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产酸克雷伯菌在评估不同灭菌方法中的应用
【部分图文】: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20年8月第14卷第4期ChinJExpClinInfectDis(ElectronicEdition),August2020,Vol.14,No.4·275·注:A:E.coli-pBBR1-lux的荧光值显著高于对照菌株;B:E.coli-pBBR1-lux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可见荧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E.coli-pBBR1-lux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注:A:K.oxytoca-pBBR1-lux的荧光值显著高于对照菌株K.oxytoca-Control;B:K.oxytoca-pBBR1-lux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可见荧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K.oxytoca-pBBR1-lux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Luminesence荧光信号值显著升高[15345(14676,18654)vs.63(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35)。IVISLuminaLT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结果显示,E.coli-pBBR1-lux成像仪上可见荧光,见图2。三、K.oxytoca-pBBR1-lux表达荧光素酶功能验证在液体LB培养基中大量扩增E.coli-pBBR1-lux,并提取pBBR1-lux质粒。将质粒电转化至产酸克雷伯菌感受态细胞中。在含有氯霉素的哥伦比亚血平板培养基上筛选氯霉素耐药的阳性菌落。阳性菌落经过传代培养后,使用Veritas微孔板光度计检测其Luminesence值,选取第3代(P3)有Luminesence信号的菌落命名为K.oxytoca-pBBR1-lux;同时,K.oxytoca-pBBR1-lux的Luminesence荧光信号值[399303(265245,617192)]显著高于产酸克雷伯菌对照菌株[83(63.5,8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14),使用IVISLumin
第14卷第4期ChinJExpClinInfectDis(ElectronicEdition),August2020,Vol.14,No.4·275·注:A:E.coli-pBBR1-lux的荧光值显著高于对照菌株;B:E.coli-pBBR1-lux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可见荧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E.coli-pBBR1-lux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注:A:K.oxytoca-pBBR1-lux的荧光值显著高于对照菌株K.oxytoca-Control;B:K.oxytoca-pBBR1-lux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上可见荧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K.oxytoca-pBBR1-lux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Luminesence荧光信号值显著升高[15345(14676,18654)vs.63(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35)。IVISLuminaLT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结果显示,E.coli-pBBR1-lux成像仪上可见荧光,见图2。三、K.oxytoca-pBBR1-lux表达荧光素酶功能验证在液体LB培养基中大量扩增E.coli-pBBR1-lux,并提取pBBR1-lux质粒。将质粒电转化至产酸克雷伯菌感受态细胞中。在含有氯霉素的哥伦比亚血平板培养基上筛选氯霉素耐药的阳性菌落。阳性菌落经过传代培养后,使用Veritas微孔板光度计检测其Luminesence值,选取第3代(P3)有Luminesence信号的菌落命名为K.oxytoca-pBBR1-lux;同时,K.oxytoca-pBBR1-lux的Luminesence荧光信号值[399303(265245,617192)]显著高于产酸克雷伯菌对照菌株[83(63.5,8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14),使用IVISLuminaLT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结果显示,K.oxytoca-pBBR1
·276·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20年8月第14卷第4期ChinJExpClinInfectDis(ElectronicEdition),August2020,Vol.14,No.4度计检测细菌A600值。依据A600=109c.f.u计算细菌浓度[15-16]。将所得菌株按照1︰10稀释6个梯度,在酶标仪上检测荧光值,结果显示Luminesence值随菌落浓度降低而下降,当菌株浓度为106c.f.u和105c.f.u时,其荧光强度分别为(5869±215.9)和(660.2±215.9),见图5。六、不同处理方式对K.oxytoca-pBBR1-lux杀菌效果的验证紫外灯和84消毒液杀菌效果最强(完全杀菌:平板上未见K.oxytoca-pBBR1-lux)。酒精、H2O2和NaOH(0.4%,4%)不能够完全杀灭K.oxytoca-pBBR1-lux(不完全杀菌:平板上可见K.oxytoca-pBBR1-lux),见图6。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当细菌浓度为103c.f.u/ml时,其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该细菌如果用于动物实验时,其在动物体内富集浓度不能低于104c.f.u/ml。产酸克雷伯菌属于革兰阴性肠杆菌,是院内感染和外科手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产酸克雷伯菌感染与青霉素及其他抗菌药物使用相关[15-17],研究发现,产酸克雷伯菌能够对碳青霉烯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8-20]。故研发新的抗菌药物和寻找新的杀菌方法对于临床应对多耐药菌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抗菌药物杀菌效果图5不同浓度K.oxytoca-pBBR1-lux的Luminescence荧光强度图6不同理化杀菌方法对K.oxytoca-pBBR1-lux的杀菌效果图4传代至第十代后K.oxytoca-pBBR1-lux稳定表达荧光素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刚;纪志刚;石冰冰;李汉忠;;荧光素酶在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5年11期
2 彭剑淳;高博;王怡;付秋霞;樊炜;周欠欠;贾帅争;詹林盛;;双荧光素酶标记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的建立[J];军事医学;2013年09期
3 詹林盛,饶林,彭剑淳,王会中,贾帅争,王全立;HCVIRES介导荧光素酶小鼠体内表达模型的建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年03期
4 廖亮;王琴容;杨国辉;;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siCHECK-2-Intron构建转染及转染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J];山东医药;2020年09期
5 杜彦艳;单保恩;;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在科研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09期
6 王爽;许坚吉;刘晓霓;陈德喜;;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报告体系的优化及在肝癌荷瘤裸鼠模型中的应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年04期
7 于乐成,顾长海,王升启,毛青,陈忠斌,刘鸿凌;HCV脱氧核酶在荧光素酶表达细胞中活性的初步观察[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吴顺泉;林君;黄胜林;战榕;;慢病毒荧光素酶载体介导的miRNA靶向基因筛选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年01期
9 陆琤;张硌;张鹏;;构建表达膜锚定荧光素酶的载体实现细胞自发光成像[J];中国医学装备;2019年10期
10 罗华灶;李雪;依含;谢君;朱乃硕;;荧光素酶标记小鼠结肠癌细胞建立活体成像移植瘤模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饶林;特异性靶向IRES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核酸药物及影响IRES功能的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马文君;肿瘤坏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结合位点转录调控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栾好江;B淋巴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张静;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对CART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王辉;在T淋巴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6 陈楠;肺炎克雷伯临床菌株基因组岛的识别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9年
7 夏羽;人类SNF2L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李素敏;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整合素β_3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春杨;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二聚体形成相关氨基酸序列鉴定[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2 温晓梨;调控DUSP1(MKP-1)基因表达的特异性RNA结合蛋白及microRNA的筛选[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一帆;用于多模态分子影像含双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4 丁超;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的基因体内递送效果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胡文秀;小鼠GSTK1基因启动子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耿瑶;hsa-miRNA-223-3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
7 胡大海;甲肝病毒3C蛋白酶识别序列有效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王智;人源化肝癌小鼠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9 王小琴;大鼠颌下腺腺病毒介导荧光素酶基因转导后基因表达及组织结构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10 周英妹;USP2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3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83860.html