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外周血和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20 09:15
【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且通过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阐述NETs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清洁级生后6-8周的雄性Balb/c小鼠60只,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的1d、3d、5d留取小鼠结肠组织及血液样本。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表现,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常规HE病理分析,反映肠组织损伤情况,以证明急性结肠炎的形成。采用PicoGreen?染料定量检测小鼠血浆中游离DN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肠组织中NETs主要组成成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瓜氨酸化组蛋白(CitH3)的表达及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水平,明确NETs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诱导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模型在造模后均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HE病理学染色均可见明显的结肠炎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体重逐渐回升,各模型组的炎症活动指数DAI值与其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升(P均0.05)。各模型组小鼠的血浆中游离DNA含量与其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随病情逐渐恢复,含量逐渐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各模型组NETs形成增加,且随病情逐渐恢复,其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各模型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均下降(P均0.05),且随病情逐渐恢复,其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模型中NETs形成增加,且NETs的形成增加与肠屏障功能损伤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74.62;R-332
【图文】:

小鼠,对照组,自主活动,大便潜血


全部实验小鼠在造模前饮食饮水均正常,自主活动正常,毛色干净清洁,大小正常,粪便的性状正常,颜色正常,为黄褐色,呈长椭圆形。造模开始后,模小鼠逐渐出现精神萎靡,少食懒动,贴边扎堆,自主活动减少,体毛凌乱,少,体重逐渐下降,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血便,肛周污秽,与正常粪便有明显差别。重下降、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等症状的出现,模型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上升。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的第 1 天,体重下降最为显著,全部出现肉眼可见液血便,1d 组平均 DAI 评分为(11.00±1.22),明显高于其对照组(0.38±0.48),0.05);在造模后的第 3 天,体重稍有回升,3 只出现肉眼可见的粘液血便,4现大便潜血强阳性,3d 组平均 DAI 评分为(8.88±1.76),明显高于其对照组.13±0.33),(P<0.05);在造模后的第 5 天,体重较前回升,症状较前减轻,出现肉眼可见的粘液血便,3 只出现大便松散,4 只出现大便潜血弱阳性,5d均 DAI 评分为(6.50±2.40),但仍明显高于其对照组(0.13±0.35),(P<0.05)。图 1A)

标准误,组织切片,统计学意义,组数据


血水肿及增厚,肠壁与腹膜或大网膜之间发生黏连,可见多个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其中部分症状较重的小鼠可见结肠组织呈现严重的坏死,而无穿孔表现。1d 组小鼠结肠组织病变最为严重,可见不同程度的溃疡、糜烂及坏死,肠壁与周围组织发生多处黏连,3d 组及 5d 组小鼠结肠组织病变可见逐渐缓解减轻,肠壁充血水肿及增厚程度逐渐减轻,肠壁与周围组织黏连发生减少,溃疡及糜烂范围逐渐减小。而各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可见肠壁光滑且薄,周围解剖结构清楚,与周围组织无黏连,未见溃疡、糜烂及坏死等表现。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损伤评分结果见下表 4 及下图 1B。表 4. 结肠大体损伤评分组别模型组 对照组1 天组 3 天组 5 天组 1 天组 3 天组 5 天组损伤评分3.1 ±0.742.0±0.821.1±0.320.40±0.520.30±0.480.30±0.48

黏膜下层,黏膜,水肿,排列不齐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形成炎性团块,肠壁增厚,充血水肿明显。1d 组结肠黏膜呈明显炎症反应,主要累及黏膜、黏膜下层,可见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严重破坏,四周黏膜腺体排列不齐。3d 组、5d 组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减轻,水肿逐渐减轻,溃疡浅表轻微。(如图 1C)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铁山 ,甘云波,胡松林;大鼠肠缺血后回肠组织内一氧化氮代谢的变化[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2年03期

2 郑培良;关于P物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年06期

3 艾辽元;葛书晨;许晶晶;李明阳;毛琳;宋成利;;大肠组织端端吻合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7年04期

4 黄发新;刘磊;王建尧;徐金永;;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及其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肠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年03期

5 武雯;刘近春;李俊华;张丽霞;;甘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组织MIF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6 陈洪松;鲁兴萌;;微粒子病家蚕中肠组织蛋白质的变化[J];蚕桑通报;2010年04期

7 高晓燕;肖昕;;组织因子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组织中的表达[J];热带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8 武雯;刘近春;李俊华;张丽霞;秦涛;;甘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年04期

9 吕文强;师润;陈陆;张金来;杨霞;赵军;王新卫;王川庆;;雏鸡肠组织中CD44的鉴定及时空表达特性[J];中国兽医学报;2013年01期

10 陈z龇

本文编号:2763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763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