读DNA惠及世界患癌儿童[N];深圳特区报;2018年

7 记者 冯卫东;DNA分子计算为可编程药丸铺路[N];科技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李禾;DNA折纸术,“折”出生命所需神奇图案[N];科技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陆成宽;DNA到底能不能预测外貌[N];科技日报;2018年

10 陆成宽;DNA到底能不能预测外貌[N];科学导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其格其;大肠杆菌DksA对DNA复制起始和损伤以及与转录冲突的协调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4年

2 韦静;蛋白质协同DNA构建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臧杨;DNA功能化量子点光电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李德洋;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肿瘤线粒体DNA突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5 钱路;重要检疫性蛾类及乳白蚁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6 孙先宝;功能性核酸结构的设计及其在DNA计算、SNP检测和RNA干扰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7 田茂鹏;DMT佐剂增强DNA疫苗免疫原性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保护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王琳;镰孢菌DNA条形码及多样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9 王倩倩;双加氧酶Tet对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0 王丹;DNA损伤应答中长非编码RNA LRIK、ncRNA0301及蛋白质XPF的功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盼春;以蛋白质—DNA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优化[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2 侯艳雯;低温胁迫下活性氧对斑马鱼ZF4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3 冯玉莉;血浆游离DNA定量检测及TGR5、RIZ1异常甲基化分析在肝癌中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夏杰;无乳链球菌GlnR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辉;DNA自组装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匹配问题中的应用[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6 孔学健;JAK2/STAT3信号调控DNA去甲基化/甲基化介导IL-6抑制海马神经发生[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7 杨云旭;基于循环放大及生物条码技术检测DNA与溶菌酶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瑶瑶;基于DNA分子器件的细胞表面膜蛋白及细胞内miRNA的成像新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9 张友;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及禽用免疫增强剂研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王博;火炬松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4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724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