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捕获和连接探针PCR与巢氏PCR检测疟原虫效果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11-05 01:09
   目的了解捕获与连接探针PCR(CLIP-PCR)对疟原虫的确认诊断效果。方法云南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提供的血涂片镜检阴性和阳性者滤纸血样各70份,分别进行盲法CLIP-PCR和巢氏PCR检测,以巢氏PCR为金标准评价CLIP-PCR的检测效果及检测耗时,血样梯度稀释后测定CLIP-PCR最低检出阈值。结果检测140份血样,2种PCR检出假阳性和假阴性各1例,CLIP-PCR检测疟原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度均为98.57%,kappa值为0.97;CLIP-PCR耗时13.91 h,较巢氏PCR耗时23.47 h缩短40.73%;梯度稀释后重复检测8次,≥3.2个虫/μl血检出率100%,0.32个虫/μl血检出率50%。结论 CLIP-PCR检测疟原虫效果与巢氏PCR相同,重复性良好,更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血样
        1.2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PCR检测
            2.2.1 CLIP-PCR检测
            2.2.2 巢氏PCR检测
            2.2.3 CLIP-PCR重复性和最低检测下限测定
        2.3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PCR检测结果
    2 筛检评价
    3 检测耗时
    4 CLIP-PCR重复性和检测阈值
讨 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晏海,任峰玲,崔大祥,闫小君;用于PCR产物检测的液相杂交法的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2年05期

2 李佳;黄达娜;张晓敏;牛丛;万成松;张仁利;;蓝氏贾第鞭毛虫和微小隐孢子虫双重荧光定量PCR两步法检测技术的建立[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年01期

3 杜凯;吴德国;赵德明;;小鼠巨细胞病毒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2015年05期

4 刘红春;陈敏珊;欧阳勇;涂家珍;江山;;早晚牙菌斑变异链球菌定植差异的定量PCR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6期

5 钟天鹰;徐飞;陈倩;迟富丽;谈华;刘雪梅;曹彤;阳艳丽;;与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一致的PCR分型法的初步建立[J];临床检验杂志;2012年01期

6 李淑华;方美玉;刘世建;常文军;王珊珊;曹广文;;应用单管巢式多重PCR技术检测登革病毒及分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胡玉山;王鸣;杜琳;江丽芳;邓志爱;刘俊华;候水平;林云万;莫自耀;;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特异多重PCR鉴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8 夏云;李明爽;;应用重复序列PCR技术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朱慧儿;周君华;李明月;陈代雄;张雪雁;李小敏;;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rRNA基因的PCR扩增[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张志强,胡玲美,鲁志新,李红兵,魏安明,吴益民;恙虫病东方体黑龙江分离株的PCR分型[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云霞;用PCR定点突变方法研究人抗菌肽FALL-39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昱;蚊传播脑脊髓炎病毒多重PCR-芯片实验室集成检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祖国;超分子免疫磁珠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大肠癌转移相关标志物的探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4 甄清;人布鲁氏菌病标准化PCR诊断方法及BP26基因标记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邵俊斌;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核转位动态监测及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范雪莉;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7 齐宗利;NHL石蜡包埋组织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PCR检测条件的优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黄庆;人类基因组CpG岛文库的构建和抑制物控制性PCR的建立与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菁竹;支原体污染的巢式PCR检测法的摸索及其初步验证[D];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2010年

3 刘雪燕;PCR法检测犬细小病毒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4 刘洪娜;基于磁性纳米粒子PCR的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方法[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5 朱红梅;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微小卫星引物PCR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6 谭景尹;PCR—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杨志强;生物被膜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5年

8 彭翼飞;限制性显示PCR技术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制备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9 游亚兰;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南华大学;2013年

10 王花茹;猪链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纤连蛋白结合蛋白的克隆和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0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0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