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功能核酸控制沙门氏菌致病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5:52
【摘要】: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可引发家畜、家禽及蛋产品污染,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同时,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疾病和抗药性对公众健康已构成严重危害。并且,沙门氏菌形成的菌膜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更加剧了感染疾病的根治难度。然而,常规的抗生素筛选、开发速度早已跟不上耐药菌新增的步伐,为此,尽快发掘新的高效抗菌药物在人类对抗沙门氏菌的这场战斗中至关重要。适配体是经体外筛选技术,即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获得的与靶标特异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小分子治疗药物来发挥作用是近年来适配体的应用热点。随着SELEX筛选技术的优化改良,更多的适配体被筛选获得,并证实具有抗菌效果。这些适配体往往通过与靶标菌体内的酶、胞外抗原(如鞭毛或菌毛)等紧密结合后而分别干扰细菌的正常代谢、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反应或阻止细菌入侵生物体,最终发挥抗菌作用。鉴于适配体控制病原菌致病性的潜能,本课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开展了以下适配体功能分析工作:(1)候选本室由菌体SELEX技术获得的多条鼠伤寒沙门氏菌(又typhimurium)特异适配体,分别进行序列优化。利用在线软件Mfold对适配体二级空间结构进行预测,在不破坏茎环主体结构的前提下,选取3条亲和力较高的适配体序列进行适当截短以及碱基修改(STY-1、2、3)。实验表明,序列优化后的STY-1、2、3仍然保留对S.typhimurium较高的亲和力,Kd值均在0~100 nM范围内(Kd值分别为 35.2±4 nM、29.9±4 nM、19.3 ±4 nM),其中,适配体 STY-3对S.typhimurium的亲和力较序列调整前有较大幅度提升。序列优化后的适配体不仅在结合靶标菌时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同时还保留高特异性,能有效区分靶标菌与对照菌种,可作为小分子探针或功能分子应用于后续靶标菌的检测与功能机制研究。(2)以S.typhimurium为靶标,分别检测适配体STY-1、2、3单独和组合搭配时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作用时,1μMSTY-3抑制菌落生长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66± 1.28%);三条适配体组合搭配后,STY-2与STY-3联合抑制菌落生长的效果最好(1 μM STY2+3的抑制率为87.84± 1.14%)。竞争性实验结果显示,STY-1与STY-2具有竞争性结合菌体表面靶标的趋势,提示二者在结合菌体时存在相互干扰或结合同一靶标物质的可能性。在控制菌膜形成的实验中,单独作用时,STY-3抑制作用最强(1 μM STY-3实验组菌膜形成率为50.04±3.71%),组合搭配后STY-2与STY-3联合抑制菌膜生长的效果依然最佳(1μM STY2+3实验组菌膜形成率仅为35.99±2.26%),且具有抑制特异性;但在解离早期菌膜时,适配体单独及组合作用的效率减弱(1.5 μMSTY-3实验组菌膜形成率为61.31 ±4.26%,1.5μM STY2+3实验组菌膜形成率为43.50±4.26%),提示菌膜清除难度增加。本研究将适配体的应用扩展至菌膜治疗领域,在降低细菌耐药性、对抗微生物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以s.typhimurium为靶标,分别检测适配体STY-1、2、3单独及组合搭配时抑制靶标菌黏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这三条适配体同样能有效降低S.typhimurium.对IPEC-J2细胞的黏附效率,且STY-3的黏附抑制效果最佳(2 μM时黏附抑制率为49.98±1.93%);适配体联合作用效果较单独作用时抑制效果增强,且组合STY2+3作用最佳(2 μM时黏附抑制率为67.26±1.64%)。黏附抑制、黏附竞争以及黏附置换三组实验的结果差异提示,适配体干预致病菌黏附的效果与适配体加入的浓度和时间点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适配体控制沙门氏菌的致病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选取本室前期筛选获得的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 鞭毛特异适配体SC-3,使该适配体与氨苄西林进行共价连接,构建为适配体-氨苄西林连接物(SC3-Amp),并探讨此连接物对S.choleraesuis菌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C3-Amp连接物有效发挥了适配体的特异结合作用和氨苄西林的抑菌作用,在治疗菌膜时其效果明显强于组分单独发挥作用时,菌膜形成抑制实验中菌膜形成率仅为28.36±0.57%,早期菌膜解离实验中菌膜形成率为仅40.00±2.70%。菌膜抑制和解离作用效果的差异提示,菌膜的控制宜在初期采取措施。因此,这种抗生素联合靶向性适配体的设计思路可扩展应用于更多的抗生素与适配体,对未来开发新型抗菌膜的功能核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78
【图文】:

