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冠脉造影之间配准问题的研究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312;TP391.41
【部分图文】:
与CAG相比,OCT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更好的分辨血管内易损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等成分。但是OCT也存在对组织的穿透力较低(l ̄3mm),??无法准确地测量斑块的厚度及大小的自身缺陷。下图1-1为CAG图和OCT截面??图的采集效果。????图1-1冠状动脉图片(左)和OCT技术获取的血管截面图(右)??Fig.?1-1?coronary?arteiy?image?(left)?and?cross?section?obtained?by?OCT?technique?(right)??简而言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正确的体现血管内腔的详细情况。可是??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之后,获取的腔内信息将不能很好的在造影图像上找出准确??的位置。二者的配准,可以直观的看到同一血管的同一位置,血管里(腔内影像,??此处指OCT图像)和血管外(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两个视角的实时图像。因此进??行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冠脉造影之间配准问题的研宄,才能达到更加的治??疗效果。??1.2研究路线??1.2.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该问题的研宄属于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研宄,包括冠脉造影图像的去噪,造影??图像中血管的增强、血管的分割、血管的中心线提取。同时还包括冠脉造影影像??中的血管的跟踪,以及标记点(位于导管探头处)的检测。在医疗影像中准确的显示??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2??
血管造影系统由机架、C型臂、X射线管组件和平板探测器、患者检查床、高??压发生器、监视器及其悬挂系统、控制台等组成,用于普通X射线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下图2-1为手术室的实景。??jjf??图2-1导管室(左)和导管室外设有监视器的控制台(右)阳??Fig.?2-1?catheterization?laboratory?(left)?and?control-station?with?monitors?outside?the?catheterization??laboratory?(right)(19J??通常用于该检查的设备包括射线照相台,一个或两个X射线管和位于检查室??中的类似电视的监视器。将X射线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荧光检查用于观察和指导手??术的进展。视频由X光机和检测器产生,该检测器悬挂在患者躺在其上的桌子上。??用于血管造影术的导管是长的塑料管,其厚度与一条意大利面条一样厚。??2.3血管造影术的新发展??2.3.1?CT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MSCT?(多探测器CT或多排螺旋CT)开辟了?CT发展史上的时代。从1992??年出现双排螺旋CT的随后几年,MSCT经历了快速发展,从早期16排和64排??CT的广泛应用,近来还出现256排和320排的螺旋CT扫描仪。在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MSCT血管造影表现出优于有创的明显优势,广泛应用于颈??9??
冠脉造影是评估冠脉解剖结构、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传统成像方式。,冠脉造影的二维管腔影像并不能反映血管壁情况,也无法评估血管大小、特点和支架置入效果。采用腔内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得到冠脉内的影像,在过程中给优化支架置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更多宝贵信息。光学相干断描技术是一种腔内影像技术,因为其分辨率高,被誉为“光学活检”。OCT对指导PCI手术,检测分析斑块和随访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腔内影像技术??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是临床和基础研宄持续探索的热点。现有的腔内影像学技术,例如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被称为“低倍镜”,OCT被称为“高倍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琪;侯静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脉介入诊疗领域应用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2 盛惠娟;邓振生;欧阳丽蓉;;基于最小代价路径的血管中心线提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02期
3 贾小伟;张蛟;刘惠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介入中应用进展[J];武警医学;2014年11期
4 张蛟;段媛媛;刘惠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综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6期
5 肖若秀;杨健;刘越;王涌天;;应用于造影图像的血管中心线全自动提取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年03期
6 吕晓颖;王小丹;王彬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研究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07年06期
7 沈婷梅;顾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新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8 陈翔;李进文;吴小雅;;基于V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实现图像的三维显示[J];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9 邓昆;;MATLAB与图象处理[J];科学;199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黎安平;基于分布式的一卡通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2 马双;MRA脑血管分割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5年
3 瞿秋薏;基于无监督分割和局部特征匹配的胃部CT图像淋巴结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陈丽平;基于Hessian矩阵的血管图像增强与水平集分割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宋海龙;工频X光机关键物理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佳;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中血管中心线跟踪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6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