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起SPF级实验小鼠感染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研究
【部分图文】:
4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分离株16S rRNA基因100.00%同源,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FDAARGOS 330、RB51、AR0082等菌株的16s rRNA基因存在99.37%~99.86%的同源性。将其与GeneBank中登录的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化树显示,该分离株与FDAARGOS 330和RB151遗传关系最近,见图1。结合VITEK2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株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将从小鼠粪便、鼠笼、垫料和运输途中的食物(果冻)中分离到的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分离株命名为PR01、PR02、PR03和 PR04。2.4 调查结果
实验动物的质量对动物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实验动物感染病原菌以后,如果不出现明显症状而呈隐形感染状态,则会影响动物自身的反应性,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使得研究和教学中的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获得错误的结论。鼠伤寒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巴斯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造成SPF实验小鼠污染的常见致病菌。本调查,是首次报道有SPF级的实验小鼠感染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大部分的科研、教学机构并不生产实验动物,开展动物试验所需的实验动物需要从专业的实验动物生产厂家购买,然后运输到实验室。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尽管实验动物生产厂家具备良好的动物饲养、繁殖条件和严格的出厂检疫,能确保实验动物的出厂质量,但在运输过程,实验动物依然存在被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异地购买实验动物,建议在开展实验之前,对实验动物开展相关病原菌的检测,以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芝蕾;张新创;左谦益;;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建立及运营分析[J];当代畜牧;2012年03期
2 潘思丹;施海霞;宋铭晶;;SPF级和野生布氏田鼠血液学指标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11期
3 王佳滨;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SPF啮齿类单元结构设施介绍[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5年02期
4 夏放;;SPF金黄地鼠种群标准化管理与质量控制[J];实验动物科学;2016年03期
5 王永金;雷培琪;曾哓岚;;SPF级动物屏障系统的运营管理[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年03期
6 班建荣;胡芹宝;张新创;;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小鼠遗传背景调查[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年05期
7 陈华,李春海,贺苏兰,岳修平;SPF、清洁级普通大鼠部分生物学特性比较[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8年03期
8 吴志邦,赵明德;泸州医学院构建SPF级动物屏障系统工程探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潘思丹;施海霞;宋铭晶;;不同月龄SPF级布氏田鼠血液学指标与生化指标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04期
10 袁进;顾为望;张嘉宁;吴清洪;林继红;;SPF级和普通级新西兰兔主要脏器系数的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霞;非人灵长类SPF种群建立过程中病毒抗体监测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王昊;诱导性Cx26基因敲除小鼠在无屏障与SPF级饲养环境下听力的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伟;SPF级大鼠、小鼠五种病原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