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稳定的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方法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
1.2.2 大鼠的一般情况
1.2.3 口服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
1.2.4 果糖胺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2.2 体重变化
2.3 OGTT及IPITT
2.4 随机血糖及果糖胺水平
2.5 成膜率与死亡率
3 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俊伟;蔡逊;马丹丹;胡逸林;张翌;;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年10期
2 魏占英;沈丽;冯晓慧;孙文广;葛声;;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和STZ剂量对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姚红;薛颖;高敏;王培;高怡青;王淑琴;王斯;徐会会;;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表达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7年12期
2 曾婧;张翔;喻嵘;唐元;罗文娟;陈聪;吴勇军;;糖尿病肾病MKR小鼠蛋白尿与尿中nephrin、PCX含量相关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5期
3 邢冬杰;孙永显;宿世震;;杜仲叶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08期
4 林含航;朴益熙;赵岩松;;“三焦膜系学说”指导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年08期
5 殷成坤;李晓霞;彭佳玉;罗城;党旺;文晓红;;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焕;宁亚功;肖燕;;高热量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因素[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张玉领;陈培;刘家秀;孙长颢;;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15期
3 吴晏;韩静;黄黎明;郭淑贞;王伟;;高脂喂养合并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年02期
4 杨李;唐瑛;陈芳;朱以良;;芪莲汤颗粒长期干预对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年05期
5 汪园园;欧斌;李苏华;金明华;;利用高糖高脂饮食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1期
6 常利民;董佳生;徐华;王露萍;戴传昌;祝联;王毅敏;;SD大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7 孙兆峰;王利;夏作理;;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要[J];中国微循环;2008年03期
8 梁海霞;原海燕;李焕德;张松;向大雄;;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4期
9 何清华;周迎生;王征;王抒;牟忠卿;黎健;刘冬戈;迟家敏;;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年06期
10 蒋升;谢自敬;张莉;;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聪;郑承红;;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J];湖北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2 洪雅青;黄雅丽;陈琼姜;陶核;陈炜;张芳芳;徐娟;朱勇;黎关龙;来伟旗;金锋;顾刘金;;SD大鼠鼠龄和体重与胸腺质量、胸腺系数的相关分析[J];预防医学;2020年01期
3 陈凯;李欣然;宣言;;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80℃低温条件下的冻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10期
4 唐军;钟琳;姚裕家;陈娟;;SD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系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3期
5 徐乐超;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4期
6 潘兆军;田兆方;武荣;;不同日龄新生SD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建立[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9年06期
7 高小茹;张冬梅;郑月梅;温恒;;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改良的培养方法[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王雅;曲巍;周欣荣;邵正波;原慧萍;;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SD大鼠神经干细胞[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陈爱荣;崔裕祥;邓永东;任建功;张宏刚;宁英远;;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因素对血糖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2期
10 黄桂林,李龙江,李华林,李学英,谢文杨;SD大鼠成肌细胞冻存复苏后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飞;“中低温低流量”脑损伤SD大鼠模型的制作以及缺血预适应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凯;新型心肌缺血模型建立及谷氨酰胺对糖尿病缺血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刘阳;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鼠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白雪岭;SD大鼠数字解剖数据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松;去势SD大鼠骨髓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与正常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构建[D];四川大学;2003年
6 刘海燕;转nisI基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590对SD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7 贺亮;HTG和糖尿病复合地鼠模型的建立及诱发肾损伤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蔡春青;钾通道参与SD大鼠出生后下丘脑神经元兴奋性发育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王菁;TASK-1在SD大鼠呼吸中枢的表达及其与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之间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葛成;SD大鼠成骨细胞中BMP与PKA/PKC信号途径的交互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承志;SD大鼠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刘博武;四种方法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龚晶雯;奥氮平在SD大鼠主动口服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刘彬;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李舰;SD乳鼠髁突软骨细胞和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段宏莉;羟基脲制作SD大鼠肾阳虚证模型的规范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韦浩;SD大鼠脊髓缺血模型的建立及评估[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王顺钰;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效果[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9 罗莹;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皮斯妮;不同年龄层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1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8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