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和连接探针PCR与巢氏PCR检测疟原虫效果的比较
【文章目录】: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血样
1.2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PCR检测
2.2.1 CLIP-PCR检测
2.2.2 巢氏PCR检测
2.2.3 CLIP-PCR重复性和最低检测下限测定
2.3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PCR检测结果
2 筛检评价
3 检测耗时
4 CLIP-PCR重复性和检测阈值
讨 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晏海,任峰玲,崔大祥,闫小君;用于PCR产物检测的液相杂交法的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2年05期
2 李佳;黄达娜;张晓敏;牛丛;万成松;张仁利;;蓝氏贾第鞭毛虫和微小隐孢子虫双重荧光定量PCR两步法检测技术的建立[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年01期
3 杜凯;吴德国;赵德明;;小鼠巨细胞病毒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2015年05期
4 刘红春;陈敏珊;欧阳勇;涂家珍;江山;;早晚牙菌斑变异链球菌定植差异的定量PCR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6期
5 钟天鹰;徐飞;陈倩;迟富丽;谈华;刘雪梅;曹彤;阳艳丽;;与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一致的PCR分型法的初步建立[J];临床检验杂志;2012年01期
6 李淑华;方美玉;刘世建;常文军;王珊珊;曹广文;;应用单管巢式多重PCR技术检测登革病毒及分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胡玉山;王鸣;杜琳;江丽芳;邓志爱;刘俊华;候水平;林云万;莫自耀;;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特异多重PCR鉴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8 夏云;李明爽;;应用重复序列PCR技术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朱慧儿;周君华;李明月;陈代雄;张雪雁;李小敏;;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rRNA基因的PCR扩增[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张志强,胡玲美,鲁志新,李红兵,魏安明,吴益民;恙虫病东方体黑龙江分离株的PCR分型[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云霞;用PCR定点突变方法研究人抗菌肽FALL-39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昱;蚊传播脑脊髓炎病毒多重PCR-芯片实验室集成检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祖国;超分子免疫磁珠定量PCR技术的建立及大肠癌转移相关标志物的探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4 甄清;人布鲁氏菌病标准化PCR诊断方法及BP26基因标记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邵俊斌;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核转位动态监测及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范雪莉;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7 齐宗利;NHL石蜡包埋组织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PCR检测条件的优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黄庆;人类基因组CpG岛文库的构建和抑制物控制性PCR的建立与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菁竹;支原体污染的巢式PCR检测法的摸索及其初步验证[D];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2010年
3 刘雪燕;PCR法检测犬细小病毒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4 刘洪娜;基于磁性纳米粒子PCR的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方法[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5 朱红梅;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微小卫星引物PCR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6 谭景尹;PCR—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杨志强;生物被膜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5年
8 彭翼飞;限制性显示PCR技术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制备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9 游亚兰;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南华大学;2013年
10 王花茹;猪链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纤连蛋白结合蛋白的克隆和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0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