沙门氏菌,黏膜下层,巨噬细胞,细菌


但在菌体结构破坏时,其细胞壁中含有的脂多糖会解离释放出有一定的侵袭力,构成致病性。少数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和作用与大肠杆菌ETEC的肠毒素相似,能引发胃肠炎。生菌,可在巨噬细胞中增殖,并能沿淋巴管、胸导管扩散进入血症。随后,细菌经血液循环扩散至肝脏、脾脏、胆囊、骨髓噻细胞摄入,又在其胞内继续增殖,可再次进入血液循环重复生内毒素。逡逑

技术流程,沙门氏菌


」Mcel丨逦|邋Tight邋junction逦a—^邋DendnUccell逡逑图1-1逦沙门氏菌的感染机制[13]邋(1)沙门氏菌黏附小肠上皮;(2)邋(3)沙门氏菌侵入小逡逑肠上皮细胞和M细胞;(4)沙门氏菌被黏膜下层树突状细胞直接摄取;(5)细菌在细胞内逡逑形成囊泡;(6)沙门氏菌通过囊泡运输进入黏膜下层并被释放;(7)沙门氏菌被巨噬细胞逡逑摄取逡逑Fig.邋1-1邋Pathogenesis邋of邋Salmonella邋{\)Salmonella邋cells邋attach邋to邋the邋intestinal邋epithelium邋by逡逑means邋of邋adhesins;邋(2)and邋(3)Invasion邋of邋bacteria邋into邋epithelium邋cells邋and邋M邋cells;邋(4)Bacterial逡逑cells邋can邋also邋be邋directly邋taken邋up邋by邋dendritic邋cells邋from邋the邋submucosa;邋{5)Salmonella邋is逡逑localized邋within邋the邋SCV;邋(6)The邋SCVs邋transcytose邋to邋the邋basolateral邋membrane邋and邋release邋the逡逑internal邋cells邋to邋the邋submucosa;邋(7)Bacteria邋are邋internalized邋within邋phagocytes逡逑沙门氏菌的侵袭性侵入:目前认为,沙门氏菌大部分情况下通过侵袭在肠黏逡逑膜表面派伊尔氏结(Peyer’s邋patch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涛;彭智辉;王泽峰;周佳琪;邓乐;;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8年01期

2 汪靖;王进;曾家豫;;核酸适配体结合蛋白质靶标的亲和力表征方法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8年04期

3 李亚楠;赵洁;张傲哲;谭琰;华茜;张子剑;;核酸适配体的体外筛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04期

4 胡涛;杨帆;杨秀荣;;双偏振极化干涉技术实时研究三磷酸腺苷与其适配体相互作用[J];分析化学;2017年07期

5 刘洪美;栾云霞;陆安祥;陈佳yN;李成;王纪华;;核酸适配体在小分子目标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8期

6 陈尔凝;赵新颖;屈锋;;细菌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J];色谱;2016年04期

7 ;中科大筛选出特异针对点突变蛋白的适配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05期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筛选出特异针对点突变蛋白的适配体[J];中国材料进展;2015年Z1期

9 仲津漫;刘鸽;文娣娣;宦怡;任静;;前列腺癌适配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9期

10 董理权;吴小高;;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探讨[J];残疾人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锋;杨歌;魏强;胡猷浩;;核酸适配体三维度筛选策略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材料分析与其它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王开宇;林建敏;兰小鹏;;基于适配体茎环开关和链置换放大技术的铅离子荧光适配体传感器[A];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5年

3 林雪霞;林金明;;可控核酸适配体-芯片毛细管电泳用于细胞代谢物的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15年

4 上官棣华;邴涛;刘祥军;乞萃;梅宏成;张楠;常天俊;杨晓娟;;用于高选择性分离分析的核酸适配体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5 王梁华;胡波;郑欣;高顺祥;刘德婧;孙铭娟;焦炳华;;建立海洋生物毒素适配体筛选与优化技术平台[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陈巍;赵新颖;屈锋;;毛细管电泳法筛选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的初步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7 马文韬;古力;屈锋;;毛细管电泳筛选大肠杆菌适配体的初步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8 杨晓娟;邴涛;梅宏成;上官棣华;;核酸适配体用于手性拆分L型和D型色氨酸[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9 蔡圣;刘彩云;卢建忠;;基于核酸适配体和酶循环放大的腺苷化学发光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冬梅;娄新徽;;一种基于结构开关型适配体的无标记荧光传感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潘文;核酸适配体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黄e

本文编号:2728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728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