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的研究进展
【部分图文】:
UTX(即KDM6A)是KDM6家族中的一员,该家族的其他2个成员为KDM6B(JMJD3)和KDM6C(UTY)[4]。UTX包含1个具有去甲基化酶活性的JmjC结构域,以及6个TPR(tetratricopeptide repeat)结构域(图1A)。JmjC结构域在Fe2+和α?酮戊二酸存在的条件下可催化H3K27上甲基的氧化反应,从而去除该位点的甲基化[5],而TPR结构域则参与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6]。UTY(ubiquitously transcribed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Y chromosome)与UTX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86%),而UTY基因定位于Y染色体上。UTY含有与UTX相似的TPR和JmjC结构域,但由于其JmjC结构域关键位点上氨基酸的不同导致其去甲基化酶活性极低[4-5]。研究发现,全身敲除Utx的雌鼠在胚胎发育第12天左右死去;但全身敲除Utx的雄鼠可完成胚胎的正常发育,虽然仅有25%的Utx基因敲除雄鼠可存活到成年。因此,至少在胚胎发育过程中,UTY能对UTX的功能性缺失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7]。KDM6家族的另一个成员JMJD3的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其所编码的蛋白同样含有JmjC结构域,并具有H3K27me2/3去甲基化酶功能,但不含TPR结构域[2,5]。虽然JMJD3与UTX同样调控H3K27me2/3的去除,但两者的靶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也存在明显差别[8-9]。最近的研究表明,UTX至少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调控基因转录(图1B):(1)UTX作为H3K27me2/3去甲基化酶对靶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的H3K27me2/3进行去甲基化,促进基因的转录[10-11];(2)UTX可以与MLL3/4(mixed-lineage leukemia 3/4)形成复合物促进靶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上的H3K4甲基化,从而促进基因转录[12-13];(3)UTX与乙酰转移酶p300(E1A binding protein p300)或CBP(CREB binding protein)相互作用,增强H3K27的乙酰化,促进基因转录[14];(4)UTX与去乙酰化酶HDAC1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靶基因启动子的去乙酰化,抑制基因的转录[15-16];(5)UTX一方面可以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相互作用促进染色质重塑,诱导染色质结构发生有利于转录的改变;另一方面可以与组蛋白分子伴侣SPT6结合,共同促进基因的转录[17-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琳;景欣悦;朱冰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与胚胎发育及疾病关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5年11期
2 马佳萍;韩剑;张金龙;;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12期
3 徐龙勇;陈德桂;;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0年02期
4 叶覃;Andreana HOLOWATYJ;Roselyne M.LABBE;刘辉;ZengquanYANG;;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5 陈素珠;李汉梁;王冰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发育和再生医学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年04期
6 欧萌萌;凌卫明;袁建民;;导致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23期
7 张晓兵;龚雅利;于军校;府伟灵;黄君富;;鲍氏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1期
8 肖向梅;;白色念珠菌14α-去甲基化酶基因点突变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25期
9 汪宏良;邹义春;柯俊;鲍群丽;罗卓跃;;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1期
10 叶春枚;刘文恩;;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激活ATR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2 汤燕;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德志;去甲基化酶KDM5A调控天然免疫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李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是调节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因子[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智婕;发育期小鼠暴露5-Aza对其成年及后代甲基化调控系统异常的可遗传性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2 张赟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和RNA结合蛋白Rbm25在免疫炎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年
3 魏小乐;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亚基3A(APOBEC3A)对HIV-1启动子甲基化的调节[D];兰州大学;2018年
4 潘韵峰;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编码基因分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薛花;两个新型结核杆菌DNA甲基化酶的鉴定和性质初步分析[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5年
6 叶春枚;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苏婧;基于金纳米颗粒和发夹型核酸探针电化学检测DNA甲基化酶[D];湖南大学;2012年
8 苏明波;人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周庆卿;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2B对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及表观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10 杨泽;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AOF1及其酶活性非依赖的转录抑制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7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4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