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Dot1l在天然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及表观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3:15
   在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情况下,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能迅速感知入侵的病原体,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天然免疫细胞可表达多种类型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并在抵御病原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通过识别特定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活化天然免疫反应信号通路,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和Ⅰ型干扰素从而发挥抗感染功能。这其中涉及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识别相应配体后引起的下游NF-κB、MAPK和IRF3通路活化;RIG-I样受体(RIG-I-like receptors,RLRs)识别RNA后引起的下游IRF3通路活化以及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所诱导的NF-κB和MAPK通路活化。天然免疫活化后会诱导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诱发炎症反应,这是机体抵御感染、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所必需的。然而炎性细胞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大量产生会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损伤正常的组织器官。因此,天然免疫的活化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严格的调控,以确保其适度活化,既能清除病原体,又不会损伤自身。目前比较受到关注的天然免疫调控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其一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包括磷酸化、泛素化等。这些蛋白的翻译后修饰通常发生在胞浆当中,已经得到相对充分的研究。其二是炎性细胞因子和Ⅰ型干扰素产生所受到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观调控。最新的研究显示天然免疫的活化会导致细胞核的重编程以及表观因子的表达变化,这说明天然免疫的适度活化离不开表观因素的调控,因此近年来天然免疫表观调控领域的研究受到较多的关注。但由于表观修饰的复杂性、多样性,许多表观调控分子在天然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不同类型的表观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不同的功能。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沉默、转录抑制密切相关,组蛋白乙酰化则促进基因的转录。与这两者不同的是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基因的表达调控并非是单一的,修饰位点不同、甲基化程度不同,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也就不同。已有的研究显示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的3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histone 3 lysine 4,H3K4me3)、H3K36me3及H4K20me1通常作为转录活化的标志,而H3K9me3、H4K20me3和H3K27me3则会介导转录抑制。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istone lysine-specific methyltransferases,KMTs)和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histone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s,KDMs)可以动态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状态,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表观修饰在生物体的胚胎发育、机体衰老和肿瘤发生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近些年来,表观修饰与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活化的关系也得以研究,已有多个位点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被证明和天然免疫反应相关。组蛋白H3K79位点的甲基化修饰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位点的甲基化修饰通常和转录活化相关。目前关于H3K79位点甲基化修饰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分化、DNA损伤修复、端粒沉默等方面,其在天然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迄今为止,H3K79位点唯一明确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是Dot1l,其能催化H3K79位点单/双/三甲基化修饰。已证明Dot1l参与了白血病、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作为一个可以调控基因表达的组蛋白修饰酶,其在调控天然免疫活化中或许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课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进行TLR配体LPS、Poly(I:C)刺激或水泡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感染后,用ChIP实验检测Il6、Ifnb1和Tnfa启动子区H3K79me2/3修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处理后Il6和Ifnb1启动子区H3K79me2/3修饰均上升,但Tnfa启动子区只出现H3K79me2修饰增加,H3K79me3并未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实验发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TLR3配体Poly(I:C)、TLR4配体LPS以及VSV处理后,Dot1l蛋白表达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对人单核细胞THP1进行LPS刺激或VSV感染也得到了相同结果。我们进一步用靶向Dot1l的siRNA和慢病毒分别干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人THP1中的Dot1l表达,发现干扰Dot1l后可抑制TLR受体活化诱导的IL-6、IFN-β的产生以及RIG-I受体活化诱导的INF-β的产生,但对TNF-α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干扰Dot1l的表达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NF-κB、MAPK和IRF3信号通路的活化并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检测了天然免疫活化后Dot1l在Il6、Ifnb1、Tnfa启动子区的募集情况,发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或Poly(I:C)刺激后能促使Il6启动子区的Dot1l募集增加,但Tnfa启动子区并未出现Dot1l的结合。LPS、Poly(I:C)刺激或VSV感染也能促使Ifnb1启动子区Dot1l的募集。干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或人THP1中的Dot1l表达则能抑制天然免疫活化后Il6、Ifnb1启动子区H3K79me2/3的修饰。综上所述,Il6和Ifnb1的转录活化和其启动子区的H3K79me2/3修饰密切相关。天然免疫活化后,Dot1l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Il6和Ifnb1启动子区,催化H3K79me2/3修饰,增强其转录活性,从而促进IL-6和IFN-β的表达。我们的研究揭示了H3K79位点甲基化修饰与天然免疫反应的关系以及Dot1l在调控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可为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潜在的靶标。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392
【部分图文】:

