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装载肿瘤抗原多肽的聚(β-氨基酯)纳米疫苗的制备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12 17:19
   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过去20年的发展引起了研究者对于抗肿瘤疫苗的关注。基于树突状细胞(DCs)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抗肿瘤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激发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途径,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广泛的研究。聚(β-氨基酯)阳离子聚合物(PBAE)具有合成简单,结构易修饰,生物可降解性以及pH敏感等性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原载体,能够在体内装载并保护抗原,递送至DCs细胞识别呈递,刺激免疫反应的发生,发挥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经典的迈克加成反应合成聚(β-氨基酯)类聚合物,通过硬脂胺(SA)的修饰包载肿瘤相关抗原(TAA)多肽Trp-2和免疫佐剂单磷酰脂质A(MPLA),制备成纳米疫苗,并通过甘露糖的封端修饰,增加T/M@mPS纳米疫苗的DCs细胞靶向性。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确认聚合物结构和纳米粒形态。同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验证T/M@mPS纳米疫苗的靶向性以及激发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疫苗的疗效,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利用PBAE纳米疫苗与免疫检查点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对其联合治疗的预防和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PBAE聚合物可以较好地包载肿瘤相关抗原多肽Trp-2,并形成粒径为150nm左右的稳定纳米粒。甘露糖的修饰使纳米疫苗在体内外都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并可以刺激DCs细胞熟化,进而增强体内杀伤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联合PD-L1疗法后,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果。结论:PBAE聚合物作为一种结构易调控的阳离子聚合物载体,促进了抗原多肽的递送,激发了体内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在多肽疫苗的构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392
【部分图文】:

流程图,流程图,纳米


/M@mPS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其激活免疫效应流程图

路径图,路径图,透析袋,絮状物


图 2 man-PBAE-S 的合成路径图(1)反应前,溶剂 DMF 用足量 CaH2浸泡两天除水,然后过滤在干燥器中保存。DCM 先用 CaH2浸泡两天后,重蒸后得到无水 DCM,放在干燥器中保存;(2)man-PBAE-S 聚合物通过两步迈克加成反应得到。第一步为 PBAE-S 的聚合。硬脂胺(SA),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DD)和 4,4’-三亚甲基二哌啶(TDP)按照摩尔质量比 1:9:10 和 0.5:9.5:10(质量 0.27g:1.78g:2.1g;0.14g:1.88g:2.1g)称取,溶解到 5mL 无水 DMF 中。鼓氮排氧后,在 90oC 油浴锅里反应 72 小时;(3)反应完成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 50mL 二氯甲烷稀释,此时有少量絮状物析出。减压抽滤除去絮状物,DCM 洗涤后,收集滤液。旋转蒸发仪抽去滤液中的溶剂,得到淡黄色的粗产物;(4)粗产物用少量 DCM 溶解后,装入分子量为 1000 的透析袋(透析袋提前活化),用 DCM 和 DMF 的混合溶剂(1:1, v:v)透析两天,除去没有反应完的单体。两天后,

核磁共振氢谱


图 3 PBAE、PBAE-S、man-PBAE-S 核磁共振氢谱图(H-NMR)由于前期的研究发现单纯的 PBAE 对疏水性多肽 Trp-2 的包封率不高,多肽损失较大。引入硬脂胺单体,增加主链段的疏水能力,提高多肽的包封率,使 PBAE成为一种可调控的多肽载体。甘露糖胺的加入,使其结构上的胺基与 PBAE 两端的烯键加成,成为具有甘露糖受体靶向的聚合物载体,帮助 PBAE 纳米粒在体内外靶向 DCs 细胞,增强其递送抗原的精准性,提高疫苗的疗效。PBAE、PBAE-S、man-PBAE-S 的核磁氢谱如图 3 所示,PBAE 和 PBAE-S 在5.8 到 6.5 的范围内有明显由两个 d 峰,一个 dd 峰构成的双键峰型。化学位移在4.07(f)、1.67(h) ppm 位置上的信号是典型属于 BDD 结构单元上-CH2CH2-O-CO-的质子化学位移。而化学位移在 2.63(d)、2.48(d’)、1.60(e)、1.15(e’,i) ppm 位置上的信号同样是典型的属于 TDP 结构单元上哌啶环内-N-CH2CH2CH 上质子的信号。2.85(c)、1.91(g)的形成说明了 BDD 上的双键和 TDP 上的二级胺加成形成了新的碳氮键,说明 PBAE 合成成功。在 PBAE-S 和 man-PBAE-S 的氢谱图上出现了硬脂胺链上亚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深圳先进院新型纳米疫苗研究获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2 尤纱纱;李永勇;董海青;何斌;;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纳米疫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11期

3 黄婷婷;侯志勇;张晓艳;陈刚;蒿连微;赵凯;;纳米疫苗黏膜免疫传递系统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4 ;美国成功研制出乙肝纳米疫苗[J];求医问药;2008年12期

5 师瑞;吴开春;吴道澄;樊代明;;新型胃癌靶向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08期

6 ;美国研制成功乙肝纳米疫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10期

7 魏珍珍;刘兴健;王朋;张志芳;易咏竹;;自组装铁蛋白在纳米疫苗领域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9年03期

8 ;纳米疫苗能更有效激发免疫反应[J];科技传播;2011年04期

9 张树庸;;纳米疫苗能更有效激发免疫反应[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5期

10 杨君;李志花;周嘉嘉;陈汝福;程良正;周泉波;杨立群;;MAGE-3多肽纳米疫苗对小鼠胃癌种植瘤抑瘤效应研究[J];癌症;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玉静;肿瘤基因工程纳米疫苗的研制及抗肿瘤效应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胡沛臻;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纳米疫苗的研制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郭源源;红细胞膜包被聚合物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其对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东;混合多肽纳米疫苗治疗黑色素瘤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史高娜;基于肿瘤抗原的纳米疫苗制备、评价及抗肿瘤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晨明;装载肿瘤抗原多肽的聚(β-氨基酯)纳米疫苗的制备及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申纪周;基于细胞膜的纳米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刘晓璇;促抗原溶酶体逃逸的肿瘤纳米疫苗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胡晓萌;负载肿瘤裂解物的纳米疫苗相关免疫学评价及其联合免疫检验点疗法的抗肿瘤免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5 李侠;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纳米疫苗抗肿瘤转移与复发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石笑添;禽用免疫磁珠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刘丽婷;纳米疫苗颗粒HPV的质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师瑞;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马玢;牛分枝杆菌免疫优势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纳米疫苗初步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1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81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