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透明细胞肾癌裸鼠模型构建及靶向药物敏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12:30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patients-derived cells,PDCs)的透明细胞肾癌(clear cell renal cancer cell,ccRCC)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model,PDX model),检测ccRCC PDCs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ccRCC PDCs接种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使用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乐伐替尼(Lenvatinib)、瑞戈非尼(Regorafenib)、阿帕替尼(Apatinib)以及安罗替尼(Anlotinib)口服灌胃给药,确定药物对ccRCC PDCs在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作用。收集细胞与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VEGFR等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以及ERK、AKT等MAPK信号通路所属蛋白激酶),确定ccRCC PDCs在实验过程中的遗传背景是否保持稳定。结果成功获得了5株ccRCC PDCs并利用上述ccRCC PDCs接种裸鼠获得了肾癌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在体外培养PDCs细胞过程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等的表达出现下降或丢失等现象,而通过裸鼠成瘤对PDCs细胞进行扩增,肿瘤组织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等的表达相对稳定;分子靶向药物对ccRCC PDCs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作用存在明确患者来源的个体差异,在所选取的分子靶向药物中,Lenvatinib的抗肿瘤活性强于其他几种分子靶向药物。结论本研究利用患者来源的透明细胞肾癌细胞系成功建立了肾癌动物模型并检测了肾癌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能够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部分图文】:

病理,标本,裸鼠,分子


结果显示: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抑制ccRCC PDCs细胞在裸鼠皮下的成瘤作用,不同患者来源的PDCs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患者的个体差异。进一步,在所选分子靶向药物中,舒尼替尼、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瑞戈非尼和安罗替尼对ccRCC PDCs裸鼠成瘤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见图4和表2),其中乐伐替尼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其他几种分子靶向药物(见图4和表2),而阿帕替尼的抗肿瘤活性稍弱(图4,表2)。在上述结果中(图3,图4,表2),图4是所选6种分子靶向药物对其中1株ccRCC PDCs(2号ccRCC PDCs)在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活性,而图5则显示为ccRCC代表性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对5株ccRCC PDCs在裸鼠中皮下成瘤的抑制活性。表2为所选6种分子靶向药物对5株ccRCC PDCs在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为药物分别对肿瘤大小与肿瘤体积的抑制率)。图2 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热图

靶标,分子,裸鼠,病理


图1 ccRCC组织标本的病理染色结果(HE染色)图3 通过体外培养或裸鼠成瘤作用实现ccRCC PDCs的扩增以及不同扩增方法对ccRCC PDCs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表达的影响

裸鼠,靶标,分子,肿瘤


通过体外培养或裸鼠成瘤作用实现ccRCC PDCs的扩增以及不同扩增方法对ccRCC PDCs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烨;马德亮;王明敬;李月锋;邱彦明;张洪叶;裴夫来;;肾癌靶向性CAIX-ScFv-pHLIPdsiRNA在肾癌裸鼠模型的功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93期

2 岳中瑾;肾癌疫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年02期

3 洪梅;;德国研制出一种肾癌疫苗[J];老同志之友;2012年21期

4 冯亮,彭轼平,肖湘,熊华祺;肾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钭理强,俞莉章,邢念增,丁义,刘漓波,郭应禄;亮氨酸甲基酯处理法制备抗人肾癌单克隆抗体[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8年04期

6 孙业全;刘凤杰;焦自梅;;兔VX_2肾癌模型的建立及其超声、磁共振监测[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尧;吴小侯;陈刚;罗春丽;张家摸;;IL-12锚定修饰exosome的肾癌疫苗的制备及鉴定[J];免疫学杂志;2010年04期

8 张琦;王珊珊;杨德宣;李琳娜;刘江华;潘柯;袁守军;;简易肾癌及膀胱癌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军事医学;2015年07期

9 肇百曼;;我的心理抗癌法[J];新天地;2008年01期

10 魏淑萍;杨斌;傅宁华;杨志坚;雷丽;黄鹏飞;;携VEGFR2靶向超声微泡在肾癌裸鼠模型中的显像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海鑫;裸鼠肾癌模型中MiR-21与PDCD4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胡志;树突状细胞—肾癌786-O细胞株融合瘤苗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肾癌效应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徐加菊;兔多器官VX2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4 张成虎;高分子纳米胶束与VX-2肾癌模型兔EPR效应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6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6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