启动子区,天然免疫


然免疫活化后 Il6 和 Ifnb1 启动子区的 H3K79me2/3 修饰增加 1. H3K79me2/3 modification at Il6 and Ifnb1 promoter is instimuliIP analysis of H3K79me2 modification at Il6 promoter in mouhages stimulated with LPS or Poly(I:C) for 0, 0.5, 1 hr. IgG as the neIP analysis of H3K79me2 modification at Tnfa promoter in mohages stimulated with LPS or Poly(I:C) for 0, 0.5, 1 hr. IgG as the neIP analysis of H3K79me2 modification at Ifnb1 promoter in mohages stimulated with LPS, Poly(I:C) for 0, 0.5, 1 hr or infected withgG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D) ChIP analysis of H3K79me3 modi

RNA病毒,巨噬细胞,配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TLR 配体刺激或 RNA 病毒感染诱导巨噬细胞 Dot1l 表达升高H3K79 位点的甲基化修饰主要由 Dot1l 催化。已有文献显示 Dot1l 在一些慢症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天然免疫细胞中表达升高[41,42]。为明确Dot1l与天然免疫的我们用 Poly(I:C)和 LPS 分别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取 0、1、2、4 小时这几间点进行细胞总蛋白提取。此外,我们也用 VSV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了感并提取感染 0,6,8,12 小时后的细胞总蛋白。对不同刺激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 Dot1l 的表达变化。结果LPS、Poly(I:C)刺激或 VSV 感染后 Dot1l 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表达呈现先上升降的趋势 (图 2A)。随后我们在用 PMA 诱导 THP1 分化并重复了以上实验,以在人源性的单核巨噬细胞中 Dot1l 表达是否有相似的反应。由于 Poly(I:C)无法很活化 THP1 细胞,我们只检测了 LPS 刺激和 VSV 感染后 THP1 中的 Dot1l 表达结果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致,Dot1l 在 LPS 刺激或者 VSV 感染的 THP1 细胞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 2B)。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Dot1l在天然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及表观机制研究


沉默Dot1l能够抑制TLR或RIG-I活化诱导的IL-6、IFN-β产生Figure3.SilencingofDot1linhibitstheproductionofIL-6andIFN-βuponinnat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标扬,白永延;植物组蛋白和核糖体RNA的基因结构[J];遗传;1989年01期

2 William F;许丽萍;;组蛋白mRNA浓度的多重调控[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9年02期

3 ;问题解答[J];生物学通报;1989年02期

4 王燕飞;鲍宝龙;;组蛋白的生物素酰化修饰[J];生命的化学;2011年04期

5 王楠,阎征,刘娜;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7期

6 张丽;戴勇;;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与去甲基化[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8年03期

7 孙欣;赵德明;杨利峰;周向梅;;组蛋白去乙酰酶2的结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8年04期

8 丸重靖子;丸重启二;胡佩儒;;组蛋白的修饰及其意义[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9 付晓霞;叶萍;李雪;钟玙沄;崔航;陈小欢;蔡军伟;姜勇;刘靖华;;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对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05期

10 王永业;陈进明;;组蛋白的乙酰化作用[J];山西医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涛;细胞外组蛋白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2 翁樑;超嗜热古菌Pyrococcus horikoshii OT3组蛋白的克隆、表达、性质表征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艳梅;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果蝇热休克基因表达和寿命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秋菊;组蛋白H3乙酰化在热休克蛋白70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晓明;NSL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和MLL/SET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春艳;组蛋白H4融合蛋白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海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5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李莉;间充质干细胞特化心肌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吴若溪;NRMT1催化组蛋白N端甲基化的分子机制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吴江立;中华绒螯蟹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变化特征[D];河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祥;组蛋白甲基转移酶Dot1l在天然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及表观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何娜娜;组蛋白H3K4me2对鸡SSCs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3 徐莉;人源CBP Bromodomain与乙酰化组蛋白H3K56的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林栩銮;构建组蛋白亲和磁珠探索与组蛋白起作用的蛋白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褚明月;组蛋白结合蛋白NRDc对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新欣;普通小麦编码组蛋白H3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志强;肝癌组蛋白整体乙酰化状态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赵利娟;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和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6年

9 蔡靓;组蛋白在脓毒症过程中对淋巴细胞的凋亡作用及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胡筱;细胞外组蛋白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7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47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