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纳布啡对痛觉过敏大鼠PKC系统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0-09-19 21:49
   目的:观察本实验剂量的瑞芬太尼是否能诱发大鼠产生痛觉过敏,静脉注射纳布啡后能否抑制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及发展,大鼠发生痛觉过敏时,PKC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的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45-295 g,由石河子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n=8):对照1组(C1)大鼠在测量热缩足潜伏期后取L_(4-6)节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KC蛋白的表达水平,该组仅用于测定正常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及PKC表达水平。其余各组大鼠七氟醚麻醉,大鼠麻醉后用Brennan法于每组大鼠右足底切一长约1 cm的切口,制作手术后切口疼痛模型,制作模型完毕2 h后测定每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对照2组(C2)测定热缩足潜伏期完成后七氟醚麻醉处死,取L_(4-6)节段脊髓,测定PKC表达水平,该组用于测定制作手术后切口疼痛模型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及PKC表达水平。剩余各组大鼠留置尾静脉导管,大鼠固定器固定大鼠,瑞芬太尼组(R组)以1μg/(kg·min)的剂量静脉泵注瑞芬太尼60 min;瑞芬太尼+纳布啡组(RN组)以1μg/(kg·min)的剂量输注瑞芬太尼60 min,输注完成后尾静脉导管内推入纳布啡1 mg/kg。瑞芬太尼+PKC抑制剂组(RI组)以1μg/(kg·min)输注瑞芬太尼60 min,尾静脉导管内静脉推入PKC抑制剂。输注完成2h后测定每组热缩足潜伏期,七氟醚麻醉后处死大鼠,取L_(4-6)节段脊髓,测定PKC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重量,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大鼠热缩组潜伏期,制作手术后切口疼痛模型前,各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制作手术疼痛模型前相比,C2组大鼠制作手术后疼痛切口后的热缩足潜伏期缩短(P0.05);R组、RN组、RI组大鼠制作手术后疼痛切口后的热缩足潜伏期均缩短(P0.05);与制作手术疼痛模型后相比,R组大鼠静脉泵注后的热缩足潜伏期缩短(P0.05),RN组、RI组大鼠静脉泵注后的热缩足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泵注后比较R组与RN组、RI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相比,R组缩短(P0.05)。比较各组大鼠PKC表达水平,与C1组大鼠相比较,C2组大鼠PKC的表达水平高于C1组大鼠(P0.05);与C2组大鼠相比,R组大鼠PKC表达水平升高(P0.05),RN组、RI组大鼠PKC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R组大鼠相比较,RN组、RI组大鼠PKC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RN组大鼠相比较,RI组大鼠PKC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导致大鼠产生了痛觉过敏;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导致大鼠脊髓PKC表达水平增高,这种改变有可能与瑞芬太尼导致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有关。静脉推注纳布啡可以抑制瑞芬太尼导致的大鼠痛觉过敏,这种改变可能通过PKC途径来产生。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614;R-332
【部分图文】:

纳布啡对痛觉过敏大鼠PKC系统的调节作用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缩足潜伏期比较

纳布啡对痛觉过敏大鼠PKC系统的调节作用


各组大鼠PKC表达水平β-actin

纳布啡对痛觉过敏大鼠PKC系统的调节作用


各组大鼠PKC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歌;吕月涛;狄林林;宗文纳;陈伯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01期

2 叶敏;陈达柔;陈宇中;杜少冰;杜展鑫;李玉凤;唐s铊

本文编号:282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2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